窍梵
- 组别:角
- 性别:
- 来自:
- 积分:4953
- 帖子:401
- 注册:
2005-12-27
|
[2006-6-26]中国台湾宜兰民歌-= 丟丟咚 =-♡江蕙♡

溯回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呂泉生根據當時廣播界文人宋非我的唱詞,記下了「丟丟銅仔」這首宜蘭民謠,並且 編成了合唱曲.戰爭末期,日本殖民政府嚴厲推行「皇民化運動」,當時有一群台灣青年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排 演舞台劇「閹雞」.呂泉生負責音樂的部分,將「丟丟銅仔」和「六月田水」等曲子搬上舞台演出,令觀眾隨著旋 律手舞足蹈起來,日本警察認為這幾首台灣民謠的民族意味太濃厚,第二天就下令禁唱,當時劇團的代表王井泉對這 些歌曲淪為被禁唱的命運,曾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不許唱就不唱,有什麼大不了!總有一天,我們必定會開懷恣意 的唱!」此外,台南文人許丙丁曾為「丟丟銅仔」填入另一種版本的歌詞,寫到初到台北的人,對都市的陌生所發 生的一些故事。
在台北的一位合唱指挥郭孟雍郭先生提供的《丢丢铜》歌谱后面有这样一段文字:《丢丢铜》,也称《丢丢铜仔》, 最初表现的是:二百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的宜兰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的淡水,便将木 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歌中的‘丢丢铜’是像声 衬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历经河道的急流险 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的欢快歌曲--“火车行到伊都,阿妹伊都丢,唉 唷磅空呐。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丢仔伊都滴落来……”歌词虽然完全改头换面,但是原来的 轻快旋律和诙谐衬字依然保存了下来。
另有一说:「丟丟銅仔」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民謠,其產生源由和起源地,眾說紛紜,光是歌名的意思爭議,就發 生過多次的論戰,但始終仍無肯定的答案,有人說「丟丟銅仔」是昔日丟擲銅錢的遊戲,由於玩這種「丟銅錢仔」 的遊戲,那種把手抽動開來的特殊感覺,及銅錢落地時,鏗然有聲,叮噹作響的音律,產生了「丟丟銅仔」。
也有人認為其記載宜蘭地區人民,在吳沙的帶領下,開發蘭陽地區,發展交通,開發鐵道,「火車過山洞」山洞滴水 的聲音滴滴答答,人們內心的喜悅轉變口中哼出的宜蘭調成演變而成。但最终这首歌也成为闽南经典儿歌之一, 曲子也变得欢快,为子孙后代所不忘。
丟丟咚--宜兰民歌(江蕙)
庄脚来到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 嗳唷台北市 看着灯光啊伊都 丢 丢丢咚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啊伊都 闪仔闪炽 头生疏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 嗳唷无地去 险险乎黑头啊伊都 丢 丢丢咚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啊伊都 撞仔半死 请问草山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 暧帽对叨去 问着客人啊伊都 丢 丢丢昭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啊伊都 俺不知 司机车来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 暧帽载阮去 载到草山啊伊都 丢 丢丢咚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啊伊都 摸仔无钱 司机面容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 暧帽无欢喜 皮包无钱啊伊都 丢 丢丢咚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啊伊都 坐仔要死 司机阿哥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 暧帽免生气 后摆还你啊伊都 丢 丢丢咚啊伊都 啊麦伊都丢啊伊都 母仔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