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五、漏洞:
漏洞就是程序中没有考虑到的情况,例如最简单的“弱口令”漏洞是指系统管理员忘记屏蔽某些网络应用程序中的账号;Perl程序漏洞则可能是由于程序员在设计程序的时候考虑情况不完善出现的“让程序执行起来不知所措”的代码段,“溢出”漏洞则属于当初设计系统或者程序的时候,没有预先保留出足够的资源,而在日后使用程序是造成的资源不足;特殊IP包炸弹实际上是程序在分析某些特殊数据的时候出现错误等……
总而言之,漏洞就是程序设计上的人为疏忽,这在任何程序中都无法绝对避免,黑客也正是利用种种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的,本章开始的字眼儿“网络安全”实际就是“漏洞”的意思。黑客利用漏洞完成各种攻击是最终的结果,其实真正对黑客的定义就是“寻找漏洞的人”,他们并不是以网络攻击为乐趣,而是天天沉迷在阅读他人的程序并力图找到其中的漏洞。应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黑客都是“好人”,他们为了追求完善、建立安全的互联网才投身此行的,只不过因为有的黑客或者干脆是伪黑客经常利用具有攻击性的漏洞,近些年人们才对黑客有了畏惧和敌视的心理。
六、加密与解密:
在“协议”的讲解中,我提到了“由于网络设计的基层存在问题……”,简单的说这一问题是允许所有上网者参与信息共享,因而对某些商业、个人隐私在网络上的传送,就会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我们的信用卡、个人电子邮件等都可以通过监听或者截获的方式被他人的到,如何才能让这些信息安全呢?读者也许想到了“二战中”的间谍战:参战国家在使用电报的时候,都对代码进行了加密处理,只有知道了“密码薄”的接收者,才可以进行译码工作。正是这种古老的加密方式,在现代化的网络上也依然存在它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加密处理的信息在网络上传送,无论谁拿到了这份文件,只要没有“密码薄”仍然是白费力气的。
网络上最长使用的是设置个人密码、使用DES加密锁,这两种加密方式分别可以完成用户登陆系统、网站、电子邮件信箱和保护信息包的工作,而黑客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通过漏洞、暴力猜测、加密算法反向应用等方式获得加密档案的明文,有人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用在这里,的确是在恰当不过了!网络上的加密方法和需要验证密码的系统层出不穷,黑客也在寻找破解这些系统的种种办法。
可以说,“漏洞”和“解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黑客领域,对于不同的学习者对他们的偏好,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将会成为的黑客类型,因而在二者之间的选择,应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本书将会侧重学习“漏洞”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