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5-6]莱哈尔《金与银圆舞曲》



引用:




莱哈尔《金与银圆舞曲》




《金与银圆舞曲》
雷哈尔(Lehar,Franz 1870-1948) 匈牙利作曲家。其父为军乐团首席。自幼随父学习音乐。十二岁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及音乐理论。应德沃夏克的相劝,1885年从师于捷克作曲家菲比赫(1850-1900)学习作曲。1888年任剧团小提琴手。1889年后曾担任过军乐团指挥和维也纳剧院指挥。1902年11月,由于《维也纳女人》上演成功后,定居维也纳,开始专心从事作曲。是轻歌剧重要作曲家之一。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是轻歌剧《风流寡妇》。
  《金与银圆舞曲》作于1899年,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各种器乐曲和轻音乐曲,与《快乐的寡妇圆舞曲》同为作者莱哈尔的代表作。本曲标题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作者为了给人们一种“华丽”的印象而取的。本曲的旋律平易而通俗,节奏轻快,极适用于舞会曲目。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三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每首小圆舞曲均采用二部曲式(ab)。序奏部采用c大调,快板,4/4拍,活泼而富有生气。随后,改为小快板,呈现出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a大调,那起伏流畅、温和优雅的旋律,宛如轻轻拍击堤岸的海浪, 令人心旷神怡。第二小圆舞曲转为f大调,突出第二拍的重音,使旋律带有切分节奏的动感。第三小圆舞曲转为d大调,第一主题富有气势,使全曲的情绪步步高涨。主题反复时音量减弱,由木管的重奏造成柔和的气氛。乐曲结束部从c小调开始,转入c大调后,在明亮的色彩中再现第一小圆舞曲和第二小圆舞曲的主题,然后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