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13]J.S.Bach*Concerto in D minor BWV 1052:II.Adagio羽管



引用:



版本介紹:


Trevor Pinnock 平諾克等演奏(羽管鍵琴);平諾克指揮英國音樂會室內樂樂團



巴哈擔任萊比錫音樂協會總監的時候,有義務為每周在齊瑪曼咖啡屋舉行的音樂會提供節目。這段期間他一共寫了七首羽管鍵琴協奏曲(BWV1052-1058),這些作品將羽管鍵琴從數位低音伴奏地位解放出來,為「鍵盤協奏曲」下了歷史性的定義,此後經由兒子JC巴赫的繼續發展,影響了後來莫札特、貝多芬、蕭邦、孟德爾頌和布拉姆斯的寫作。七曲之中,《F大調協奏曲,BWV1057》係改編自《第4號布蘭登堡協奏曲》,《G小調協奏曲,BWV1058》另外存在一個小提琴協奏曲版本。

本套共有3CD,收錄了巴哈分別為二、三、四架羽管鍵琴所作的協奏曲共5首。這些作品原來並非全為羽管鍵琴而寫,有的改編自巴哈自己的其他作品,還有一首(BWV 1065)則是根據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改編而成。五位元獨奏者對早期音樂頗有研究,尤其演奏羽管鍵琴的造詣甚深。在本碟中,他們或兩兩配對,或三四人成組,一曲曲奏來得心應手。難得有這麼多的羽管鍵琴演奏家湊在一起,為我們提供了一頓豐盛的古樂大餐。當泠然如水、錚錚不絕的琴音在耳畔響起時,你會頓然忘卻塵世的喧囂與紛擾,那份感覺如飲冰雪,如濯清泉,這就是羽管鍵琴的魅力。

這是咖啡香從CD1裡頭選出來的一曲,希望朋友們還喜歡!







       










引用:




最早的鋼琴具有從鍵盤伸展的許多弦,如直大鍵琴和現代平台鋼琴等類型,
或(就方形鋼琴而言)與琴鍵成直角,如擊弦鍵琴。



鋼琴的前身是撥弦古鋼琴,也稱作羽管琴鍵。它與鋼琴的內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體內部裝有音板和許多拉緊並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鋼琴的弦槌擊弦發音,撥弦古鋼琴用羽管制的撥子撥弦發音。

此外,還有一種與它們同一血統的鍵盤樂器---撥弦古鋼琴,它同樣是一種裝有擊弦裝置的樂器,用銅制的 形槌擊弦發音;它的應用範圍不如撥弦古鋼琴廣泛,主要用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中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