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006-3-27]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The Sleeping Beauty 睡美人(2CD,DAT视频文件,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俄)

柴可夫斯基生於俄國沃基斯克。性格中帶有根深蒂固的俄國人氣質,但在音樂上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卻遠比俄國音樂 來的深厚,且偏愛古典形式。是俄國最後一位以德國傳統方式作曲的作曲家, 也是第一個帶有俄國民族色彩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本來在聖彼得堡 的預備學校學習法律,後來因對音樂的熱愛,而放棄法律。從一位學法律的俄國青年到舉世聞名的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一生中頗富傳奇色彩。 柴可夫斯基內心裡那股對音樂的莫名狂熱,使他掙脫了傳統家庭的教育束縛,在安東‧魯賓斯坦的引領下,從此步上浪漫激情與孤獨憂鬱交織的音樂人生。感情與婚姻上的失敗使他瀕臨於精神崩潰,富孀梅克夫人的資助曾讓他無後顧之憂專心於創作,不料兩人關係交惡後又再度陷入痛苦深淵。同性戀傾向及其一生中的病態,被認為是他個性中最明顯的代表,晚年作品「悲愴」交響曲中流露出一個飽受折磨的靈魂,在狂熱與昏眩的意亂情迷中尋求一時的麻醉,最後沈淪為無望的厭世主義而終至自殺以求解脫,正是柴可夫斯基憂傷、痛苦與失望一生的最佳寫照。
雖然柴可夫斯基常被人批評過於悲觀主義與欠缺坦率,情感常無節制而流於濫情,但是他的內在卻一如童心般,思想又極厭惡現實社會的世故,純真本性與洗鍊技巧的結合,正是柴可夫斯基音樂的本質。
柴可夫斯基用民謠題材寫過六首交響曲。他對命運悲觀的看法和死亡的陰影一直籠罩在最後三首交 響曲中,尤其是第六交響曲【悲愴】,充滿悲劇色彩,相形之下他的芭蕾 舞劇作品【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優雅柔美,洋溢著無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