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札特ㄉ安魂曲
![]() |
[2006-3-18]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柴可夫斯基聆赏辑 Vol.4*F小调第四号交响曲&A大调意大利随想曲(48k,引用: 專輯名稱 : 柴可夫斯基聆賞輯 Vol.4 作曲家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柴可夫斯基 演出者 : 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 發行公司 : 金卡多媒體科技 唱片編號 : MRCD9404 ![]() 專輯簡介: f小調 第四號交響曲 作品36 一八七六年末,三十六歲,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職務的柴可夫斯基,與四十五歲的富孀梅克夫人(N. von Meck)之間,開始有了奇妙的交往。此二人一直保持書信往返,卻自始至終不曾見面一次。翌年,亦即一七七七年開始,梅克夫人開始為他提供每年六千盧布的輔助費用。因此,柴可夫斯基得以潛心埋首作曲,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著手『第四號交響曲』與歌劇『尤京‧歐尼根』(Eugene Onegin)的作曲工作。 一八七八年五月,他給梅克夫人的信中提到,他正在譜寫本交響曲,信上並指出:「我準備將它呈獻給您,您當可於曲中發現您最熟悉的思想和感覺。」就在那時候,突然有一位名叫蜜留可娃(A. Muliukova)的女子向柴可夫斯基求婚,他是一名二十八歲的女子,曾經上過音樂學院的函授課程,但與柴可夫斯基卻未曾謀面。柴可夫斯基為她的熱情所感動,終於在該年與五月與她訂婚,同年七月六日結婚。但蜜留可娃根本是一卑俗女子,對柴可夫斯基的藝術絲毫不能瞭解。一個月時間不到,柴可夫斯基便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新婚妻子。 此間,展開本交響曲的作曲工作,於九月十二日完成第一樂章的管弦樂編曲。此後,他一度與妻子言歸於好,但同住了兩個禮拜,他又再度離家,到莫斯科和中浸水,企圖凍死自己,結果獲救。九月二十四日,他前往聖彼得堡,他的弟弟亞納托里帶他入院。在醫院裡他一直昏迷了兩個禮拜,不省人事。 以後,亞納托里陪他到瑞士靜養(靠梅克夫人助款之惠)。就在義大利西北部海岸的客居地,他於一八七八年一月七日完成了本交響曲的管弦樂。而這以後,他就一直不曾與蜜留可娃見過面。在本曲曲譜的扉頁上,記有「現給我最好的朋友」。這位「最好的朋友」,無庸置疑,當然是指梅克夫人而言。 本曲為柴可夫斯基交響曲當中最富變化、最熱情的樂曲。本曲具有明顯清楚的敘述內容,採用純音樂的形式,卻有標題音樂的實質,此處所欲表現的是,苦惱徬徨的眾生相,以及威逼、脅迫人類的命運魔掌。使聽者產生一股淒愴之感。 柴可夫斯基獨特的旋律美感、精妙的結構、技巧的管弦樂法,這些都是本曲所以永久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在柴可夫斯基給他的弟子,作曲家塔尼耶夫的信中提到:「『第四交響曲』中的每一小節,都表達了我內心真正的感覺,反映出我內心身處的奧秘。」本曲在柴可夫斯基為不幸的婚姻所困擾的時期完成,曲中反映出他的煩惱,也就理所當然了。 A大調義大利隨想曲 作品45 西元一八七九年,為了尋找一處寧靜而安逸的環境,以紓解疲憊的身心,柴科夫斯基來到了義大利西部突斯坎尼(Tuscany)地區。當地明媚的風光與悠閒的生活讓柴氏在此地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而這首「義大利隨想曲」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本曲引用義大利當地民謠為素材,使整首樂曲極富濃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其曲風與柴科夫斯基其他作品陰鬱低沈的特質全然迥異,活像是一位義大利作曲家充滿熱帶陽光而奔放的氣息。作曲家完成該曲之後,在給他弟弟的信中還為此表達了極度的興奮,且自信必定會大受歡迎。 全曲從靜默中開始,隨即由小號吹奏出一段嘹亮的樂句,這段著名的音樂取材於義大利王室騎兵隊的傳令號角聲,是柴科夫斯基在旅途中下榻於羅馬旅館時所聽到而激發的靈感。之後全曲漸漸進入酣暢而熱烈的情緒,手法通俗且吸引人,其主題是根據義大利達蘭托舞曲(Tarantella)亢奮的節奏而譜寫,最終在華麗而燦爛的管絃樂法中結束。 ![]() 曲目: 01-F小調第四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持續的行板-抖擻的中板 02-F小調第四號交響曲-第二樂章-抒情的小行板 03-F小調第四號交響曲-第三樂章-撥弦的快板 04-F小調第四號交響曲-第四樂章-熱情的快板 05-A大調義大利隨想曲 ![]() ![]() ![]() 尊重著作權法,維護智慧財產權,僅提供48k,mp3供試聽之用,支持原版! |
![]() |
|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