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3-6][分享]Deep House 让你一直无限听下去......尽情喷发你骨髓里的涌动



引用:





       


80年代中期,Disco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而电子舞曲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以至成为今天多种重要舞曲鼻祖的House开始出现在1986年的Chicago。House名字起源于当地一家叫Warehouse的night club,而不是某某人所说的“House就是在屋里跳的舞曲”。当时Warehouse的驻场DJ Frankie Knuckles将Disco和欧式节拍中的Bassline以及合成器节奏融合起来,成为一种比在纽约风行的Garage还要high得多的早期House舞曲。

Kraftwerk一般的键盘合成与采样器的广泛运用使House充满了光怪陆离的电子音效,与Disco相似,House节拍依然维持在110-130BPM,但是持续的4/4拍(bome-bome-bome-bome)却成为经典的舞曲节奏,这一特征一直影响到后来的Techno和Trance,说后两者是House的派生物也毫不过分。

House的黄金时代出现在80年代的中后期(直到今天,House仍然是重要的主流舞曲之一)。除Frankie Knuckles外,Ron Hardy,Larry Heard ,Robert Owens和Steve Hurley都是当时80年代中后期著名的House乐手,后者还成功的把House舞曲的制作手段引向大众化,据说“一时间,全Chicago的人都在忙着作House舞曲。”1987年,House已从Chicago的地下舞厅走向New York和大西洋彼岸。在英国方面,来自4AD的前卫电子乐团M/A/R/R/S以House曲风的“Pump Up The Volume”攀上排行榜并占据NO.1达三周之久。


House的长盛不衰应归功于自身4/4拍的结构特性,它为以后电子舞曲的演进提供了稳固的整体架构和细节处丰富的想象力空间,当然,来自英国的Techno乐手和德国Trance乐手同样功不可没。如果你认为80年代的舞曲都是小孩子扮家家的把戏,那么90年代的House乐团有以下几个你一定不可错过:

老牌法国House组合Daft Punk,这个不用我多言,大家很容易找到他们的专辑,92年的大碟homework更是成为现代house舞曲的经典,而2001的新专辑已经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以及Rave俱乐部里处处可见;

简称BT(这个缩写容易让汉语读者误解)的美国人Brian Transeau(此君既是Progressive House中的佼佼者,又是Trance界的风云人物,甚至不时出现在一些Breakbeat的混音大碟里),他的专辑倒是不太容易找到,不过大量的house,trance舞曲合辑离都少不了他的参与;

现名Cassius的法国双人组合则带有浓重Hip-hop血统,由Philippe Zdar.以及在舞曲界学名Boombass的 Hubert Blanc-Francard组成,他们曾以La Funk Mob为名为电子摇滚班霸Depeche Mode,冰岛女侠Bjork(对,就是去年在Cannes领奖的那位,出演电影《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甚至House界镇山之宝Daft Punk这些大头人物作过remix。他还在前卫电子乐的旗舰厂牌Mo’Wax下发行过单曲。

成立于1992年的Deep Dish:后期Deep House的代表人物。

Armand Van Helden:目前New York最火的House DJ

Astralwerks旗下半路出家的Jay Ahern:此人曾在10年前怀着对Cocteau Twins, This Mortal Coil等英伦另类大腕的崇敬从Florida千里迢迢赶到London,但却不受4AD老板Ivo的赏识从而改换门庭玩起了Deep House/Techno,他的艺名大家不该陌生——Aquarhythms。

Astralwerks公司的大红人,正被媒体热炒的Aquarhythms同门兄弟Bassment Jaxx:他们具有多年的Deep House和Garage House从业经验(不过个人认为其作品毫无新意和进取心可言)。

Deep House风格介于Garage和House之间,它同样源于Chicago,也许是这个老工业城市沉重阴郁的现实色调赋予了Deep House同样的气质,使得这种音乐更适合聆听而不是酣畅起舞。滚滚而来的Bassline,一反常态的人声代替采样,间或闪烁其间的Jazz Chord,有时Deep House听上去就像郁闷版的Ga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