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这么好的帖子一定要顶一下!

感谢楼主这么精彩的介绍和精美的图片!

外链不能是精华实在是太可惜了~~

顺带补充一些carol kidd(卡萝尔·基德)的资料——

carol kidd(卡萝尔·基德)是英国老牌的抒情爵士歌后,三度获得英国爵士大奖“最佳演唱”奖殊荣,被尊称为kidd姐。 她推出的每一张唱片既受“识货”乐迷的欢迎,又为广大音响发烧友所垂青。她的歌喉有着银箔一般的亮润光泽,充满着丰富的磁性韵味,成熟老练又妩媚,能打动每一位成熟男性。她柔美的声音就象是一阵风、一个微笑,时而忧愁、时而快活,让听者可以感受到跳跃中的温柔和抒情中的洒脱。她的歌唱技巧无懈可击,万缕柔情,沁人心脾,令人难以忘怀。carol kidd的歌声不只音响迷喜爱,她在许多国家都拥有广大的乐迷。从1991年开始,她就在法国与英国获得多项爵士音乐大奖与皇室勋章的殊荣,同时她也是40年来第一位踏入中国大陆的英国爵士艺人。不久前的韩国电影「鱼」(swiri)选定“when i dream”为主题曲,结果该片创下韩国电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when i dream”也蝉连了14周流行排行榜冠军,可见carol kidd的歌声是多么的感人让人难忘。


    關於爵士女伶的故事,我們總是聽到美國黑人爵士女歌手的聲音,但如卡蘿姬這般英國籍白人女伶,恐怕只有老爵士樂迷才會對他略知一、二,甚或深深迷戀。因為她的唱腔及表現方式是如此的迥異於黑人女歌手的熱情洋溢,卡蘿姬的歌聲像是一陣清風、一個微笑,如果燦爛的黑人爵士女伶象徵著滿天耀眼的星星,那麼卡蘿姬或許可以稱之為破曉前的寧謐。

出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高,卡蘿姬在六O年代初期便已展開她的歌唱生涯,參予無數著名的演出,並曾與後來更名為「露露」的瑪莉麥唐娜搭檔演出。十五歲時正式加入傳統的爵士樂隊,十七歲嫁給樂團的喇叭手,並逐漸轉型走向流行路線。可惜當時的流行樂壇,不是傳統民謠就是搖滾樂,於是她沉寂了好一陣子,直到一個以格拉斯高人為主的樂團熱烈邀請她,她才又復出,不過只在週六早上演唱。

在這個小樂團裡,她快樂的待了十一年,就像她自己的個性或是她家鄉的民族性一般,很純樸也很安定知足的生活著。

九O年代初,世界知名的「愛丁堡爵士音樂節」邀請她參加,接踵而來的一連串邀約錄音及各種音樂會,才又將她帶回這個繁複的樂壇。她受邀為法蘭克辛納屈的演唱會做暖身演唱、在倫敦的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廳高歌,1991年連獲「英國國際爵士大賽最佳歌手」及「愛丁堡最佳爵士樂演唱獎」兩項殊榮……這一切都為她的歌唱生涯帶來戲劇性的轉折,越老越紅的卡蘿姬,現在已非昔日稚氣女孩,她的歌聲中,帶著我們所渴望的平淡之美、平淡的動人而溫馨。

【榮 譽】:

----1999年12月受菲利浦摩里斯集團(The Philip Morris Group of Companies)邀請,於該集團在新加坡舉辦之千禧年盛會”An Evening With The Stars”中演出及演唱該會主題曲,並將出版一限量專輯。

----1999年,韓國電影〝Swiri〞(台灣譯為〝魚〞),選擇卡蘿姬專輯〝When I Dream〞做為背景音樂。該電影票房超越〝鐵達尼號〞並打破韓國近年來的所有記錄。

----1998年4月,受邀為愛丁堡公爵大獎頒獎人。

----1998年10月,查爾斯王子於白金漢宮頒發勳章給卡蘿姬,表彰她對爵士音樂的貢獻。

----1998年,於溫莎古堡受英女皇與菲利浦親王接見,並親自表揚。

----1992年,貝魯特人質Terry Waite選擇卡蘿姬〝When I Dream〞這首曲子,做為紀念專輯中的一首,並於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中播出。

----1991年,英國唱片協會推薦卡蘿姬之專輯〝The Night We Called It A Day (中譯:晨昏顛倒)〞,為「年度最佳爵士唱片」。

----1991年,法國坎城國際爵士大獎,最佳女演唱獎。

----1990年,老牌歌星法蘭克辛納屈親自邀請卡蘿姬,於其格拉斯高演唱會中暖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