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奏曲轻浅,毫不喧宾夺主,琴声也不深沉,其他的音效也不突出。全部音乐都似是为了烘托主音的歌声。主音的声线柔和,听起来有一种懒洋洋很舒服的麻醉感。其中一首比较典型的仙音作品是《IN THE FOREST》,前奏用上了爱尔兰风格的节奏,随后的唱腔带着迷幻伴随相对较大的回音(ECHO)效果,可以说是保留风格的点题之作。另一首《DRAWN BY THE SEY》的吉他伴奏则沿袭了传统的仙音派风格,用短促迅速的敲击划出一丝丝飘渺的音色,歌手的吟唱也调动了全曲的空洞虚幻乐感。但我始终觉得主打歌《ECHOES》是该专集最出色的一曲,曲调简单清新,由钢琴和弦乐合成,女声的演唱几乎是在钢琴的独奏下完成的,将女主音声线的轻柔和亮丽两种毫不相干的特质完全烘托出来。还有长长的大段的哼唱,更是完美无匹。I‘M CALLING FOR YOU,FOR YOU,AND I’M FALLING FOR YOU,FOR YOU.。。。单单这开首一段,已是让人飘飘欲仙了。
"Echoes"雖然是Chandeen回歸天聲派的力作,但如果你細心一點,應該留意到"Echoes"風格上已經和他們早期作品如"Shaded by the Leaves"、"Jutland"等有很大的分別。可能由於著名新古典樂隊Stoa的大提琴手Christine Fischer和Stoa的女主音之一,也是Harald現任女朋友Antje Buchheiser等人的參與(雖然她在碟中當小提琴手,但除了在"You Love Him"一曲開頭可有可無地拉幾下小提琴外,真的難以留意到她在這大碟有甚麼參與),所以"Echoes"這張大碟像是很受到Stoa的風格影響。"Echoes"所收錄的"Red Blood, Blue Soul"便是好例子,此曲由前Chandeen女主音Aline Akbari作詞,應該是1991-1992年的作品,但其編曲沒有"Journey to the Land of Wisdom"等歌曲那樣豐富多姿,它所流露的感覺清雅淡逸、恬靜柔婉、帶點壓抑,是合成器和音樂取樣的運用也壓到很低,沒有像Chandeen早期作品那樣多,反而傳統樂器如鋼琴、大提琴等的運用比例大大提高。還有,Chandeen的歌詞多數是由各女主音和Michael Schwalm所編寫,但到了"Echoes"這大碟的歌詞,除了其中幾首是由Antje Schulz和Aline Akbari所寫外,其他歌詞都以著名文人的文學作品入詞,"A Dream Within A Dream"是Edgar Allan Poe的作品,"In the Forest"和"Impressions"是Oscar Wilde 的作品,"A Dream"是William Blake的作品。Stoa的作品也喜歡以著名文人的文學作品入詞,William Blake的詩篇更是Stoa的至愛(Stoa的歌曲"Infant Joy"和"Soft Snow"便是William Blake的作品)。所以,我以一個Chandeen的樂迷身分去聽"Echoes"時候,它無可否認是素質非常高的大碟,但我卻有少許可惜Chandeen失去"Jutland"那種獨特的美態(所以如果我選Chandeen最好的作品,我會喜歡推介"Jutland"多於"Echoes")。
當然,也要談談歌曲方面,"Indian Summer"是啾啾蟬聲,悠悠琴音,和Antje Schulz美麗的歌聲所交織成的甜美引子。"Echoes"是很有趣的一首歌,當Antje Schulz以甜美的歌聲唱完上半部,停頓一會兒,然後Antje Buchheiser以其高雅的嗓子扮演回音唱下半部。"In the Forest"仍然保留早期作品如"Raindance"等歌曲那種民族色彩,"A Dream Within A Dream"和"The Dream"兩首歌中,不論音樂或者Antje Schulz演唱上,都沒有把心中的情感一次過爆發出來,反而含蓄地流露心中的情緒,造出餘音未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