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两极对话

                                 ——沈君山和三毛

  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文学家。一个讲分析,求实证;一个谈感性,重直觉;沈君山和三
毛像两极天地里的人物。

  四年多以来,他们偶然在几次餐会上相逢,彼此的兴趣、观念和思想方式,都显现了很
大的差异——他们连吃的口味竟也完全不同。——感性和知性真是两种世界吗?或者只是认


  您也许想象不到,他们的第一个话题竟然会是——飞碟。

话题1  飞碟与星象

  “我不能说飞碟一定存在,但是我确实看见过‘不明飞行物体’……”
——三毛
  “您的经验,没有强烈的证据。飞碟只是星光下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沈君山

  飞碟?在这样的一个名词下面,势必要加上一个问号吧?

  三毛和沈君山的论争,大概也就在于这个问号的位置该如何安置了。

  “我不能说飞碟一定存在,但是我确实看见过‘不明飞行物体’。”三毛这样说:“我
看见过两次,一次是六年以前,一次是五年以前,在撒哈拉沙漠里。

  “那是一个黄昏,大约六点钟左右。当时我正在一个叫维亚西奈诺的小镇上和荷西度蜜
月。那个不明物体‘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发觉,它来得无声无息。可是全镇停电了,只
好点上蜡烛。我们一直在屋里枯坐到七、八点钟,想到该出去走走,又发觉汽车发动不了。
这个时候,我才抬头看见天上有一个悬浮的球体——不像一般人所说的碟形——,而是个圆
球状的透明体,颜色介于白色和灰色之间。我们也看不清里面是什么,它很大,静静地悬在
大约二十层楼高的地方。

  我想那不会是气球,因为沙漠里的风势不小,气球没法儿静静地悬着,但是我们并不怎
么害怕,全镇的人都围着它看了四十五分钟。我看得几乎不耐烦了,便对荷西说:‘还是不
要看了,我们走吧!”走了几步,我回头再看它一眼,它突然作一个直角式的飞行,一转,
就不见了。速度很快,但是没有声音。

  “它离开之后,电也来了,汽车也可以发动了。——当然我们并不觉得它有什么可怕。
——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一幕事实。”

  天文物理学家沈君山教授很专心地听完三毛的叙述,笑着说:“我不怀疑三毛小姐所看
见的现象。但是也由于‘眼见为信’这句话并不绝对正确,有许多反证的。我想可以把这段
经历‘存疑’吧。人们对于各种灵异的现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飞碟事件也一样,科学究
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仍然有是非真假的判断区别。

  “如果在几年以前,我愿意承认:飞碟问题是在科学能够完全解决的范围之外,但是近
年来由于观测证据的出现,多少已经否认了这个现象。四年半以前,我和三毛有过这方面的
争执:四年半之后,我更加坚定我的想法。

  “我第一个想说的是:很可能三毛看到的是海市蜃楼“咦!”三毛喊了一声。

  “在沙漠里,在沙漠里”,沈君山重复了两次:“也许你会看见天上有座城市,里面还
有卖东西的,结果那是光线折射所导致的错觉。我想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方面来
判断这个问题——如果有直接的证据,比如说你抓住了一只飞碟,摆在现场,那么无论如何
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在科学的眼光之下,事实最重要,理论只是提供事实的解释,如果没
有直接的证据,只是间接以‘目击’为凭,也许并不可靠。

  “目前各方面对于飞碟的报告资料——包括刚才您以文学家的语气所叙述的动人经历—
—都没有‘实证’的根据。我们也就只有间接地判断:是不是有可能?是不是有反证?”

  三毛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我想从理论和实际观察两方面来看”,沈君山继续谠论下去:“在天文学上,太阳系
的九大行星之中已经没有生命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于此之外,在偌大的宇宙间,
还有许多和太阳系相似的系统,我们无法否认:那里可能有高等的生命。如果‘它’们要通
过太空,到达此间,要接受许多的挑战和阻碍。至少就飞行物体本身而言,它不会像许多报
告上所显示的那样简单——像个碟子什么的——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检讨。

  “就事实言,近年来由于美俄两国的竞争,双方都设有太空监听站、人造卫星等等灵敏
的观测机构。其灵敏度绝对比人的眼睛——甚至三毛小姐这样的眼睛——要来得高。如果真
的发生‘不明’的迹象,彼此一定会有报告,但是关于近年来人们所传诵着的消息,这些灵
敏的仪器却并没有任何纪录。

  “这几年来欧美各国无论政府或民间都花费了大批经费作飞碟的调查报告。其中大多数
都可以解释。前面所说说的‘海市蜃楼’就是一种可能。还有人作过实验,‘制造’出飞碟
来。——在密西根湖边的一个小村庄上,常有人看见飞碟。后来调查的人发现:原来是当车
子开过附近的公路时,灯光照上湖水,折射到天空中去的幻影。所以有一天黄昏,调查者就
告诉全村的人:飞碟要来了。一辆卡车从对面开过,全村人便‘看见’一个飞碟降落了。

  “我的看法是:您的经验并没有强烈的证据,而我们可以从理论作仔细的观测上找到更
确切的反证。”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当然,飞碟是星光下一个美丽的故事吧!”

  “我同意您部分的说法。”三毛立刻接着说:“但是我看到了,却无法解释——关于停
电或车子发动不起来等等——而且不止一次,是两次。

  “在我的一生里,我遭遇到很多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第六感’并非答案。而我始
终认为,到今天为止,人类的科学知识还是很有限的。在另外世界里——即使不要扩大到太
空,宇宙里,也可能就在我们所处身的环境之中,存在着一个我们无法去实证的世界呢?”

  灵异以及奇幻种种,是否皆属未知呢?天文以及人事种种,又有多少结合的对能呢?长
久以来,人们对于人和自然之间难以言喻的契合或呼应,往往显示了广泛的兴趣,并加以探
讨。从星象、命运、占卜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复杂而巧妙的推理,成为大多数人时常关切
的话题。于是话题便像飞碟一样地凌空而降,从天文的玄宫中坠落到人和命运的迷径之上。
三毛和沈君山对于星象之学,也抱持着不同的观点。

  “我倒不排斥所谓灵异世界之说。到底科学也只能解释那些可以观测得到的事物。至于
星象之学的确也提供了人们茶馀饭后的一些消遣,我不敢煞风景地反对。不过——“站在天
文学的立场看,我们会知道:星球在天空运行,有之一定的轨道和规律;一定的力学原理。
而人的生辰呢,到了今天,连医生都可以决定:婴儿可以提前或者延后出生,这又和命运有
什么关系呢?现在有很多人喜欢研究自己所属的‘星座’,看看星座、想想未来。要发财啦
,爱情有问题啦……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他语锋忽然一转,镜片后的目光是一声“但是”
:“这不能和科学混为一谈。我们还是可以用欣赏的眼光把星座当成故事来谈但是如果认为
天象和命运放在一块儿,是很困难的。虽然这并不是说有星象兴趣的人没有知识,我们确实
可以把科学和兴趣分开来,那样也很有意思,至于用诗意的眼光看科学,那就不妙了。”

  三毛点头复摇头,一头长发清淡齐整,兼有诗意与科学的样子:“紫微斗数,西洋星象
这些东西,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的看法是:与其视之为迷信,毋宁以为那是统计。或许
不值得尽信,然而我也发觉:往往同一个星座的人的个性,有着某种程度的类似。它有很多
实际的例子为佐证。星象并不宜用迷信去批断,也无法用科学去诠释。就像血型一样,在某
些方面可以徵信。至少在我自己身上,应验了很多事情。我不能评论什么,但是很感兴趣。”

  沈君山的微笑等于怀疑吧?他冷静的强调作为一个欣赏者的兴趣;是否也暗示着欣赏者
的“信实”精神总难度越于欣赏以外呢?但是当被问及:“如果有人能依据你的八字,正确
地推算出你的命运,那么,是不是会使你相信呢?”

  他笑着说:“哎呀,我忘了自己的八字啊!——也许我能够承认:看相、看气色、甚至
看风水等等。但是如果说一个人的生辰八字能够推算出他的个性、命运、事业……,我倒是
觉得非常——”

  “不不,我的看法是:八字和个性有关。因为一个人命运的悲剧,恐怕也就是他个性的
悲剧。”

  “呃,我想,”他沉吟了一下:“三毛小姐是感性而直觉的;我则是理性而分析的。我
想个人还是能够接受您所说的很多事物,只要那份直觉不和用分析所获得的结果相冲突矛盾
,我虽然不完全相信,至少还可以,呃,容忍。”

  三毛大声笑了起来。沈君山继续说道:“但是您所说的如果和我们已有的知识,已证实
的试验不符合,我就不免要顶嘴了。有人真算对了我的命,我会很佩服的。但是——科学精
神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因为结果凑合了,就去相信。我们还必须去知道那个推理和实验的
方法、过程。过程怕要比结果来得更重要。而且——也许会得罪一些算命先生,先抱歉了—
—我们不能忘记,愈是精于命相之术的,愈善于察言观色——”

  “如果不面对面呢?”三毛追问下去。

  “好的,以后有机会试一试。”

话题2 爱情与婚姻

  “爱情就如在银行里存一笔钱,能欣赏对方的优点,这是补充收入;容忍缺点,这是节
制支出。”
——沈君山
  “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三毛

  命运果真为何事呢?生死之间的一切纵横起伏,莫非此物。是人去选择?还是人被选择
了呢?沈君山和三毛的人生选择又显示出迥然的趣味。接着他们选择了下面这个话题,——
爱情与婚姻。这样的事真难有结论——归诸命运,还是信心?

  “对于婚姻,我还是有信心的。”三毛闪一闪她的眼睛:

  “虽然我的婚姻关系已经结束了,而且是被迫结束的。可是我认为:爱情有若佛家的禅
——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婚姻和爱情的模式在世界有千万种,我的看法:女人是
一架钢琴,遇到一位名家来弹,奏出来的是一支名曲。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来弹,也许会奏出
一条流行曲,要是碰上了不会弹琴的人,恐怕就不成歌了。婚姻的比喻大致如此,我无法清
楚地归类,但是我有信心。

  “另一方面,我是一个新女性,又不是一般所标榜的‘新女性’——新女姓也许会认为
婚姻是‘两’架钢琴的合奏吧?”

  “您的看法和比喻还是相当感性而富有诗意的。”沈君山缓缓地说着,扶一扶一眼镜:
“如果从一个一般的观点来看,我想爱情的婚姻应该是以感性开花,以理性结果的。这就好
像银行存款一样:爱情就是在银行里存上一笔钱。然而当两个人共同生活的时候,事情往往
是很庸俗的。除了‘美’之外,还有日常生活的许多摩擦,摩擦就是存款的支出。如果没有
继续不断的收入,存款总会用完的。如果在婚姻关系里,夫妻都能够容忍对方的缺点、欣赏
其优点。欣赏优点就是补充收入,容忍缺点也就是节制支出。

  “我想也可以这么说:婚姻总是一个bondage——”

  “bondage?你是说‘枷锁’?”三毛惊笑起来:“看看,这位说话这样不同!”

  “好,不说枷锁,说责任好了。——婚姻这个形式有时是外加而来的。往往由于对家庭
的责任或个人的名誉等原因,人们愿意投身其间而且不跳出来。中国古代的女人一辈子嫁鸡
随鸡,嫁狗随狗,也多出于一个外在的约束,而不是自觉自发的。在这样的传统之下,婚姻
也许比较稳固,人也不会意识到这个约束有什么痛苦,因为在承诺之初已经赋予婚姻一个强
烈的价值观念:女人属于丈夫。夫妻的关系既不平等,家庭也只是一个‘职命’(inst
itution)。

  “而今天的女性,逐渐拥有自己的使命,自己的兴趣,不愿意听命于外来的束缚。尤其
是愈出色的男性和愈出色的女性在一起,必须从对方身上找到一个他人所不能取代的吸引力
;这点内在的连结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举一个例子,也就是现代许多新男性新女性的祖师爷
:已经在日前去世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和波娃的故事。

  “沙特和波娃的关系是绝对开放的。他们可以各自去结交各种朋友。但是他们在知识上
的沟通与智慧的吸引,则没有人能够介入或取代,他们对智慧层次的要求如此强烈,而后能
够维持一个稳定的结合。婚姻的形式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当然,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这就是我强调,‘理性的结果’的缘故。婚姻究竟不是一件出入自如的事。感情方面
,多少需要一些节制——啊,三毛已经在摇头了。”

  “我开始的时候同意您的意见——以感情为主——但是,我分析自己的感情,这份付出
一定是有代价。这时在潜意识中感情已经包括了深刻的理智。我不太同意将感情和理智作一
个二分。以女孩子来说,把感情分析开,剩下理智——”三毛停了停接着说:“那么我的解
释是:那对理智是在检视对方的‘条件’。它可能是个性是否相合?人品如何?是否门当户
对?可是在我的感情之中,已经包含了这些,而后我自然地付出。

  “以我的经验来说:婚姻并不是枷锁!爱本身是一种能力。像我们的母亲爱我们,她并
不自觉到是在尽一份责任。而我呢,是一个‘比较’老派的新女性,我不太同意离婚。小小
的摩擦如果以离婚作后盾的话,往往造成更大的破坏。结婚时的承诺应该是感情,也是理智
的。结婚是一纸生命的合约,签下了,就要守信用。小小的摩擦,应该视而不见!拿我自己
来说:六年前我结婚的时候,曾经对自己说过:‘我作了这个选择,就要做全部的付出,而
且没有退路,我不退!’一旦想到没有退路,我就只有一个观念:把它做得最好。

  “也许我的婚姻环境和大台北不一样吧。这里的一切,我想可以称之为‘红尘’,许多
引诱,许多烦恼。过去,我也是红尘里的一份子,后来自己净化了一阵,去适应我的丈夫—
—荷西。我发觉那样没有什么来台北后所听到的烦恼。虽然我所举的是一些外来的因素,但
是我仍然相信‘境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