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中停战谈判代表佩戴的胸章。
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在开城来凤庄举行。

51年7月10日双方代表团在开城来凤庄开始举行停战谈判。

51年7月10日,开城,谈判地点。

51年7月10日,前往谈判会场的朝中方谈判代表团成员。

51年7月10日,前往来凤庄谈判会场的“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团。

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谈判首席代表乔埃到达会场。

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伊始,中朝方首席代表提出的关于停战谈判的三项建议。
51年7月14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会晤,就设立中立区、会址区达成协议。
51年7月18日,朝鲜停战双方商定,记者团在开城活动限制在会场周围半径0.5英里范围内。
51年7月26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就谈判议程达成五项协议:一、通过议程。二、作为在朝鲜停止敌对行为的基本条件,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三、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包括监督停火休战条款实施机构的组成、权力与职司。四、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五、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开城,朝鲜停战谈判代表离开谈判房间,前去就餐。
51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进入第二项议程,已穿越38线往北前进的美军主张,以两军的"交战线"为界线,中朝阵营则坚持以原来的38线为界线,双方各持己见,会谈陷入僵局。

51年7月19日,开城,美军摄影记者与朝鲜小孩。

51年7月29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就军事分界线问题(第二项议程)进行谈判。
51年8月18日,联合国军连续发动“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至9月18日10月22日,“联合国军”只在部分地段前进6-9公里,被迫全线停止进攻。
51年8月19日,朝中方军事警察一行9人,在开城中立区执行正常巡逻任务时,行至板门店西南的松谷里附近时,突然遭到埋伏于此的韩国武装人员30余人的袭击,排长姚庆祥当场牺牲,战士王仁远负重伤。 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向"联合国军"首席代表乔埃提出强烈抗议,要求"联合国军"方改正7月17日以来一再破坏中立区协议的不法行为,严惩枪杀姚庆祥的凶手,彻底保证不再发生违反中立区协议的任何事件。

51年8月19日,朝中代表团成员慰问受伤战士王仁元。

51年8月19日,朝中方代表向被美方武装人员杀害的姚庆祥烈士致哀。

51年8月22日,美军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轰炸。这是双方联络官在检查弹坑。

51年8月22日,美方蓄意制造事端,破坏停战谈判,导致谈判中断。图为朝中方面代表退出会场。
51年8月22日,中朝阵营单方面发表声明停止会谈,会谈宣告破裂。 会谈破裂后,战斗更为激烈。
51年9月23日,李奇微致信金日成、彭德怀,提出要更换停战谈判地址,建议双方联络官于24日在板门店会晤,讨论双方满意的复会条件。
51年9月6日,金日成、彭德怀复信李奇微,提出在板门店恢复双方代表团会议。
51年10月25日,在板门店重新开始了停战会谈。朝中方宣布以边章五代替邓华任志愿军首席代表,以郑斗焕代替张平山为谈判代表。对方李亨根接替白善烨,特纳接替克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