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征文]:胡子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诗歌散文 [“我与父亲”征文]:胡子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1472

[“我与父亲”征文]:胡子

[“我与父亲”征文]:胡子

父亲是在送走母亲的第二天痴呆的,我们五姐妹找了他整整一天,结果是在母亲的坟头发现他的。当时他手里举着剃须刀在脸上乱比划,裂着嘴,喃喃地傻笑:“剃了就不扎你了,不信你摸摸看,嘿嘿~”。那神情分明是母亲就在他眼前,笑嫣依然,耐心地替他修理着大胡子,这也许是我听到的父亲对母亲最美妙的情话了。他的两颊有一道道浅浅的血痕在浓现出来,他却浑然不觉得生疼。
  严格来说父亲实在称不上美男子,脸上最醒目的是他的落腮胡子,错落有致地席卷掉他二分之一张脸,展示他男子汉的刚毅,或者就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了,藏在他大胡子后面的是一张永远严肃的脸,我常常怀疑他的微笑是给母亲偷走的,因为无论是多么艰辛和无奈,母亲的嘴角一直是微微上扬的,而父亲唯有在面对母亲的时候,脸上才有一种恍惚的令人很难捕捉到的笑影。父亲的太过沉默寡语常常令人忽略他的存在,但他却是一口深井,成为母亲的全世界,母亲恰恰是情愿做那口井底的小小青蛙,懒得去张望井外的天空是多么的婀娜多姿。
  母亲是个可人儿,小鸟依人的感觉,那双小脚活脱脱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跟书中的三寸金莲媲美,可以想象她当年有过如何的折磨才修炼而成。
  记忆中家里的破餐桌上永远是一盆一模一样的青菜汤,至今我一看到青菜就反胃。好象是刚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缺得紧,父亲是名竹匠,靠着这门绝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总能把粮食换回来,旁家的孩子总是羡慕我家的口粮,。每次用餐到最后的一个总是父亲,缺了他从来不知道添,多了无论多少不论质量他的肚子全部包销。我们的餐桌上没有漏网的米,父亲的名人名言:“一粒米七斤四两水,不能糟蹋了。”
  父母共养育了五个子女,三男两女,中间岁数的参次很大,我排行老四,是父亲的名牌产品,一张一模一样的脸铁证如山。大姐继承了母亲的美德,早早放弃了学业,跟着父亲闯荡江湖。我们四个小不点则紧紧的团结在大姐的周围。记得那年大姐跟父亲出去搬砖胚,十二块砖胚换成一张筹码,我们兄弟三个每人两块侯在大门口,等大姐的六块砖胚运过来,凑一起送进去。一天下来,可以挣到四角四分钱和四两粮票。暮归的路上,小妹一直坐在父亲的肩头,我们四个则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完全不知道成长的烦恼。偶尔路过小池塘,还顺便抓几条小鱼,耽误了回家的时间,面对母亲的责怪,我们只是朝父亲吐吐舌头偷着乐,仿佛我们已经闻到那美味的鱼汤的飘香了。
  我们家的经济好转也源于父亲的那手竹匠绝活,每每我们熟睡醒来的时候,家中已经摆满了竹蓝,竹席,竹筷,由母亲挑着去卖,换回我们的口粮,我们的学费,一直到我们各自成家立业,养儿育女。
  母亲是在我们来不及报恩的时候就早早走掉的,两年后父亲也一个人悄悄上路了,没有惊动我们。他躺在那里,右手紧紧的握着那旧得不堪入目的剃须刀,脸上一派平和,那把被我们藏了又藏,丢了又丢的剃须刀他一直藏在身边,莫非是他跟母亲来生相约的标识?


                            此文由雪寒舅舅口述雪寒整理
 

回复

浓浓的情感岂能简单的用文字来表达。夫与妻的感情、父母与子女的感情......人间的亲情总是让人感动。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