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1685

[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讲述玉兰与翠娥相邀下湖摘棉花,在劳动间隙,二人争夸自己女婿,被看瓜老汉听见的故事。戏曲唱腔优美,经典唱段多年来久唱不衰。图为电影《拾棉花》剧照。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李宝琴、蒋荣花主演。




       




本地下载地址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本帖被评分 1 次
最后编辑e213 最后编辑于 2017-06-08 16:12:31
 

回复:[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有意思。第一次听说这种戏,感谢楼主分享。一说安徽,印象中就是黄梅腔。这个泗州戏混合了些豫东鲁西的味道。
 

回复:[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多谢分享,俺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戏种,网搜了一下相关信息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流行于安徽省淮河两岸,原名“拉魂腔”。据艺人传说,它发源于江苏海州一带,原为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太平调”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一种小戏,后由一邱姓艺人传到淮北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另一说认为出自山东滕县、峄县一带,在柳子戏等古老剧种影响下发展形成,后经苏北流入淮北地区。“拉魂腔”流传颇广,苏北的淮海戏和山东的柳琴戏,过去都叫“拉魂腔”,泗州戏属南路。
本论坛音频仅供网友试听之用 勿作商用 专辑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     
特别提示:社区VIP版块资源 只有音乐精灵级别网友回复可见下载链接
音乐精灵获取方式请点击 

音乐无限    我爱音乐    感谢音乐
 

回复:[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最近单曲版很热闹~~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回复: [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引用:
原帖由 lvzi 于 2017-6-8 20:24:00 发表
最近单曲版很热闹~~



我现在遵你的建议,花在代码上的精力太多。
 

回复:[8/6/2017]中国首部泗州戏戏曲电影《拾棉花》1958年拍摄

推广泗州戏,唱响泗州戏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