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历史文化 【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5666

【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位于南京夫子庙东侧的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这里陈列有许多关于科举的珍贵文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状元厅内的一份状元殿试试卷。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份状元试卷。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科考状元试卷


  朝代:明 时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地点:金銮殿 主考:万历皇帝 考生:赵秉忠(1573-1626年)

  中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代,经历唐、宋、元、明、清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自唐代第一位状元孙伏加开始一直到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期间一生了八百多位状元,许多状元都是昙花一现,而真正的能像翁同和、张謇那样有影响的状元也是凤毛麟角。殿试始于唐武则天时,录取三甲,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二甲、第三甲录取人数不定。“状元”又称“头元”,在中国科举时代殿试竞争状元和鼎甲人选,确定新科进士的先后名次,是科举“全程赛跑”的最后冲刺,尤为士林瞩目。仕子尤以“中状元”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
  这份殿试试卷的主人叫赵秉忠(1573-1626年),字季卿,号琪阳,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人。他自幼勤奋好学,熟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先后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在院试中脱颖而出,十五岁补府学生,二十四岁参加乡试中举人,二十五岁参加殿试高中状元,三十岁任会试同考官。万历四十年,时年三十九岁的赵秉忠来到南京,在江南贡院做主考官,当时选用了张玮、姚希孟等人才,皆为一代名臣。后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并晋礼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因触犯魏忠贤被削职还乡,于天启六年(1626年)愤懑而死。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官复原职,加太子太保。
 

回复: 【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摄于1888年)


  此试卷是赵秉忠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状元的状元卷。为折页式共十九折。正文为官阁体小楷书写,共两千四百六十字,当时,万历皇帝在金銮殿亲自主持殿试,提出了怎样考核官吏、改善吏治,以实现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盛世理想的策问。正文之前有顶天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为万历皇帝所批示。正文朱笔断读,是典型的八股文。
  赵秉忠在文中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制、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倡导“激浊扬清”的世风,反对官场腐败。他用“实政”和“实心”建议皇帝依法治理国家,以德才衡量用人,二者并举才能达到目的。他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针对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议。他提出“以激浊扬清,重私侵之罚,清出之籍,妄费不可不禁也,犹然冒费者,罪勿赦也。”对浪费、侵吞国家资财的贪官污吏要严加惩罚,要没收他们的财产,直到法律制裁等等。正文后有九位读卷官职务、姓名,如刑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侍郎等都是当时朝廷重臣。并有“礼部之印”、“弥封关防”印记。
  令人称奇的是由于改朝换代、战火连绵以及外国侵略,存于宫中的状元卷都已佚失,这份殿试卷竟能完好保存到今天!这份试卷是1983年在赵秉忠的第十三嫡孙赵焕彬家里发现,赵秉忠将其捐献给了山东省青州博物馆。状元卷属宫廷机要档案,携出宫廷要灭门九族,这份状元卷是如何历尽沧桑四百余载流出宫外,又如何落在赵氏后人之手至今成为世间不解之谜。


(来源:收藏快报)
 

回复:【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这份试卷是1983年在赵秉忠的第十三嫡孙赵焕彬家里发现,赵秉忠将其捐献给了山东省青州博物馆。”
真滴假滴?
 

回复:【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倡导“激浊扬清”的世风,反对官场腐败!!!!!!!!!!!!!!!!!!!!!!!!!!!!!!!!!!!!! 

万历时期初,官场比较混乱,贪污腐弊,张居正的改革对明朝有很大的贡献。
 

回复:【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图片太小了,看不清楚
楼主辛苦了,非常感谢!
 

回复:【图】揭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份状元试卷

真的不会是假地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