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一通电话改写了奥运会历史
《纽约时报》14日发表特稿说,1984年,中国拒绝了前苏联的鼓动,让运动员出席了洛杉矶奥运会。在下月举行的北京奥运,美国奥组委主席尤伯罗斯将心怀感激地带领美运动员来到中国,他深信,是中国当年的决定改写了整个奥运的历史,让历来多届的奥运会取得和谐。 文章摘译如下:
1984年5月12日午夜来自北京的一通电话,让尤伯罗斯(Peter Ueberroth)终生难忘。那通电话带来了一则他认为将改写奥运历史的消息,不止于当时他负责筹办的洛杉矶奥运会,而是此后每一届的运动会。
电话线的另一边是李希(Charles Lee)──被尤伯罗斯派遣到中国游说出席洛杉矶奥运会的代表。此前中国未曾派队参与奥运会。当年出任洛杉矶奥运筹委会主任委员的尤伯罗斯,在前苏联发起抵制洛杉矶奥运后的第4天,呼吁中国不要参与前苏联的行动。前苏联当时宣称,抵制行动将令100个国家站在84年奥运会的门外。如行动成功,尤伯罗斯坦言,“我们将完蛋。”
此时,救星来了,李希告诉尤伯罗斯,“他们会来。”
现年70岁的尤伯罗斯目前担任美国奥组委主席,他将心怀感激地带领美国运动员来到中国,他深信中国拯救了奥运。
“我接到那通告诉我他们将来的电话,当时的情景现在仍历历在目。” 尤伯罗斯近日在其加州新港滩的办公室接受访问,他说,“它自此改变了整个奥运的面貌。”
现在,无论什么政治纷争冒起,尤其是中国的、西藏及苏丹问题,国际社会都已不再讨论大规模抵制奥运此议题。政治争拗仅在于个别国家元首是否会出席奥运会,以及运动员会否说出他们的政见。
1984年的危机较大,前苏联为报复美国在1980年缺席莫斯科奥运,在5月8日以安全为由,宣布不会参与洛杉矶奥运,并鼓动其他国家予以杯葛。参与杯葛莫斯科奥运的国家计有61个。
在前苏联声称的100个答应抵制的国家名单中,尤伯罗斯说,他看到中国被列在首位。他随即召集一批特使,准备向犹豫未决的国家作出游说。时任联邦检察官的李希受命率团赴华,他不是中国人,却操得一口流利普通话。尤伯罗斯本人则亲赴古巴。
1984年美国奥运排球队代表、现任国际奥委会成员科特沃里克(Bob Ctvrtlik)说,“人们以为奥运是一个企业的结构,但它并不。它有赖于关系,它有赖于互信,它有赖于那些能够穿越文化差异和寻求共通点的人们。这是这项活动的光辉之处。”
尤伯罗斯说不动卡斯特罗,事败而回,但李希却喜报佳音。尤伯罗斯相信,李希当时访华,让此后的奥运会取得和谐。
今年已届62岁的李希将从其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一职上退下来,在1960年后期,服务于海军的他开始学习普通话,并花了两年时间在台湾进修。其妻子生于中国大陆,在香港长大。
李希一行在1984年5月之访华行中,受到了中国体育部门领导热情的招待。在一系列的会议后,领导们告诉他,中国将出席洛杉矶奥运会。李希并要求中方发函,让他带给尤伯罗斯。
“初时当他们说将会出席,他们相信已不需要文字证明。我于是一直要求着,最后他们也欣然给我那封信,这是一件极美好的事。”李希说。
没人比尤伯罗斯更高兴。尤氏说,“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捩点。”
最后,仅有14个国家杯葛1984年的奥运会。尤伯罗斯犹记得当年中国队伍在奥运开幕式上获得的震耳欲聋的喝采声。李希观看着中国运动员经历他们第一次的奥运竞赛,让他留下难忘印象。目前,李希已获委任为北京奥运会美国奥运代表团团长。
两年前,当美国奥组委与中国奥组委签定合作协议时,尤伯罗斯向中国奥组委执行主席刘鹏展示了84年奥运会的火炬。有在场人士透露,那一幕记录了尤氏与刘氏动情的一刻。
这一切源于尤伯罗斯午夜接到的那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