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MP3 播放器使用时的五大禁忌
从技术上说,这当然是一种巧妙的设计,但它对耳朵带来的伤害是极为严重的。短期使用时,由于人体具有的修复功能,造成的影响还不大。但是长期使用,无疑会造成严重的听力损害。现在一些厂家也尽量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偏好,现在还推出了所谓的“特重低音”耳塞,用一个凸型的薄膜集中了声音能量对准耳孔,以增加低频效果。使用这些耳塞,无疑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建议:使用头戴式耳机显然比耳塞要好的多,这就是为什么以前销往欧洲的随身听大部分配备头戴式耳机的原因了,因为耳塞曾经对欧洲的年轻人造成伤害。
禁忌四:嘈杂环境中听MP3
在公共汽车上收听MP3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但是在嘈杂环境种听MP3所造成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按照常理在嘈杂环境中应该使用防漏音耳塞,这样就能避免大部分噪音的侵入,在较小音量的情况下听到清晰的声音。但是佩戴这样的耳塞同样会损害耳朵,可能造成血液循环不良、耳鸣、内耳毛细胞坏死甚至听神经伤害。
但是在嘈杂环境下使用非封闭式耳塞或者耳机,也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其会让你不自主的调高音量,最终导致音量过大,长时间后损伤耳朵。
建议:我们尽量不要在嘈杂环境下收听MP3或者其它随身听设备。如有必须,则使用密闭耳塞,但是时间还是不能过长。
禁忌五:随意的使用电池
对于MP3的电池而言,并不像笔记本、手机那样珍贵,所以消费者使用起来也比较随意。想什么时候充电就什么充电,根本不顾忌MP3里边的电量还剩多少,充电电池充电次数大约为10000次,频繁充电减少电池寿命,给你的MP3带来损害。
建议:使用内置锂电的MP3在购买后请将其自带的电量使用完,再进行4~6小时的连续充电(类似于新手机的使用),这样可以提高内置电池的使用能力。 平时充电时可以用“深充深放”原则使用,即用尽电以后再充满电,不可在自认为该充电就充电。另外,带干电池的MP3机关机后,若长时间不使用应取出电池,以免过放电损坏机器。
写在最后:
MP3在科技上的创新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与享受,但听MP3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注意,音乐固然动听,但是身体的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因此小编也在此提醒一下并不是很注意自己耳朵保护的朋友们,介于耳塞对耳朵的损害可能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大家在欣赏音乐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双耳,科学适当的聆听才是最为有效的护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