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明末华夏文明处于进入人类文明更高级阶段的前夜,前程未可限量。虽然因为饥荒西北起了民变,但以明朝的实力是完全可以镇压下去的。而事实上,民变之起也跟由于平定满人而增加税收有关。增加税收,江南尚不觉得吃力,而西北却承受不了。假如满人不在关外闹事,一是西北民变未必会起,二是明朝也可倾力镇压,而左支右绌而致流寇坐大。
中国自宋以来,北宋、南宋、明从根本上说都不是亡于内,而是亡于外。假如,没有被少数民族灭亡,华夏文明成果都将会得到进一步积淀,也许会创造更加灿烂的前景。但这一切却被女真、蒙古和满人这些敌人毁掉了!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对那时的明朝社会有过这样描述:“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十章 )。这多么像今天西方的景况呀。 [11]
上面说的是明朝,在满清异族统治下,华夏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首先我们看看清朝精神文明:
满人通过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几乎把所有崇尚气节、不甘异族统治的知识分子屠杀殆尽。通过大屠杀政策,满族人还第一次彻底灭绝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和发饰,华夏民族脑袋后面晃荡的那根猪尾巴成了征服者打在华夏民族身上最耻辱的烙印,华夏民族曾经不曾丢失过的自信骄傲以及民族意识都荡然无存。鲁迅所极力批判的国民劣根性,难道不就是奴才的品性吗?高贵的华夏民族在满清异族统治下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在清初几代皇帝厉行的文字狱下,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终极关怀,对人权、对人性的思考也都在中国大地上灭绝了,荒谬的金石学,鱼虫学冒了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是有生命的形体,而被博物馆化,钻研满清认可的那些所谓经典和埃及学家在大英博物馆里翻阅埃及文献没有两样,而且还有个很接近的名字——汉学。汉人的学问已成故纸,这意味着汉族真的成为一个考古意义上的名词,或者说清朝的汉人已经不是汉人,
清朝统治者,还通过修纂《四库全书》,焚毁和篡改了大量代表华夏文明最高发展阶段思想精华的书籍,如后来对东亚国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都不见了,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留日学生才在日本重新发现。
其次,我们再看看清朝的物质文明:
农业方面,明末崇祯时有田783万顷,到乾隆31年(1766)才恢复到741万顷,可见清朝过了一百多年才恢复到明末的生产规模。而最高的记录是嘉庆17年的791万,仅仅超过明崇祯时期7、8万顷。
清朝最大的功绩是人口方面,乾隆年间已近四亿,是明末数倍!但在粮食生产没有增加、工商业也没有明朝发达的情况下,人口翻了两番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不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下降吗?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发展,都存在着一个上限,大概在一亿左右,以宋、明之富也没有超越这个极限。清朝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却滋生出这么多的人口,不仅说明从清朝开始,中国进入一种低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而且这是一种“反近代化”的道路,巨大的人口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包袱。
中国一直都出产大麻、鸦片等作物,并且是鸦片出口国,可到了满清时才有大量民众吸食鸦片,而且中国还成为最大的鸦片输入国呢。生理繁殖活动的异常活跃和对麻醉品的大量需求,显然反映出文化思想活动的贫乏和压抑。
清代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在鸦片战争之前从来没有达到过明末的水平,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明代末年。
第三,我们再看看清朝的科技水平:
事实上,清朝所有科技研究都已停止,直至近代以来才重新恢复。林则徐广东禁烟期,民间有人献上所谓威力极大的火炮,其实仅仅是明代最普通的军事装备。明代中国的海军极其为强大,战船都配备当时最强大的火炮,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竟然好象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战船,而不得不惊叹“船坚炮利”。直到现在,每一本关于近代的历史书上都会写着,“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而不知在明朝的时候,我们的船和炮一点也不逊色西方!
第四,我们再看看清朝的对外交往:
为了防止汉族得到当时在台湾的郑氏政权和日本、韩国等华夏附属文明的帮助,满清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被辟为无人地带,不仅阻碍了中国贸易的发展,也使得中国与世界主流文明脱轨,中国从1644年至1840年200年间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12]
总之,在清朝统治下,中国文明出现了严重倒退,与西方文明的差距愈来愈大,等到鸦片战争爆发时,在英国人眼里我们已经属于类似印第安人那样的半开化民族了。
事实上,清朝与“五胡乱华”一样,都使中国文明衰退。但清朝更糟,因为“五胡”最终接受了中华文明,而且彻底汉化,而清朝却使中国“胡化”!而且更致命的是,在南北朝时代还没有西方这样一个强势文明存在,世界的联系也没有如此紧密,中华文明大有转圜的余地,也有复兴的时间。事实上,中国文明本来就远离世界文明中心,我们进入青铜和铁器时代,都比文明中心晚上一二千年。但到了清末却不一样了,清朝使我们停下脚步,慢上这一步,结果步步慢。小日本就是因为国民性比我们好,更加开放,因而先行了一步,结果从1894年以来骑在我们头上整整半个世纪。假如中国一直有明朝那样的活力,华夏文明应该在1840以前就会融到世界文明之中,哪里会遭遇鸦片战争那样的耻辱?又岂容小日本猖狂?我们应该明白,明清两代华夏文明是截然不同的,更应该明白清朝的统治本不是华夏文明的正常发展轨迹,满人灭绝中国文化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历代征服者,都没有象满人那么狠!他们让汉族易服,事实上是彻底打破我们的羞耻心和民族记忆。一提起华夏文化,就应该想到峨冠博带、宽袍大袖,这才是华夏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最重要的外在特征。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消失、服饰的灭绝、道德的沦丧、礼仪的混沌,如此漠然、麻木甚至拍手称快呢?为什么直到今天许多人对恢复汉服还不以为然呢? 日本、韩国都比我们更现代,但人家却为什么还有自己的“民族”衣冠?还无比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事实上,他们的衣冠和文化传统难道不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吗?过去我们的耻辱就够多了,但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继续制造新的耻辱,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难道不是我们新的耻辱吗?
固然清朝早期的几个统治者,似乎都比汉族皇帝尚武,因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了。但从文明进步的角度讲,中国还是停滞落后了。这绝对是清朝统治集团的落后与保守所致,加之他们是异族而对汉族刻意防范。
今天,振兴中华民族,还是有时间的。一是最强大的西方文明并不是侵略成性,人家也不是靠侵略过活,这也是邓小平同志得出“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主题”的根本原因。二是世界联系太紧密,除了核心技术,一般的“新生事物”都能很快学来。连朝鲜那样的国家都能进行核爆,任何开放开明的国度要想现代化岂能没有机会?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想发展,既有机会,又有时间,就看统治者的意愿了!
制约一个民族发展的是什么呢?不是外部的,而是内在的,即我们必须创造出这样一种社会:人民具有高度的自信、活力与创造力。
但凭现在的样子,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说行吗?
我现在到希望中国还存在民族危机,也许那样,我们这个民族可以稍许振作!
注释:
[1]中东文明
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阿拉伯文化圈。这一文明的最早奠基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建立的苏美尔文明和古埃及人建立的古埃及文明,后来不断扩大和延伸。这一文明经历了亚述、波斯、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突厥等民族的征服和改造,最终凝造成为今天的阿拉伯文明。
[2] 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在古代文明中是唯一连续不断的文明。西方认可的起源是商,而中国人似乎更愿意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甚至更早。中国文明其实也经过数次很大的扰乱。如“五胡乱华”、辽金对中国北方的统治、蒙古、满人对全中国的统治。事实上,中国文明在汉代已经达到成熟,此后发生了巨大变异。而我所做的研究,就是要探索这一变异是喜是忧?在中国文明的边缘,存在着朝鲜、越南和日本在中国文明影响下而产生的三个“边缘文明”,而它们具有更单纯的血缘。
[3]欧洲文明
欧洲文明最早的起源是地中海上的克里特文明,此后历经希腊文明、罗马文明、西欧文明,直至今天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原英联邦国家。
[4] 印欧民族
是目前全世界的主流民族,据说起源于里海周围的群山中,最新的一项研究又称他们起源于小亚细亚土耳其境内。印欧人往西前进,成为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创造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传承者,印欧人往南前进成为伊朗和南亚大陆的主人,也称雅利安人,消灭了古印度人而成为古印度文明继承发展的载体,印欧人往北前进,是成为现代文明主要民族泛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从公元1500年主宰着世界的进步潮流,只有往中国方向(往东方向)前进的印欧人,没有什么大起色,成为“吐火罗”人(即中国史书上的月氏人),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配角。印欧人对古代文明发起的第一次冲击,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赫梯人对美索不达米亚的入侵,对此,圣经也有记载。他们的铁器让他们感受到了征服者的快乐。 印欧人语系十分庞大,有日耳曼语族:包括德语,英语等;有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有斯拉夫语族:包括俄语等等;有雅利安语族:包括印度和中亚,南亚各语言。可以这样说,印欧人是当今世界最主流的大民族系和文明者,但他们的过去曾经是野蛮凶狠的游牧民族,曾经依靠马和铁器进行过疯狂的侵略和掠夺。
[5] 闪米特游牧民族
起源于阿拉伯沙漠,也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是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的共同祖先,最初都是敬奉沙漠之神。闪族人对苏美人创造的古老文明发起了第一次冲击,取而代之,也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汉谟拉比大帝和他的法典,伟大的亚述帝国,古巴比伦人的科学院等等,闪族人同时也是贸易的创造者。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前者是后者的老师,很象当今的英国和美国,前者创造了字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后者则创造了商业活动的典范,还记得两次布匿战争吗?这就是迦太基与罗马的战争,它拉开了伟大罗马帝国的序幕! 最值得一提的是闪米特人留给世界的宗教,上帝和安拉都是他们创造的,希伯来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信奉唯一神的民族,他们的“摩西”创造了犹太教,后来的拿撒勤人耶酥成为救世称弥赛亚,创立了基督教,希伯来人的上帝成为全世界的上帝,更令人惊奇的是,伟大的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纪又成为另一闪米特人(阿拉伯人)的“摩西”,他创立的唯一神“安拉”和伊斯兰教威力巨大。从此,人类的历史就充满了宗教斗争的历史,伊斯兰席卷欧亚大陆,十字军东征,演义出无穷无尽的故事,至今,仍然是文明冲突的根源。
[6] 中北亚大草原的突厥蒙古游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渔猎民族
这些人是在欧亚大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同样的,“马和铁器”给了他们扫荡古老文明的动力,然而他们的命运则与前面两种人完全不同,他们的对手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古老文明。我们的祖先们面对强悍的游牧野蛮人,演出了一幕幕“黄祸西引”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从匈奴人看起吧!
匈奴人从先秦时代就开始形成,到了秦始皇,有蒙括抗匈和修建万里长城的故事,到了汉武帝有一系列伟大的抗匈故事,卫青、霍去病、李陵等等,到了东汉时期,进入公元89年,世界历史为之改变,有一个在历史上名声很不好的汉朝将军窦宪和他的姐姐窦太后,彻底击灭北匈奴,收服南匈奴,庞大的匈奴帝国在中国边界与中华对抗的历史结束了,部分匈奴人开始他们西迁的历史,到达顿河、第聂伯河流域,从此以后,他们伟大的军事才能彻底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历史,他们使伟大的西罗马拉丁帝国破灭,他们使日耳曼各小王国成为历史的主角,他们使基督教成为唯一继承古代西方文明的火炬,成就了教皇格利高里的伟业,他们在西方世界有一个令人惊心胆战的领袖,他的名字叫“阿提拉”,……有关这个“汉破匈奴,影响世界”的故事十分精彩,有兴趣的可以阅读这个故事。
再来看突厥人,突厥帝国也在中国边境崛起,中华大地当然是他们首选的目标,但他们不凑巧,遇上了中国历史上继武帝之后的又一个伟大人物,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胆略气质让他们丧胆,从公元五百多年到公元一千年这段时候,突厥人又开始改变世界历史,他们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力,“苏丹”的伟名就是送给突厥人的,由于突厥人加人伊斯兰,他们的军事才能非常了得,最终从“仆人”变成“主人”,把“哈里发”们都监禁起来,在突厥好战分子的领导下,伊斯兰帝国的势力西进则扩张到小亚细亚及至整个中东地区,使拜占庭文明摇摇欲坠;“东进”则扩展到广大的印度地区,印度半岛被分裂成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的巴基斯坦。突厥人后来的作为也十分了解,他们与后来的蒙古人一起干出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从中国来的火药炸毁了君士坦丁堡宏伟的石头建筑,留给我们现代旅游者无穷的遗憾。但是突厥人最后的命运与匈奴人有所不同,后者现在已被融化成在保加利亚仅存的一个小民族,而突厥人由于伊斯兰和语言的原因目前仍有很大势力。
我们来看一下第三个在中国边境崛起的游牧民族——蒙古人。蒙古人一开始比较幸运,他们没有遇到像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中华伟人,他们自己却出现了一个对中国军事文化十分了解的伟大人物——成吉思汗。蒙古人一开始与中国的联合军事斗争使他们具备了令西方震撼的作战能力,冶炼技术和火药技术使小小蒙古人非常了得,征服西方无所不摧,最后,他们终于发动对南宋的战争,这场战争打得远比西方的战争艰苦,一打就是45年,最终灭了南宋。但是,好在这蒙古人毕竟是我们的邻居,出了一个忽必烈,心仪中华文明,不仅没有展开对中华文明的大规模摧残,反而尊重孔子,做起中国皇帝。后来的事情也不用多说了。现代许多中国人,甚至还把蒙古人看成自已人,他们对西方的征服好像长了我们的威风,这并不奇怪,确实如此,成吉思汗的“以夷制夷”的思想从汉武帝起就广泛应用,火药不也是中华人民的贡献吗?蒙古人最终还是遇到一个强大的中国皇帝,朱元璋对蒙古人采取了极为残酷的灭绝政策。
第四个就是满人了。满族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公元七世纪末,满族的先世在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建立了渤海国,其疆域包括今天中国东北的大部、朝鲜半岛的北部及俄罗斯的南滨海地区。公元十一世纪末,满人在完颜阿骨达的领导下,击败了辽国,建立了大金国。1126年灭北宋,占领了淮河以北的地区。原中国的政府领导南迁到临安(即今天中国的杭州)。而大金国的首都则迁到了燕京(即今北京市)。十二世纪,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17世纪初,清太祖统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皇太极继位称帝,改国号清,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7]在我的《极限与突破——世界文明的历史命运》一书中,将亚欧大陆和北非看作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地带,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因而造就了世界历史的主要格局与进程。而整个大洋州、美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在久远的年代先后与世界文明的主要版块失去联系,而被抛在历史之外,只是后来在大航海时代以后,又被西方重新“发现”,才被带回历史。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是旧石器时代到达那里的,由于与世隔绝,几千年后还停留在那个水平。而太平洋上大多数海岛居民由于与文明有着密切的海上联系,却都进入到文明时代。由此也可见,文明是很难被创造的,其出现必须有源头,而发展必须交流互动,缺了这两样随时都会停滞在某一点上。因此,辽阔的太平洋也不能成为文明的障碍,而隔绝却是文明的死敌,在文明传播路线之外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这一地带,亚欧大陆和北非,主要包括“三大文明区域”和“三大游牧区域”。印度文明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但它在历史上除了输出过重要的佛教文化,而在地缘政治上从来只是征服者的乐园,对世界格局外毫无影响。由于我研究的是世界文明格局的互动,因此将印度文明排除在“三大文明区域”之外,但探讨历史时还是会提到它的。
[8] 在这次进犯下,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河三大古代文明,全部衰落或灭绝。埃及古王国虽然是由喜克索斯人的入侵,但他们从地中海东岸西侵略却有极大的可能是受了当时从小亚南下的印欧人(赫梯人)的夏朝的时候中国并没有严重的戎狄之患,到了商周就严重起来。在商朝,有羌方,鬼方,在西周有猃狁。而且有许多游牧族一直跑到中原腹地来。西周更是被犬戎灭掉。当时的中国也有印欧人,比如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华北也有很多白种人,如晋国境内就有白狄、赤狄,五胡乱华时还有很多深目高鼻的羯族。
[9]在公元4世纪和5世纪里,他们不仅向中国再度发动进攻,而且侵入了乌浒河-药杀水流域、印度、伊朗和欧洲。这是欧亚大平原的这个游牧民族发动的第五次冲击。然而,与其所有前辈不同的是,匈奴人这次冲击行动在各个方向同时展开。公元304年,匈奴入侵中国,316年灭掉西晋。别的蛮族,中国进入长达300年的“五胡乱华”时代。
匈奴人同时还向最大草原的最西部发动进攻,导致西哥特人和罗马人之间的冲突。匈族人随后带着被征服的阿兰人和东哥特人一道向西挺进,并让其他讲日耳曼语的蛮族人打头阵。匈奴人在匈牙利大草原上安营扎寨,这是欧亚大平原来的人建在大陆欧洲半岛腹地的一个营地。公元395年起,罗马帝国发生分裂。匈奴首领阿提拉进攻西罗马帝国。公元451年,他进攻高卢。公元452年,阿提拉进攻北意大利。453年,阿提拉去世。被他降服的日耳曼人和撒马利亚人举行起义。匈奴人在西方的部族大举东撤。逃避匈奴征服的蛮族人,进入西罗马领土。410年,西罗马政府承认它无力为不列颠提供防御,同时,它也无法挽救罗马本身,以避免其于同一年被逃避匈奴人的西哥特人所攻占。所以。向西入侵的匈奴人让其他的蛮族人交了好运,把西罗马帝国让给了他们。匈奴人最终在罗马帝国只获得不多的领土。公元681年,一支保加利亚游牧部族(阿提拉所率匈奴人后裔的一部分),在多瑙河下游和海缪斯(巴尔干)山脉南麓之间的东罗马领土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块永久立足之地。
公元484年,这支匈奴人击退并杀死萨珊波斯皇帝佩罗兹,在波斯同盟发动的战争中崭露头角。
匈奴人马的先头部队厌哒人455年入侵印度,摧毁了笈多王朝,并对笈多王朝统治下一直处于“黄金时代”的印度文明,进行了大破坏。直到528年这支匈奴人被最后赶出境外。
[10] 蒙古人本来人数很少,聚居地本来位于欧亚大平原的最东北角,公元13世纪兴起。到1241年,他们已经攻克了他们面前的所有地区,向西推进到了奥得河和亚得里亚海的东北岸。1260年,他们侵入叙利亚。1297年,他们占领了上缅甸。蒙古人的进攻性征服开始于欧亚大草原的东端,深入到了所有毗连的定居人口居住的地区。1203年,当铁木真(约1162-1227年,1206年以后称为成吉思汗)成为最高统治者时,蒙古人的进攻性征服就在统一的指挥下策划和进行了。直到1259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和第三位继承人蒙哥去世,这一征服才告停止。
到1259年为止,蒙古大汗在其欧亚大平原东部的首都哈刺和林,或直接或通过使臣统治着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庞大帝国。那时,从东到西,蒙古帝国从太平洋的西北岸一直延伸到伏尔加河的源头和多瑙河下游的北岸;从北到南,从贝加尔湖延伸到越南北部。蒙古帝国还没有完全占有宋代中国的全部领土。但是,只有欧洲大陆、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最终逃脱了蒙古人的短暂统治。蒙古人成为唯一成功地征服了整个中国的欧亚游牧民族。
另外,蒙古人和中国人相互仇视。蒙古人是第一批没有被中国文明征服的外来征服者。1368年,当元朝被推翻,它的驻防军被驱逐到长城遥远的另一边他们祖辈生活的草原上时,蒙古人撤退了,但是却仍然未被中国化。
[11]第二节的主要数据参考了杜车别《文明断裂的悲剧——被割断的明朝与近现代中国》一文。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可以看看,肯定会有很大收获。
[12] 第三节的主要数据参考了《满清殖民统治下华夏文明的灭绝》,作者不详。
周舆于天津蛰居斋
2006年11月5日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