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这是1965年2月26日的期刊,封面人物是外交部长陈毅。左上角写着:在亚洲的敌人。

这个封面很有意思,时间是1966年9月9日。封面人物是国防部长林彪。右上角写着:中国的噩梦。

这是1967年1月13日的期刊,人物说明是毛主席,左上角写着:中国陷于混乱。

这是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是在说中国在与美国进行友好的接触,二者的关系将要从以前的敌对关系改变为友好关系。

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周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由于英文中的Odyssey(旅行)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含义,所以由此看出,美国方面对此次对中国访问还是很满意的。

这是1975年2月3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从面部表情看十分的疲惫。标题是:中国在关注毛时代以后的发展。这个标题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毛泽东时代就要结束了,中国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周恩来能担此重任。

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这是1976年9月20日的期刊,“毛以后的中国”。

这期的时间是1977年3月21日,封面是毛泽东和江青。标题写着:独家报道 -- 毛的妻子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从演员到皇后。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应该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

这是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

1984年4月30日的期刊。。“中国的新面貌 -- 里根将会看到什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很直白的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的景象。当然这也是对里根总统访华的一篇报道。

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87年6月8日。标题:当中国走向疯狂---文化大革命的回忆。

1989年10月2日。标题:在中国一天的生活。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 --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热爱的超级力量?(邓小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