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018]苗族风歌曲,朱逢博配唱故事片《连心坝》(1976年)





1977-1978年共出品了五十多部故事片,大部分是反映“革命力量”与“四人帮”的“反革命力量”斗争的题材。最初观众对此类影片还很有热情,但很快由于这些影片仍旧沿用“文革”时期影片中制造和解决矛盾突出的方式,对其失去了兴趣,甚至有观众说:这些影片与“文革”时期的故事片相比,仅仅是坏人好人倒了个个儿。最富于症候性的现象是由上海电视片厂1976摄制、1977年出品的影片《连心坝》。这部影片拍摄时是响应“反走资派”口号的产品,后期制作时政治形势大变,于是通过配音与剪辑,对影片角色分派进行了反转,走资派成了正面人物,成为适应新政治的斗争电影。


——自《百年中国电影史(1900-2000)》190页, 作者 : 尹鸿,凌燕,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4.05 



担任配乐的杨绍梠先生自小生活在贵州苗侗聚居的地方,熟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1976年他接到为电影《连心坝》作曲的安排,发现影片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贵州松桃,这让他感到很亲切,一口便答应下来。杨绍梠很看重这次创作,采风、选乐、配曲都不敢有丝毫马虎,不仅因为这是自己的银幕处女作,更是因为这是远在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情义。编曲过程他整整花了他一年的时间。虽然之前已在国内不少音乐刊物上发表歌曲,但创作电影音乐如何下手呢? 他想到了家乡的芦笙。作品终于出来了,曲风欢快抒情、朗朗上口的曲调更犹如春风般润入心间,主题曲《丰收对歌》即使只听过一遍也能断断续续的跟着哼唱。片中的其他插曲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连心坝》中的三首插曲曾经在1977年编入一张小薄膜唱片中发行(片号 BM-10164 中国唱片社出版)。下面播发的是朱逢博配唱两支歌曲——第一首《迎来山乡尽朝晖》第二首《丰收对歌》,作词胡锐,男声合作胡松华,上海电影乐团演奏,指挥陈传熙,
上海广播乐团合唱团配合唱: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