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揭秘:它们差点成为国旗
9月23日上午,政协会议开始分组讨论,全体代表628人分成11个小组。带有黄河图案的国旗方案备受代表们的赞扬和独钟,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但是,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中,政协特邀代表张治中却一语惊人,他对这个图案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坦诚地说:“在这一片鲜红的国土上划三道横杠,会给人一种国土被割裂的不愉快感受,最好把这三道杠去掉,让祖国大地一片鲜红。” 但是,张治中的意见因大多数代表的反对而未被采纳。有的意见也说的在理,提出:“若划掉这三道杠,整个旗面是有整体感了,但仅剩下一个大五角星孤立在那里,也就显得过于单调,而中国的历史、地理特征又怎么体现呢?”
张治中面对这些诘问,也不好作答。而观看其余的设计稿,在总体视觉感上都还不如这个“黄河”图案的设计稿。
毛泽东没有当众发言表态,但可看出他在最初也倾向于这个“黄河”图案。而张治中却是越看这个“黄河”图案,越觉得不顺眼,可眼下又没有更好的设计图案来代替它。到此,国旗拟定小组决定只好先将这个“黄河”国旗图案马上提交大会讨论。因为开国大典的日期已经临近,国旗方案必须赶快拿出来交政协全体代表表决通过。
当天晚上,毛泽东和朱德宴请程潜、张治中、傅作义等26名国民党军起义将领,周恩来,陈毅、李济深等应邀作陪。宴会在充满欢快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毛泽东谈笑风生,几次举杯提议,为起义人员响应人民和平运动立下的功绩干杯。众将领欢声笑语,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张治中深深为眼前的祥和气氛所感染,同时,几个小时前争论关于国旗图案的事,他仍是放心不下,如鲠在喉。更由于他和毛泽东过去交往甚深,深知毛泽东的虚怀若谷和雍容大度,他决心鼓起勇气,再次向毛泽东力荐不能采用“黄河”国旗方案,宁缺而勿凑合,这可是百年大计啊!
张治中与毛泽东并肩坐下后,即带着探询的口气,悄声对毛泽东说:“我有一件事,想请教你。不过,你如不便公开使人知道你的意见,我当保守秘密。”
毛泽东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洗耳恭听,让张治中继续说下去。
“主席,你同意哪一种国旗图案?”张治中的眼睛一边紧盯着毛泽东,一边说。
毛泽东说:“我同意一颗星一条黄河的。你的意见呢?”
张治中有些紧张地望着毛泽东,可看出他是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刻,他有些激动地再次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国旗图案的设计可是件大事啊!我反对这个黄河图案,红色国旗代表着国家和革命,中间这一杠,不就变成国家、革命吗?同时,以一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是一根棍子,像《西游记》里孙猴子的金箍棒。”
毛泽东听完张治中的这一番话,略为沉思后说:“你说的意见,这倒是一个问题。有些人很主张采用这一图案,并且列举了很多的理由。我再约大家来研究研究,你看行吗?”
张治中说完了心中积淤半天的话,感到总算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至于国旗方案是否改动,他几乎不再抱多大希望。因为开国大典在即,时间已经很紧张。
时间一晃两天又过去了,张治中对向毛泽东提出的国旗方案建议,也就不再抱什么希望。
而实际上,这两天,毛泽东对张治中的意见非常重视,但也苦于从现收到的国旗设计方案中再也找不到更为合适的图案,也就不好否定“黄河”图案。离预定的开国大典时间总共不到一周了,到那时总不能没有国旗吧?难道说有了代国歌,这国旗也要先搞一个代国旗吗?“代”的东西多了,难免别人不说闲话。毛泽东也显得有些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