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灾难记:兴登堡号

兴登堡号,是一艘德国的齐柏林飞船,全长245米、高41米,其长度足足有波音747的三倍半、只较泰坦尼克号短少24米而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
兴登堡号于1935年开始打造,1936年3月4日展开首航,在德国升空,开始第一次跨越北大西洋的商业飞行,由于采用四具引擎推动,使得它的时速可以高达135公里,内部一流的设备有如豪华的空中游轮,其高贵与快速的特色,吸引了许多社会上流人士的搭乘,先后完成了10次成功的往返飞行,共载客1002人次。
兴登堡号飞船在启航的第二年,即1937年5月6日,在一次例行载客飞行中从法兰克福飞往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克霍斯特海军航空站。准备着陆的飞船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体内的氢气和易燃的蒙皮导致大火迅速蔓延,飞船在34秒内被焚毁,造成飞船上的35人及地面上的1人死亡,这成为当时航空界最惨重的灾难之一。人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飞船起火的原因,包括静电、雷击和引擎故障等,也有人认为飞船是因遭到蓄意破坏而起火,但至今仍无定论。
兴登堡号的坠毁,也正式宣告了飞船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