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苹果,瓦特的壶盖属于捏造?

太空能看见长城、比萨斜塔试验、牛顿的灵感来自一个苹果、蒸汽机的发明源自茶壶烧水……这些科学传奇原来都不过是讹传。揭示真相、探求真理,科学免不了要显出它“残酷无情”的一面。

   

太空看不见长城


  曾几何时,我们被告知,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观察地球时,用肉眼只能辨认出这颗星球上两项非天然的特大工程,一项是我国的万里长城,另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2000年高考语文题要求阅读理解的文章《长城》,就诗意地描述道:“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进一步确认:肉眼不可能从太空中看到长城,只有分辨率达到一定程度的卫星遥感才能获得长城影像。

    尽管长城的伟大跟能否从太空中看到它毫无瓜葛。但这一结论的公布,在给我们带来震撼与遗憾的同时,也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微妙的情思。

    人们耳熟能详但几近被“终结”的科学传奇,还有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所做的那个一举推翻亚里士多德落体定理的著名实验,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许多学者都怀疑这个神话般的故事的真实性,因为除了伽利略的弟子兼传记作者维维安等极少数人外,伽利略和其他同时代人都从未明确提到过如此有名的“判决性实验”。

    当代著名科学家霍金认为,这个故事“几乎可以肯定并非真事”,并写道:他(伽利略)已经在倾斜的平面上做过实验,为什么还要在没有准确计时方式的情况下爬到高塔上去验证呢?真是活见鬼!

 
捏造的牛顿苹果

    牛顿因看到苹果落地而受到启发,导出了万有引力灵感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它完美地象征着通过观察普遍事物就能突然涌现灵感的概念革命。可《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的作者迈克尔·怀特认为,这个出自好几个源头的逸闻,几乎可以确定是捏造的,要不然就是对事实的添油加醋和过度渲染。科学史家早就注意到,苹果的故事直至牛顿辞世前一年(1726年)才由他本人说出口,这与他做出伟大发现的那个“奇迹年”(1666年)相距长达60年。

    无独有偶,凯库勒也是在他做出重大发现35年后才谈及,当年他在公共马车上打盹时梦见了一条扭动着并自咬尾巴的蛇,脑子里突然灵光闪现,终于想明白了苯环结构。但凯库勒的梦境逸闻一传开,就遭到了许多同行的抨击。试想:一门好不容易才从其旧的炼丹术底子里脱离出来的新兴学科,居然是建立在一个扭动着并自咬尾巴的蛇的梦境上,未免也太邪乎了吧?一个世纪后,美国化学协会在1985年召开的年会还曾专门讨论苯事件,有两位美国化学家在会上声称:凯库勒不可能梦到那个著名的分子式。

   

蒸汽机无关壶盖

    瓦特因看到水壶壶盖被蒸汽掀动而受到启迪发明蒸汽机的故事,纯粹是编造。实际上,瓦特打算制造自己的蒸汽机的想法,是在他修理托马斯·纽科门发明的一台原型蒸汽机时产生的。他的发动机,实际上是几百年以来前人的经验和设计的结晶。

    据瓦特的一位表妹所讲述的故事,瓦特似乎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蒸汽着迷。“有一天晚上,瓦特和他的婶婶米尔黑德太太一起坐在茶桌旁,他婶婶对他说,‘瓦特,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像你这么懒的小孩。拿着一本书,无所事事,整整一个钟头一句话也不说。不停地掀开茶壶的盖子又把它盖上,一会儿拿杯子,一会儿拿银调羹放在蒸汽上……这样浪费自己的时间,你不觉得害羞吗?’”这可能就是瓦特传奇的一个源头。

    贝尔著《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一书提到,德国杰出的数学家高斯对牛顿十分钦佩,也很清楚牛顿是经过长期艰苦的准备工作和不间断的思考,才取得他最伟大的成就的。正因为如此,有关牛顿和苹果的传奇故事让高斯非常愤慨,他嚷道:“愚蠢!如果你愿意,就相信这个故事好了。

    但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一个愚蠢的、爱管闲事的人问牛顿,他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看出他是在跟一个只有儿童智力水平的人打交道,便想避开这个讨厌的家伙,于是就回答说,有一个苹果掉下来,打在了他的鼻子上。那个人完全明白了,非常满意地走开了。”

    科学伴随神话而生,揭穿神话同样也很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