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1]「钢琴旧约圣经」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Ⅱ巴哈钢琴平均律第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西方古典西方古典-Mp3区(VIP) [2006-10-11]「钢琴旧约圣经」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Ⅱ巴哈钢琴平均律第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33707

[2006-10-11]「钢琴旧约圣经」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Ⅱ巴哈钢琴平均律第

[2006-10-11]「钢琴旧约圣经」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Ⅱ巴哈钢琴平均律第



引用:



專輯名稱 : 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Ⅱ 巴哈鋼琴平均律第二卷
作曲家: J.S.Bach 巴哈
演出者: Glenn Gould 顧爾德 
唱片公司:SONYBMG
系列:顧爾德鋼琴系列
音樂類型:古典音樂
唱片編號:s2k52603
1993年發行,原裝進口盤
高價版 / CD/ 2 片裝




只是閒聊:

巴哈於一七一七年自威瑪遷居科登之後,寫了許多世俗音樂,同時也寫了許多的古鋼琴曲,因為他在科登有很多演奏這類曲子的機會;至於「平均律古鋼琴集」第一卷是於一七二二年問世。

要說明「平均律」有點兒麻煩(留待下一樓層再做稍微明白點的釋義)。如果要用數學(音響學)的方式來劃分的話,一定是除不盡,而會留下餘數。也就是說,在「C音」的高半音「升C音」,與「D音」的低半音「降D音」並不相同。倘使依照此法製造鋼琴,在兩個白鍵之間的黑鍵將不是一個,而是兩個。這種琴彈起來十分麻煩,無法彈得好。如果只留下一個黑鍵,那麼遇到需要彈許多黑鍵的曲子時,又過於麻煩而令人氣餒,而且轉調也有困難。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便以機械的方式劃分為七個全音階和五個半音階,使得每個音的距離平均;為了有別於「純律」的調律方式,故特稱為「平均律」。平均律是巴哈那個時代所研究成的,這種樂律終於能演奏各種曲掉了,巴哈高興之餘替每種調都寫了一首曲子,合計有二十四首。第一首是C大調、第二首為C小調、第三首為升C大調、第四首升C小調……。趁此之便,使得每種調子的性格得到充分的表現,並且充分地發揮了各種對位法的技巧。這些曲子都是以「賦格與觸技曲」的形式完成,尤其觸技曲更是作曲法上的傑作。這是「平均律古鋼琴曲集」第一卷的創作。

當巴哈年逾五十時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勤奮地作曲了,在一七四四年時,他才又完成了「平均律古鋼琴曲集」第二卷。




曲目:

DISC 1: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24), collection of preludes & fugues, Book II (2 of 1)

01-Prelude and Fugue No.1 in C major, BWV 870-I.Praeludium
02-Prelude and Fugue No.1 in C major, BWV 870-II.Fugue

03-Prelude and Fugue No.2 in C minor, BWV 871-I.Praeludium
04-Prelude and Fugue No.2 in C minor, BWV 871-II.Fugue

05-Prelude and Fugue No.3 in C-sharp major, BWV 872-I.Praeludium
06-Prelude and Fugue No.3 in C-sharp major, BWV 872-II.Fugue

07-Prelude and Fugue No.4 in C-sharp minor, BWV 873-I.Praeludium
08-Prelude and Fugue No.4 in C-sharp minor, BWV 873-II.Fugue

09-Prelude and Fugue No.5 in D major, BWV 874-I.Praeludium
10-Prelude and Fugue No.5 in D major, BWV 874-II.Fugue

11-Prelude and Fugue No.6 in D minor, BWV 875-I.Praeludium
12-Prelude and Fugue No.6 in D minor, BWV 875-II.Fugue

13-Prelude and Fugue No.7 in E-flat major, BWV 876-I.Praeludium
14-Prelude and Fugue No.7 in E-flat major, BWV 876-II.Fugue

15-Prelude and Fugue No.8 in D-sharp minor, BWV 877-I.Praeludium
16-Prelude and Fugue No.8 in D-sharp minor, BWV 877-II.Fugue

17-Prelude and Fugue No.9 in E major, BWV 878-I.Praeludium
18-Prelude and Fugue No.9 in E major, BWV 878-II.Fugue

19-Prelude and Fugue No.10 in E minor, BWV 879-I.Praeludium
20-Prelude and Fugue No.10 in E minor, BWV 879-II.Fugue

21-Prelude and Fugue No.11 in F major, BWV 880-I.Praeludium
22-Prelude and Fugue No.11 in F major, BWV 880-II.Fugue

23-Prelude and Fugue No.12 in F minor, BWV 881-I.Praeludium
24-Prelude and Fugue No.12 in F minor, BWV 881-II.Fugue




DISC 2: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24), collection of preludes & fugues, Book II (2 of 2)

01-Prelude and Fugue No.13 in F-sharp major, BWV 882-I.Praeludium
02-Prelude and Fugue No.13 in F-sharp major, BWV 882-II.fuga

03-Prelude and Fugue No.14 in F-sharp minor, BWV 883-I.Praeludium
04-Prelude and Fugue No.14 in F-sharp minor, BWV 883-II.fuga

05-Prelude and Fugue No.15 in G major, BWV 884-I.Praeludium
06-Prelude and Fugue No.15 in G major, BWV 884-II.fuga

07-Prelude and Fugue No.16 in G Minor, BWV 885-I.Praeludium
08-Prelude and Fugue No.16 in G Minor, BWV 885-II.fuga

09-Prelude and Fugue No.17 in A-flat major, BWV 886-I.Praeludium
10-Prelude and Fugue No.17 in A-flat major, BWV 886-II.fuga

11-Prelude and Fugue No.18 in G-sharp minor, BWV 887-I.Praeludium
12-Prelude and Fugue No.18 in G-sharp minor, BWV 887-II.fuga

13-Prelude and Fugue No.19 in A major, BWV 888-I.Praeludium
14-Prelude and Fugue No.19 in A major, BWV 888-II.fuga

15-Prelude and Fugue No.20 in A minor, BWV 889-I.Praeludium
16-Prelude and Fugue No.20 in A minor, BWV 889-II.fuga

17-Prelude and Fugue No.21 in B-flat major, BWV 890-I.Praeludium
18-Prelude and Fugue No.21 in B-flat major, BWV 890-II.fuga

19-Prelude and Fugue No.22 in B-flat minor, BWV 891-I.Praeludium
20-Prelude and Fugue No.22 in B-flat minor, BWV 891-II.fuga

21-Prelude and Fugue No.23 in B major, BWV 892-I.Praeludium
22-Prelude and Fugue No.23 in B major, BWV 892-II.fuga

23-Prelude and Fugue No.24 in B minor, BWV 893-I.Praeludium
24-Prelude and Fugue No.24 in B minor, BWV 893-II.fuga




壓縮包下載: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钢琴曲旧约圣经*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Ⅰ巴哈钢琴平均律第一卷*Glenn Gould顾尔德钢琴(整轨APE)


本人所上傳之所有音樂專輯僅供試聽之用,版權為其發行公司所有,請會員於試聽之後24小時內刪除檔案,支持原版,謝謝!

 

回复:



引用:



平均律釋義:

通常我們聽到的所謂【八度音程】,是指從某個音到它的上(或下)一個同音名的“距離”,在物理學上,聲音是震動產生的,因此同一個音名的相鄰兩個高低頻率差為兩倍,也就是說中央C音是高音C的一半頻率。在鋼琴鍵上,我們可以看到白鍵和黑鍵,每個鍵之間為半音,一個八度有十三個鍵,八個白鍵與五個黑鍵(從中央C到高音C間,所以叫八度),如果我們把它“平均”分成12等分,則每個音是前一個(半)音的2開12方根(≒1.0594631)乘以其音頻,所以12個半音音階就構成了一個全音程。(這有點像在考數學的道路種樹或電線桿問題,要在1和2之間以幾何級數均分12等分)如此不難看出,Do-Re, Re-Mi, Fa-Sol, Sol-La, La-Si之間都有兩個半音,稱之為全音,而Si-Do, Mi-Fa則只有半音。這樣“平均”把八度音分成12等分就叫做“平均律”。

這其實是相對於“純律”而定義的,純律只考慮到協和音程,大音階的音頻比數是1:9/8:5/4:4/3:3/2:5/3:15/8:2. 在音程的界定上,有所謂的協和音程與不諧和音程,協和音程又分為完全協和與不完全協和,在浪漫樂派之前,大都使用協和音程,所以曲子容易讓人接受,近代音樂則大量採用不諧和音程,故在二十世紀初至中期的音樂,在當時被視為是“叛逆”的! 

所謂的完全協和音程,包括: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不完全協和音程,包括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不諧和音程則是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及增減音程。 

一般均稱“平均律”的發明者是Andreas Werckmeister在1691年所發表的一篇"Musicalische Temperatur"(音樂性的律)。在中國最早說明平均律概念的是明朝的朱載堉,在明萬曆24年(A.D.1596)所寫的“律呂精義”中暢論十二平均律,主張改革中國之音律,比起西洋早了近100年,可惜未獲重視。 

J.S.Bach的平均律(古)鋼琴曲,就是取自12個音階中的每一個音各作成大調和小調兩種調子(從C大調、C小調……到B大調、B小調),每個調子包括前奏曲與賦格曲,所以巴哈的平均律是24首調子成一卷(12大調及12小調),而他共寫了兩卷,所以總共有48首曲子(BWV846~BWV893)。至於什麼是【前奏曲】、【賦格曲】,這恐怕不是三言兩語的事,不過以音樂欣賞者的角度而言,也不必太過於計較這種名詞解釋,聽了喜歡最重要! 

巴哈的平均律曲號稱是鋼琴曲的【舊約聖經】,而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則被稱為是鋼琴曲的【新約聖經】。這兩套曲子都值得一聽再聽! 




Glenn Gould 顧爾德









1932年9月25日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1982年10月4日在多倫多逝世。顧爾德三歲由母親啟蒙學習鋼琴,1943年在多倫多音樂院跟隨格雷羅(Alberto Guerrero)學習鋼琴、西維爾斯特(Frederick Silvester)學習管風琴,1946年在多倫多首次登台演出,曲目是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接著顧爾德到加拿大各地巡迴演出,起先曲目以傳統古典作品為主,但是顧爾德也開始深入研究第二維也納學派的作品。

顧爾德在1955年錄下第一張專輯並到美國巡迴演出,1957年第一次在歐洲露面並首度赴蘇聯演出,他也是第一位受邀到俄國演出的北美鋼琴家,以巴赫《郭德堡變奏曲》風靡莫斯科的愛樂者。

顧爾德在1964年從音樂會舞台上退隱,他公開表示音樂會已經不合潮流,轉而進入錄音間從事錄音、廣播與寫作工作,而他最著名的巴哈詮釋更徹底把巴哈鍵盤音樂做全盤再造。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adore9191 发表

咖啡,下午好啊,继续听你的音乐!!


我們一起聽
 

回复:

筐筐,基本上曲目並沒有不同之處
由於J.S.Bach創作上下兩卷的平均律年代之間相隔甚多,第一卷BWV846-869創作年代比較早期,第二卷BWV870-893是屬於比較後期的作品
我看你這張專輯圖片上的曲目資訊,應當是將上下兩卷合成一輯來發,這樣沒什麼不妥之處,也是可以的;我發的這張顧爾德演奏的十二平均律應當是唱片公司為了顧及專輯的完整性和規律性(畢竟上下兩卷作品的發表年代之間相差了二十年有了吧?),所以把上下兩卷分開發行;所以你這張專輯的曲目才會將上下兩卷一並列出,而顧爾德這張就是分開的;我把帖子頂上來,你參考一下封面


钢琴曲旧约圣经*Bach:The Well-Tempered Cer Ⅰ巴哈钢琴平均律第一卷*Glenn Gould顾尔德钢琴(整轨APE)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vollllll 发表

谢谢!应该有四卷的吧?


Bach的平均律就上下兩卷,哪有第三卷第四卷來著?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vollllll 发表

汗汗,俺的意思是说有这版巴哈二十四前奏与赋格全集有4CD,表达能力太差,让咖啡斑斑见笑了

Gould的BACH享誉很久,有个说法说古尔德的BACH是小溪,李赫特的BACH是大海.俺比较喜欢古尔德,就是觉得他的速度快了点.


Bach的十二平均律共分成上下二輯發行,畢竟Bach譜寫上下兩輯時間相隔甚久,分兩輯發行是合理的,另一輯你找找,我也有發在這裡

Gould的Bach比較奔放,不受拘束,表現度比較大,至於李希特的演奏就比較學院派,很難說誰高誰下,端看自己的喜好吧?呵....
 

回复:

PS:阿胥肯納吉的也不錯喔

(你很不錯喔,我會記得你的, 下次我預計要放出布拉姆斯兩首單簧管奏鳴曲&貝多芬單簧管三重奏,演出陣容:迪佩耶單簧管,巴倫波因鋼琴,杜普蕾大提琴,有興趣的回答一下,上傳了再給你)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vollllll 发表



引用:
最初由 聞到咖啡香 发表

Bach的十二平均律共分成上下二輯發行,畢竟Bach譜寫上下兩輯時間相隔甚久,分兩輯發行是合理的,另一輯你找找,我也有發在這裡

Gould的Bach比較奔放,不受拘束,表現度比較大,至於李希特的演奏就比較學院派,很難說誰高誰下,端看自己的喜好吧?呵....


谢谢咖啡斑斑!俺后来有找着!
若说听BACH的平均律,俺觉得古尔德是绝不应该错过的,其实说他的BACH是小溪也是种赞扬(俺个人认为的说哈),因为BACH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小溪.当然BACH在俺的心目中绝对是圣人!!!

既然咖啡斑斑有兴致,俺也说点听完后的感想:相比之下,俺更喜欢古版的上辑,下辑俺真的觉得太快了点,键盘乱飞,有些声部都听不清楚(这肯定是俺修习不够,古的线条交代还是很清晰的).但有些音符弹得太短,比如BWV846的前奏曲里的MI,觉得有些轻佻,这显然不是巴哈的气质,但俺又想平均律音乐本来就是BACH作品族中的另类,全音均等的调音法,支持平均律就是宣扬音乐的自由,自由地在各个调号之间移动.所以俺不认为古尔德是在标新立异.

李赫特比较大气凝重,很接近BACH,要说学院气也对,不过不知道你听过席夫的没有,那个学院派味道更重,席夫连莫扎特都这个味道.


啊啊啊,真是歡欣哪
心虛的說一句,其實顧爾德這個版本,我每次通常只聽上輯,聽下輯的時候都會有點感覺......咳咳,原來不只有我這麼覺得,那就不能怪我對顧爾德這位怪怪大師太無禮,每次都自動把他辛苦演奏的下輯給略過不聽啦

我個人挺喜歡阿胥肯納吉的演奏,很隨性,也很率真--可能跟他的出身有關吧?--但又不至於輕佻;至於席夫的版本,原本唱片行經理有向我推薦,但是由於我個人對他存有偏見---他他他,他竟然把我心目中的偶像,調皮的音樂神童莫札特,活脫脫的給奏成一個乖寶寶了啦!---所以我心裡對他有點小小的記恨,就沒有買他的碟了

目前我出門玩耍,身邊帶著的阿胥肯納吉只有以前唱片公司送我的試聽碟,改天能夠上傳到本地連結再到單曲發帖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vollllll 发表



引用:
最初由 聞到咖啡香 发表

PS:阿胥肯納吉的也不錯喔

(你很不錯喔,我會記得你的, 下次我預計要放出布拉姆斯兩首單簧管奏鳴曲&貝多芬單簧管三重奏,演出陣容:迪佩耶單簧管,巴倫波因鋼琴,杜普蕾大提琴,有興趣的回答一下,上傳了再給你) 


阿胥肯納吉的俺没听过,汗汗.咖啡斑斑能不能介绍下?
补一句,其实李赫特俺也很喜欢,可俺一个拉大提琴的朋友就超级不喜欢,说他一点都不是巴洛克.您说的对,音乐多是个人的感觉和偏爱,不够巴洛克不代表不是好琴,他可能能令你不能自拔地一遍一遍的听.

伯拉姆斯俺听得比较少,杜普蕾的大提琴绝对值得期待!贝多芬俺不是太喜欢,小时侯家父每个星期天早上都在客厅里放,不是3,就是6和9.直接导致俺对贝多芬产生听觉障碍.汗死.希望以后能心平气和得去听听.


西洋音樂史有那麼多不同調性的時期,可能就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創作調性比較合你那位朋友的口味吧?基本上只要聽得入耳,管他是早從蒙台威爾地那種古老古老的時期的作曲家作品,或是如伯恩斯坦 班傑明布里頓這些現代作曲家的作品,基本上,只要聽了覺得對味的我都喜歡

嘿嘿,我想,你對貝多芬交響曲的聽障,可能之如我對卡拉揚指揮的柴可夫斯基一樣的感覺吧?其實貝多芬有很多作品都很棒,我個人就蠻迷戀他的月光,和他創作月光這部作品的背景故事,你可以考慮先拋開他的交響曲,從奏鳴曲之類的作品下手,感覺可能就不會那麼負擔沉重吧?
但是,無論如何,我個人對於卡拉揚指揮的柴可夫斯基感覺可能是不會變了,每次聽,都感覺卡拉揚好像是要謀殺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連他的徒弟楊頌斯指揮的柴可夫斯基功力都比他好......汗!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