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人转贴一贴,对毛泽东巨额稿费问题有些看法,或者说有疑问。全且根据已知的资料分析一下:
有人可能对毛泽东巨额稿费的出处有疑问,认为哪一个杂志仅仅是“文抄公”,说白了就是以讹传讹。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就会发现,《党史博采》也好、《党史文苑》也好,是原创的也好、是转载的也好,那都是中国共产党省级机关的机关刊物,在涉及毛泽东的问题上,尤其是这种巨额个人财产的问题,谁敢瞎登没影儿的事?那个总编辑、那个党委宣传部部长不想干了?
且这些文章流传已久,有谁可曾听说毛家后代出来辟谣?
想当初那李XX在海外写了一本回忆录,说实在的那仅仅是代表他个人看法,结果出动大批人马登报写书大批大驳;
如果这毛泽东几千万存款的说法如果仅仅是个没有根据的传闻,岂能在党的机关刊物上多出登载且无人过问?
合乎逻辑么?
另外,有疑问的人可曾看过《毛泽东遗物事典》?
这本书的权威性还用我说么?
那里面关于毛的稿费又是怎么说的:
毛泽东的稿费由中央特别会计室管理,在50 年代即达100 万元,当生活费不足时便从稿费中列支,毛泽东每年用于自家生活的不到1 万元。未经毛泽东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动用稿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1、毛泽东却有大量稿费;
2、这些稿费有毛支配;
3、毛的家庭生活每年懂用稿费约1万元不到。
显然,有稿费是肯定的;而这钱如何用,毛说了算,且可以经常性地用于其个人家庭开支,且这两点应当可以说明这些钱的归属:不是公款、不归国库。
那么,既然有稿费,是否就有几千万呢?我们来看看:
虽然《事典》这里只说了50年代有100万元,但谁都知道,毛的书天量发行主要在6、70年代,相比之下50年代数量极少。
根据《中国当代出版史料第四卷》的统计,毛泽东著作的发行量为:
1951年至1953年,《毛泽东选集》1-4卷,总计出版发行150万部,600万册。1960年上半年,《毛泽东选集》第1-3卷,共计559.7万册。1960年5月开始,《毛泽东选集》第4卷,精装本9万册,平装本200万册,普及本200万-300万,共计459万册。
也就是说,从开国到60年,毛泽东著作的发行总量大约1600余万册。
而此后呢?
到了65年底,这个数量上升到:
《毛泽东选集》1-4卷:1146.7万部,约有4586.8万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共计7500万(部)册毛泽东著作的单行本:出版发行了65种,6.1亿册。
再往后:1966年初,文化部请示XX部获批后,发文通知,这一年《毛泽东选集》的印数,要相当于过去15年总印数的一半。这项重印任务刚下达不久,……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政治氛围骤然紧张,因此,以前的任务又显得太落伍了!
8月19日,文化部又对印制任务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否则,“压制毛主席著作的出版发行”的罪名谁都担待不起,力争连吃奶的孩子也做到人手一册。
文化部决定,在1966年、1967年,印制任务为:
《毛泽东选集》(1-4卷普及本)3500万部,约1.4亿册
《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4000万部,应约为8000万册
《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7000万部
《毛泽东语录》2000万册
这还不算完,1967年1月4日,周恩来在北京工体接见新闻出版界职工和10万名外地来京红卫兵,他代表党中央宣布,1967年来,决定再印制8000万部《毛泽东选集》(1-4卷),约1.6亿册。
实际上,印制量仍然远远超过计划量,新华书店总店向“毛著办公室”汇报,自1966年6月至1967年8月,共发行《毛泽东选集》5700万部,《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5000多万部册。
同时,1967年毛泽东其它著作及画像的出版情况如下:
《毛泽东语录》:全年出版3.699亿册,连同以前出版的2.626万册,共出版6.325亿册。张贴用的“毛主席语录和语录画”4.496亿张,连同1966年出版的3.109亿张共计7.605亿张;《毛泽东著作选读》和毛泽东专集、汇编本、单篇本以及《毛主席诗词》全年共出版9.12亿册。
每年的细数不提了,从1966年至1976年,全国共出版图书9.1869种,总印数300.17亿册(张)。而在这300.17亿册(张)的数字内,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像、毛泽东单张语录和诗词就达108亿册(张)之多,这仅是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
几十倍的发行量,产生几十倍的稿酬,我想没什么不正常的。
毛泽东遗产一亿三千万 考证“毛泽东的亿元遗产”来源的“重大发现” (云淡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