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解放北平,傅作义最大的顾虑


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最大的顾虑
  北平的和平解放,傅作义是有功劳的,但傅作义将军这最后的抉择谈何容易?!
  为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共产党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从1948年,傅作义手下的军长董其武在绥远已同解放军有了往来,傅作义在北平城里也同解放军开始了联系,傅、董二人之间却是互相保密,彼此戒备。解放军则是清清楚楚的。可见傅作义的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949年2月天津解放后,刘亚楼将军旋即把他的数百门大炮陈列于北平城的周围,那时聂荣臻元帅就驻在钓鱼台,周恩来在保定,主要做傅作义的工作。对傅网开一面,他也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使傅作义难以下最后决心的,固然有其复杂的原因,但有一条在他的一切顾虑中占着很大的比重,那就是他发表的一篇文章实在是让他顾虑重重,不可终日。
  解放战争开始后,他与解放军有过四次战役,1、绥远战役 2、大同集宁战役 3、张家口战役 4、增援东北战役,与解放军为敌,写下了不光彩一段历史。 在大同集宁战役后,当时他得意忘形,以为已得天下, 发表了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电》嚣张一时。然而此时他惶惶不可终日的,也正在此。他不知道毛泽东会怎样处置他。
  为了打消他这最后也是最大的顾虑,周恩来安排他秘密赴西柏坡拜会毛泽东。在那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巨变的1949年2月,毛泽东对傅作义说:北平总是要解放的。要么使这座古城文物毁于一旦,那么,就成了千古罪人;要么你做个功臣,对功臣当然会对有功之人一样来对待。立功的机会是的。随之傅表示了忏悔之意,毛诙谐地说:我被骂了几十年,背了长期的“匪”名,对这些,我不在乎。
  这次会面,使傅吃了“定心丸”,最后坚定了他的抉择,返回北平既迎接解放军入城。3月初毛主席率领中央全班人马进入北京。
  在政协筹备会上,傅作义发言的主要内容是“我有罪!死有余辜,但人民给了我最大的宽恕!谢谢!”

  把傅作义这篇文章全文转载如下,以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以下就是1946年9月21日中央日报转载的公开电全文。

  中央社察绥二十日电:傅长官作义致毛泽东先生,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府,促进宪政,电文如下:延安毛泽东先生,溯自去年日本投降,你们大举进攻绥包,放出内战第一枪,愚鲁如我者,当时还以为这是你们一时的或一部份的冲动,决不会成为你们党的政策,故曾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致电先生,作坦白恳切的呼吁。但一年来的惨痛事实,竟证明这是你们经过长期准备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因而和平商谈永无结果,而全面战事乃日益扩大。最近由于你们背弃诺言,围攻大同,政府以和平解决的努力、均告绝望之后,本战区国军才迫不得已采取行动,救援大同,但这是悲痛的,并不是快意的,其目的仅仅在于解救大同之围,解救大同二万军民。然你们相信武力万能,调集了十七个旅,五十一个团之众,企图在集宁歼灭国军,城郊野战和惨烈巷战,继续达四昼夜,最后你们终于溃败了。
  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且已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被击溃被歼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哲等的全部主力。我不相信这是一军事上的胜利,因为诚如你们所说,本战区国军武器最劣,人数最少,战力最弱,而好战心理更不如你们,虽然失败,似乎是应该的。但我们没有失败,失败的却是你们,所以这不是一个军事上的胜利,而必须称之为人民意志上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你们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二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怖国军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旁着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如何悲惨的画面,我不禁要问是谁杀死了他们。我按住心口问我自己,如果作战是为了我个人的私欲,或一个人的私利,那么是我杀了他们,我是一个最大的罪人,我应该遭受天谴。如果他们是在你的错误指导之下逞兵猖乱祸国害民,那就是你杀死了他们,在夜阑人静时,你应受到责备,受到全国人民的惩罚。”

  傅作义的电文引起全党全军的愤慨。据说,毛泽东当时说了八个字;“不报此仇,誓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