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食材属性大搜集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8  /  24  页   «4567891011» 跳转 查看:11114

煲汤食材属性大搜集

回复:

青梅(乌梅)

性味:酸、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肺、大肠。
功效:止渴生津,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
主治:蛔厥腹痛,呕吐蛔虫,夏季痧气,泄泻痢疾。
说明:乌梅,是用未成熟的青梅,或成熟的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因为外皮呈乌褐色,故称乌梅,入中药用。未成熟的果实呈青色,叫青梅,亦入中药用。浸酒称青梅酒,是夏令家庭防暑治痧的饮料。青梅用盐水夜浸日晒,经十天后起白霜,称白霜梅,亦入药用。
验方参考:
1、大乌梅十枚,或加川椒6克,苦楝皮25克,水煎分两次服,治蛔厥腹痛,呕吐蛔虫。
2、乌梅10至20枚,水煎成浓液与乌梅频频含服,治鱼骨鲠喉。
3、乌梅十个煎浓汤,饭前空腹饮服,对腹泻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4、青梅酒的制法与功效:
制法:取肥大乌梅若干,放瓶内加高粱酒浸泡,酒以浸没青梅约一二寸为度,密封一个月后即可饮用,此酒以越陈越好。
治疗:
(1)饮用适量青梅酒或浸酒的青梅一个,有止呕、止痛、止泻、止痢作用,对夏季痧症、腹痛呕吐、腹泻痢疾有治疗作用。
(2)用青梅酒局部患处擦试,可治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扭挫伤,腰肌劳损,腰痛。
5、青梅膏、丸的制法与功效:
制法:取肥大青梅十斤,煮至极烂,去核,过滤后再煎,浓缩成稠厚之膏即青梅膏,捻成丸药如黄豆大即青梅丸。
治疗:
(1)用青梅膏涂患处,治皮肤表层血管瘤,鸡眼,赘疣。
(2)治疗小儿突然发高烧(甚至抽搐),口鼻呼热气而大便秘结者。先用蓖麻油之类通便,再用乌梅丸一至三粒开水溶化,白糖水调服。若饭后吞服三丸,每日两次,可预防肠道传染病。若内服10克,一日三次,则治牛皮癣,妇女月经过多,崩漏。
6、青梅煮酒:青梅30克,黄酒100毫升,同蒸20分钟,每次温服10-30毫升,可治食欲不振,蛔虫腹痛,慢性消化不良泄泻等症。
 

回复:

桑椹

性味:酸甘、微寒、无毒。
归经:入肺、肝、肾、大肠。
功效:止渴解毒,宁心利水,润肺通便,滋肝肾,补血养颜。
主治:口渴烦热,消渴,解酒毒,久咳,习惯性的便秘。
说明:桑椹是桑树之果实,故又称桑果。干品入中药,鲜者可作果品食用,有甜酸之味,能止渴生津,润肺通便。
验方参考:
1、白桑椹熬膏,每次两匙,早晚开水冲服,治久咳,亦治瘰疬。
2、鲜桑椹绞汁,每次15克。连服数日,治习惯性便秘。
3、桑椹15克,水煎常服,治失眠。
4、桑椹、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止自汗、盗汗。
5、鲜桑椹50-100克,水煎服治风湿性关节痛,肢体麻痹,各种神经痛,贫血,神经衰弱等症。
6、桑椹子50克,肉苁蓉、黑芝麻各15克,炒枳壳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肠燥便秘。
7、蜂蜜桑椹膏:鲜桑椹绞汁,小火煮至粘稠时,加入蜂蜜适量搅匀,同熬至膏状,冷却装瓶。每日早晚各服1-2汤匙,温开水送服,治青年白发,血气虚损,未老先衰等症。
8、桑椹糯米酒:桑椹子5000克,绞汁,与糯米饭(糯米3000克煮成)拌匀,再下酒曲适量装罐,外用棉花和稻草保温,七天左右即可取酒服用。每次四汤匙,用开水冲服。有补肝肾,明耳目,抗衰老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之耳鸣耳聋视物昏花等衰老症状。
9、桑椹糖水:紫红熟透的鲜桑椹60克,加水两碗煎至一碗,用白砂糖或冰糖调味服用。有补肝益肾,养阴润燥作用。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习惯性便秘,老人肠燥便秘等症。
 

回复:

山楂

性味:酸、冷、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健脾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
主治:饮食停滞,油肉食滞,胃脘胀痛,腹泻腹痛,肠风下血,小肠气痛,月经过期不通,月经后期之瘀痛,恶露不尽。
禁忌:
1、脾胃虚弱者慎用。
2、服用滋补药品期间忌食。
说明:山楂系中药之一种,以肉厚核小者质佳,可制成山楂饼供小儿食用,有健脾消食之功。近年来,各国对山楂的医疗作用研究甚多,认为山楂有降压,降血脂,强心,抑菌等作用。国内外用山楂制成各种制剂,用于治疗高血压、老年性心脏衰弱、冠心病、高血脂症,都获得了明显效果。
验方参考:
1、山楂炒炭30克,水煎服,治食积腹胀,食肉停滞,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小儿体质瘦弱者慎用)。
2、山楂炒焦研细末,白糖水送服,每次10克,一日三次,治腹泻。
3、山楂30克,红白蔗糖各15克,水煎冲细茶5克饮服,治痢疾初起。
4、山楂晒干研末,艾叶煎汤送服,治肠风下血。
5、鲜山楂十颗,打碎,加红糖30克,水煎服;或制成糖浆,连服一个月,治高血压。
6、用山楂、荷叶适量煎水代茶常饮,对治冠心病和高血压症效果很好。亦适用高血压,肝火头痛,暑热口渴。
7、干山楂肉30克,微炒,水煎服,治产后血晕。
8、干山楂肉30克,水煎加红糖30克服食,治月经过期不通(经闭);若用黄酒或童便冲服,治产后瘀血,留滞腹痛。
9、蜜饯山楂:山楂500克(去核),水煎至七成熟,加入蜂蜜250克,小火煎至熟透,冷却后装瓶备用。有开胃,消食,止泻痢,活血祛瘀作用。饭前食用可增进食欲;饭后食用可治肉食不消;大量食用可治泻痢,以及冠心病,心区不适等症。
10、山楂酒:干山楂片适量,浸泡于60度白酒内,七天后酌量饮用,可治劳动过度,身痛疲倦,妇女痛经等症。
11、菊楂决明饮: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克,菊花3克,用开水冲泡半小时后饮用,每日数次,可治高血压兼有冠心病患者。
12、山楂50克(洗净切块)备用,瘦猪肉1000克煮至六成熟捞出切块,用生姜、花椒、葱、料酒、豆油等调料与肉块拌匀,腌一小时后投入油锅,炸至微黄色捞起,生山楂炸后,倒入猪肉与山楂同炒,用麻油、味精、白糖调味食用。有滋阴润燥,化食消积作用。适用于脾虚积滞,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回复:



性味:生柿甘涩、凉、无毒;干柿(柿饼)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肺、大肠。
功效: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
主治:咽喉热痛,咳嗽痰多,口干吐血,肠内宿血,腹泻痢疾,酒毒。
禁忌:
1、体弱多病,产后病后和患外感风寒等病和贫血患者不宜食用。
2、忌与蟹同食。
说明:
1、柿子含有大量的柿胶酚、可溶性收敛剂、胶质、果胶,未成熟的柿子尤甚,食用柿子后,上述成分与胃酸接触,会凝结成不易溶解的粘稠状物,再与未消化的植物纤维凝结或硬块,即粪石,称为胃柿石症,小的胃柿石可以随粪便排泄,大的则可能成为疾患,出现胃脘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胃溃疡的病人,还可能诱发胃出血或胃穿孔。此病症一般在吃柿子后一小时左右出现,也有的过几天后出现,空腹时胃中分泌胃酸浓度较高,此时食用柿子,很容易罹患胃柿石症。因此,空腹时不宜食用柿子。
 

回复:

酸枣(四眼果)

性味:酸涩、凉、无毒。
归经:入肝、肺。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止痛。
主治:烧伤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
说明:酸枣树为高大乔木,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其果实呈椭圆形,又称为鼻涕果,外形似橄榄而稍大,熟时皮呈黄色,味酸甜可食;果核仁坚硬而有小眼。
验方参考:
1、酸枣树皮(去外皮,取二层皮)煎浓汁涂患处,治烧烫伤,若晒干研粉外用,则治外伤出血。
2、酸枣树皮煎浓汁涂敷患处,治牛皮癣。
3、酸枣根30克,水煎温服,治胸痛,便血。
 

回复:



性味:甘酸、微温、微毒。
归经:入肠、胃。
功效:解劳热,益颜色,润肺,益气血,生津液。
说明:桃以少食为佳,多食令人生热,长痈疖,胃脘膨胀;与冷水同食则容易引起腹痛泄泻。桃未成熟的干果名碧桃干,有止虚汗,盗汗的功效;桃在树上经冬不落,叫瘪桃干,又名桃枭、桃奴,有生津、止汗、养胃、除烦等功用;桃树胶治结石、乳糜尿、糖尿病等;桃仁破血祛瘀,润燥滑肠;桃花去痰,消积、利尿、下泻;桃叶发汗与杀虫。

桃叶
1、鲜桃叶120克,煎水冲洗阴道,治外阴炎,阴道滴虫病。
2、鲜嫩桃叶,捣烂塞患处,治鼻疖。
3、鲜嫩桃叶,捣烂敷患处,治对口疮(项部痈),脚癣,手癣,蜘蛛咬伤。
4、鲜嫩桃叶,捣烂敷患处,治烫火伤,有止痛消炎生肌作用,药干后即换新药,连续使用有效。
5、鲜嫩桃叶,石榴皮,共捣烂,调生桐油搽患处,治烫火伤。

桃树皮
桃树皮烧炭存性,研末,调茶油敷患处,治烫火伤。

桃树根
桃树根一把,水煎服,治胃痛腹痛。

桃仁
桃仁捣烂,用纱布包好,塞入阴道,每日换一次,连续数次,治阴痒(阴道滴虫病)。

桃花
桃花十五朵,水煎服,一日三次,治多年痢疾。
 

回复:

西瓜

性味:甘淡、寒凉、无毒。
归经:入心、肺、脾、肾。
功效:消烦止渴,解暑清热,利水下气,解酒毒。
主治:口疮喉痹,口干烦燥,暑热,血痢,小便不利,黄疸水肿,酒毒,中暑内热。
禁忌:体虚寒,胃弱者慎食。
说明:西瓜系清甜生津之品,有清凉解暑之功,故夏季暑热时食之令人舒畅。然而,其性质属于寒凉,体虚胃寒、便溏、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否则引起腹泻或腹痛。药用价值西瓜皮胜于西瓜,有解暑清热,止渴利尿作用。
验方参考:
1、西瓜汁,或干西瓜皮30克,水煎服,治肾炎水肿。
2、西瓜皮、赤豆、茅根各30克,水煎服,治黄疸及肾炎水肿。
3、西瓜皮、冬瓜皮、黄瓜皮各30克,水煎服,治腹水。
4、西瓜皮60克,水煎服,治咽干喉疼。
5、西瓜藤30克,焙干研末,分三次用开水冲服,治急、慢性鼻窦炎,鼻出血。
6、大蒜西瓜汁:西瓜一个,挖一小洞,放入去皮大蒜头60-100克,再将小洞盖好,蒸熟取汁饮用。有利水,消肿,解毒作用。可治水肿,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
7、西瓜汁:西瓜(最好用白皮,白瓤、白子的三白西瓜)取瓤绞汁,随量饮用。可治感染性高热,口渴,烦躁,神昏,尿少等症。
8、西瓜番茄汁:西瓜、番茄各适量绞汁,随量饮用,可治夏季感冒,发热,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小便赤热等症。
9、糖渍西瓜肉:西瓜去子切条,曝晒至半年,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曝晒至干,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作用。可治目赤,口疮,热病消渴等症。
10、西瓜速溶饮:西瓜绞汁熬成膏状冷却后,加入白糖拌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15克,用开水冲服,每日三次。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热病,糖尿病,目赤肿痛等症。
 

回复:

香瓜(甜瓜)

性味:香瓜甘、寒、无毒;瓜蒂苦、寒、有毒。
归经:入胃、肺、大肠。
功效:香瓜清热解暑止渴;香瓜子清热解毒利尿,香瓜蒂催吐胸膈痰涎及致毒食物,或作外用药。
主治:香瓜治暑热烦渴;香瓜子治肠痈、肺痈;香瓜蒂外用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鼻炎,鼻中瘪肉。
禁忌:
1、凡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忌食。
2、有吐血、咳血病史患者,胃溃疡及心脏病者宜慎食。
说明:香瓜蒂即甜瓜蒂,中药名“苦丁香”。
验方参考:
1、香瓜洗净,任意食,可解暑热。
2、香瓜子30克,加白糖适量,捣烂研细,用温开水冲服,治肠痈肺痈。
3、香瓜子15克,炒全当归30克,蛇蜕3克,晒干研末,每服10克,一日三次,治肠痈(阑尾炎)。
4、香瓜叶捣烂敷患处,治头癣。
5、香瓜蒂烧存性,研成粉末,亦可与细辛粉同用,取少许吹入鼻中,一日三次,治慢性肥厚性鼻炎和鼻中瘪内。
6、香瓜蒂烘干研末,每次用0.1克分为三份,先用一份从两个鼻孔深深吸入,约四十分钟后,清洁鼻腔再吸一份,再隔四十分钟吸完最后一份。七天后用同样方法吸0.1克,吸完0.4克为一疗程,治黄疸或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一般慢性肝炎用两个疗程即可;若肝硬化则需要三至五个疗程。
吸药以后,鼻腔内流出大量黄水,每次可达一百毫升。吸药时,患者头须向前,使黄水滴出,切勿吞咽,以免引起腹泻。有时会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类似感冒症状,或出现肝脾疼痛增加,此类症状一天后即可自然消失。
 

回复:

香蕉

性味:甘、寒、无毒。
归经:入肺、大肠。
功效:清热润肺,止烦渴,润大肠,通血脉,解酒毒,降血压。
主治:热性便秘,痔疮出血,烦渴咳嗽,高血压。
禁忌:凡肠胃虚寒、便溏者勿食。
验方参考:
1、每日早晨空腹吃香蕉一两条,治痔疮出血,大便干结。
2、香蕉皮或果柄或根60克,煎水代茶饮,治高血压。
3、香蕉花水煎服,能防治脑溢血(中风)。
4、香蕉花30克,捣烂冲开水服,或加蜜糖服,治痢疾。
5、香蕉两条,冰糖煮食,每日一两次,连食数日,治咳嗽日久,便秘。
6、鲜香蕉根120克,捣烂绞汁煮熟,加食盐少许和服,治肺炎咳嗽。
7、鲜香蕉根茎或叶捣烂绞汁,涂敷患处,治痈肿、疖肿。
8、冰糖香蕉汁:香蕉1-2条(去皮切段),冰糖和水适量,蒸熟食用。每日1-2次,连服数日。有清肺,止咳,润肠作用。可治肺燥咳嗽,便秘,痔疮,大便出血等症。
9、香蕉3条去皮,玉米须60克,西瓜皮60克(鲜品用200克),加水四碗同煎至一碗半,加冰糖调味食用。有平肝,泄热,利尿,润肠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高血压,胃热烦渴等症。
 

回复:



性味:甘酸、微温、冷利、有小毒。
归经:入肝、心、胃。
功效:止渴生津,清热去毒。
禁忌:孕妇忌食。
说明:生杏多食易伤筋骨,动宿痰,生痰热;小儿多食易生膈热疮痈。杏仁为常用中药,有止咳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杏仁分苦、甜两种,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偏于滋养,多用于虚咳或老人咳嗽;苦杏仁治实症咳嗽。民间用杏仁、绿豆、粳米磨成浆,加白糖煮熟饮用,为夏天解暑、清热润肺的清凉饮料,名曰“杏仁茶”。

杏树叶
杏树叶60克,水煎服,治痢疾。

杏仁
1、杏仁放瓦上焙焦研末,香油调搽患处,治黄水疮。
2、杏仁研末,用香油调搽,治热疖。
3、杏仁10克,生姜三片,白萝卜60克,水煎服,治伤风咳嗽。
4、杏仁12克,水煎服,治咳嗽气喘。
5、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嚼食七至十粒,或加白砂糖共捣烂,开水冲服,一日两次,治肺病虚弱,老年咳嗽,干咳无痰。
 
8  /  24  页   «456789101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