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我们在以上已经讲过,贫穷是相对的,是无法消灭的,它是会永远伴随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譬如你今天比自己的过去是富裕了,但相比更富裕的人之下,你又是贫穷的,所以说,贫穷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改变。
贫穷的确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因为贫穷而产生的某些不良后果却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譬如巴结、奉承的卑屈之举。
贫穷人中也是分类的,譬如有安贫乐道的人,还有人穷志不短的人,当然也有巴结、奉承的卑屈之人。虽然贫穷人是分类的,但实事求是的说,贫穷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的确是巴结、奉承的卑屈之人。
所谓穷人,当然就是相对较少掌握各种资源的人。这样,他与富人比较,相对而言就处于一种非常弱势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种种的原因,这个穷人非常需要从富人之处获取某种资源,这时就非常容易产生对于富人的巴结、奉承的卑屈行为。诚然,穷人对于穷人就不可能产生那种巴结、奉承的卑屈行为了,原因是这个穷人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从另一个穷人那里获取他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所以说这个穷人对那个穷人巴结、奉承的卑屈行为完全是六指儿划拳,多此一举。
因为可以从富人之处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所以穷人就产生了巴结、奉承富人的卑屈行为,而正是这种巴结、奉承富人的卑屈行为却遭到了子贡的不齿,所以才会说“贫而无谄...何如?”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贫而无谄”说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贫而谄呢?
我们以上曾经说过,“谄”的最终目的是个人为获取某种利益而发生的行为。这样看来,“谄”是表象,而获取利益才是目的。换言之,人们之所以做出“谄”的卑屈行为,其背后隐藏或掩盖着欲望得到某种利益的企图。从这个意义上说,若想“贫而无谄”,已经完全不在于“贫而无谄”的本身了,真正起作用的是“贫而无谄”背后的欲望得到某种利益的企图,而就是这种欲望得到某种利益的企图才是我们人类共同的且最为难以处理与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对许多人来讲,欲望得到某种利益的企图可以将其引向任何的地方,或者说这些人可以为此而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难道还在意巴结、奉承的“谄”的卑屈行为吗?
其实,“谄”的行为不仅仅存在于贫穷人之中,富人照样可以“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富人的“谄”比起贫穷人来讲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不是吗?看看今天的那些所谓富人的所作所为吧,他们为了获取利益,哪怕是为了蝇头小利,什么样肮脏的事情都可以干得出来,他们哪里还在乎“谄”的卑屈呢?
其实,“谄”并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谄”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譬如许许多多的、多如牛毛的公务员,他们既不是穷人,也算不上富人,但他们那种巴结、奉承的“谄”的卑屈却是技压群芳、独领风骚!不是吗?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贫而无谄”是孔子学生子贡的价值观念,就是这个价值观念影响了我国几千年来做人的标准,造就了我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挺胸抬头、刚直不阿的民族气节。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谄”是我们中国人共同认可并孜孜追求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过那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生活,而挺直了腰杆子生活才是我们中国人的真性格,所谓“贫贱不能移”是也!
“贫而无谄”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又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愿意追求并为之而实现的目标。既然如此,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贫而无谄”呢?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就是扼住利益魔鬼的咽喉;说复杂,就是这个利益的魔鬼很有可能最终扼住了你那欲望的咽喉。
平心而论,我们的民族、国家、企业、组织以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力地扼住利益魔鬼的咽喉,好让我们都站直了,抬头挺胸地美好生活!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人如果贫穷了,则容易有“谄”,而“无谄”则不易。人如果富裕了,则容易生“骄”,而“无骄”亦不易,这是人贫穷与富裕之后极容易发生的现象。
所谓骄,就是骄横放纵。
人为什么一旦富裕之后就容易骄横放纵呢?是这样的:所谓富,是因为与贫参照而形成的,所以富就比贫多占有了许多的物质资源或者是物质财富,否则还怎么会称其为富呢?。既然如此,富与贫之间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物质资源或者是物质财富上的差距,有的时候这种的差距还表现得十分巨大。人一旦拥有了与贫穷相对应的财富,特别是当这个财富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将财富间的差距简单的转换或还原为人与人之间的人格上的差异。这样,居高临下的状态就油然而生了,这种所谓的居高临下的感觉如果得不到极其有效的遏制,骄横放纵就在所难免,所谓为富不仁是也!
富生骄是一件非常自然且容易的事情,也是绝大多数富人们极其方便走上的一条道路,但这的确是一条死亡之路。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富而有骄是极容易且自然的事情,就像夏天的食物特别容易腐败一样,你只要不做必要和及时的处理,食物的腐败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财富就像夏天的食物,你如果不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有骄”就像夏天食物的腐败一样,它是无论如何要发生的。所以说,富而有骄并不奇怪。
富而有骄,难道贫就可以没有骄吗?虽然子贡在此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但我们也不妨将其探讨一番。当然,贫是无法骄横放纵的,因为贫实在是没有或是不具备骄横放纵的资本和能力。这时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许多的赤贫之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有许多的赤贫之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这是事实,但这与人获取了财富以后的骄横放纵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和不同。实质上,这些赤贫之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是属于横行霸道,而富人之骄则是属于骄奢淫逸。
贫而有谄,难道富就没有谄吗?这也是子贡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当然,这完全不妨碍我们对此进行探讨。我们知道,“谄”是手段,而利益才是最终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富人为了获取利益而“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