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食材属性大搜集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12  /  24  页   «89101112131415» 跳转 查看:11402

煲汤食材属性大搜集

回复:

包菜(椰菜、包心菜)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胃。
功效:止痛生肌。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早期疼痛。
说明:包菜又名包心菜,含有多量的维生素U,比人工合成的维生素U效果好,所以新鲜包菜汁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及促进愈合的作用。另有一种形似牛心的叫牛心菜,其性能与包菜相似。
验方参考:
新鲜包菜捣烂绞汁,每次取汁半斤左右,略加温,饭前饮服,亦可加入适量麦芽糖,一日两次,连续十天为一疗程,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早期疼痛有效,对慢性溃疡患者疗效较差。
 

回复:

菠菜

性味:甘、冷滑、无毒。
归经:入肠、胃、膀胱。
功效:利五脏,通肠胃,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主治:肠胃积热,小便不通,胸膈烦闷,口干烦躁,夜盲,酒毒,高血压,头痛,目眩风火赤眼,糖尿病,便秘。
禁忌:肠胃虚寒病者宜戒食;小儿软骨病遗尿者忌食。
说明:菠菜味涩,是因为含草酸多的缘故。草酸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且对血液维持的弱碱性不利,还易与钙和镁化合成草酸钙和草酸镁,使钙和镁失去被人体利用的价值。故有人提出菠菜最好不要与豆腐共煮的道理。菠菜含铁量高,可治缺铁性贫血,但其含铁量比不上苋菜和蕹菜。菠菜淡食还可以治肺病和解酒毒。菠菜炒熟食之,其性偏于平和,肠胃虚寒病者食之影响不大;但煮汤食用,却有寒冷滑利之性能,能通小便利肠胃清积热,肠胃虚寒病者及遗尿病者食之易引起大便滑泻及小便不禁。
验方参考:
1、鲜菠菜煮汤淡食,治小便不通,肠胃积热,胸膈烦闷,便秘,头痛,高血压,目眩。
2、鲜菠菜500克捣烂取汁,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治夜盲,常服有效。
3、鲜菠菜250克,猪肝120克,煮熟淡食,亦治夜盲。
4、鲜菠菜根250克,干鸡内金10克,水煎服,一日三次,治糖尿病。
5、菠菜子、野菊花适量,水煎服,治风水赤眼,视力不好。
6、菠菜根,煮汤常服。治口干咽燥,并有降低胆固醇作用。
7、猪血菠菜汤:猪血250克加适量水用小火煮熟后捞起,切成片块或条块,再放回锅内,加入菠菜500克煮汤,煮熟后可加油盐调味食用。有润肠,通便,补血功效。适用于大便燥结,习惯性便秘,痔疮,失血,贫血,老年人肠燥便秘。每日或隔日一次,可作点心或佐餐食用。
8、菠菜粥:粳米100克加适量水煮粥,熟后再将烫熟切细的菠菜放入粥内煮沸食用。有润燥养血作用。适用于痔疮便血,高血压,老年人或体弱者大便秘结。
 

回复:

慈菇

性味:甘苦、微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肺。
功效:行血通淋,清热解毒。
主治:胎衣不下,淋浊,恶疮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验方参考:
1、慈菇200克,水煎服,治淋浊。
2、鲜慈菇捣烂,加入生姜汁搅匀,敷患处,一日换两次,治皮肤红肿热痛,无名肿毒。
3、鲜慈菇全草捣烂绞汁,用蛤粉调和涂患处,治皮肤瘙痒,痱子,皮疹。
4、鲜慈菇捣烂,敷于伤口,两小时更换一次,并用慈菇全草捣烂绞汁冲服,治毒蛇咬伤。
 

回复: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入肺、肝、胃。
功效:发表解肌,利肺通阳,解毒消肿。
主治:外感初起头痛,寒热,无汗,鼻塞,面目浮肿,风痹疼痛,乳痈,乳闭,安胎,大小便不畅,透发麻疹,呕吐腹泻,妊娠下血、小腹痛,杀一切鱼肉毒。
说明:葱的品种较多,主要分为香葱和大葱两种。香葱发表解肌作用较强,能发汗逐邪,疏通关节。能逐皮肤经络之间的风寒湿邪气。据分析,葱的成分中有一种挥发油,主要是葱蒜辣素,又叫植物杀菌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更强。医学界从葱中提炼出一种葱素,用于心血管硬化症。本品治病多用葱白,即去掉青色部份葱叶,应用葱头连根须部份。取其辛香气味,用以发表通络,因有表汗作用,故有表虚多汗、阴虚有热患者慎用之。
验方参考:
1、葱白10克,水煎服,连续三天,可预防流感,加紫苏叶10克,治风寒感冒。
2、葱白适量,切碎,用开水冲泡,乘热熏口鼻,治小儿感冒,透发麻疹。
3、葱白五根捣烂,敷脐上,可透发麻疹。
4、葱白七八根,硫磺30克,共捣出汁,睡前敷脐上,连敷两三夜,治小儿遗尿。
5、葱白捣烂炒热,熨脐,治急性胃肠炎。
6、葱白两根,加少许酒糟捣烂,炒热敷脐上,治小儿大小便不通。
7、葱白三根,白矾15克,或加车前草三根,同捣烂敷脐上,治小便不通。
8、生葱白30克,田螺七八个(取肉),共捣烂,分数次敷脐,敷热则更换,治癃闭。
9、生葱汁一滴和乳汁灌下,治初生儿尿闭。
10、生葱白一把,加食盐少许捣烂,蒸熟成饼,敷脐上,久呕可止。
11、生葱白捣烂取汁和等量的生豆油或熟豆油一次服下,三四岁各服50克;五至七岁各服60克;八九岁各服75克;十岁以上各服100克,服后十至十五分钟按摩腹部,治小儿蛔虫肠梗阻。
12、葱白两根加乳汁一杯,放饭锅上蒸熟灌服,治小儿吐乳或初生婴儿不吸乳。
13、葱白一把,煮浓汁服,治妇女妊娠胎动漏红,未死即安,已死即下。
14、葱白60克,捣烂取汁,蒸熟服,治妇女妊娠下血、小腹痛。
15、葱白一把,捣烂外敷或捣烂调鸡蛋清烘热外敷,治乳痈初起。
16、老葱白、鲜蒲公英、蜂蜜各等分,共捣烂如泥,敷患处,治恶疮疔毒。
17、大葱糯米弱:糯米100克左右,放锅中煮粥,煮至快熟时,加入大葱(连根须)数根略煮沸,趁热食用。治伤风鼻塞,妊娠胎动,产后血晕。
18、葱鼓黄酒汤:豆鼓15克加水一碗,煎煮10分钟后,再加洗净香葱根须30克,继续煎5分钟,最后加黄酒50亳升,煮沸即可,趁热服食。有解表和中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无汗,虚烦,或兼有呕恶,腹痛,泄泻等。
19、葱枣汤:红枣20枚洗净,用水泡发,煎煮2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白(连根须)七根,继续用小火煎煮10分钟,吃枣喝汤。有安神,益心气作用,可治神经衰弱,病后体虚,胸中烦闷,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回复:

大蒜

性味:生辛热,熟甘温,有小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杀虫除湿,温中消食,化肉消谷,解毒,破恶血,攻冷积,外灸散痈。
主治:痈肿疔毒,恶疮发背,水气肿满,泄泻痢疾,腹中冷痛,宿食不消,杀钩虫、蛔虫,解食蟹中毒及蜈蚣、蝎子咬伤。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用,肝热目疾者宜戒之。
说明:大蒜的药用功能,主要在于大蒜精油,其中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对血脂过高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高胆固醇、高血脂患者,若每天吃3克大蒜,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会明显降低。大蒜亦有溶解体内瘀血的作用,因此可用于冠状动脉血栓等症。大蒜精油对流感病毒、葡萄球菌、链球菌、脑炎双球菌、伤寒、副伤寒、痢疾等杆菌及霍乱、白喉等致病菌均有杀灭作用。大蒜中还含有激发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有效成分。大蒜中的蒜辣素又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B1。大蒜虽有杀虫解毒祛寒健胃之功,然而性质属于湿热之品,同时亦有刺激性,能刺激肝、肺、胃及眼睛,若患有肝热或肝炎患者、脾胃火重者、眼睛痛或有炎症者宜戒之。大蒜多食则伤脾、损肺、坏肝、伤目、生痰、发嗽。
验方参考:
1、大蒜头一个,煨熟食下,治腹泻。
2、大蒜头一两个,烧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治呕吐。
3、大蒜头250克,醋250克,煮熟服食,可能会呕出多量粘痰,再用韭菜汁半小碗服下,治噎嗝。
4、大蒜头煮熟食之或酒醋泡两三年,食下一两个,治寒湿腹痛,心腹冷痛。
5、大蒜头或须捣烂贴足心或脐中,治久泻或寒泻。
6、生大蒜头三五瓣,捣烂开水送服,治痢疾。
7、生大蒜头三五瓣,捣烂冲入开水一杯,在病欲发作或已发作时服下,治肠梗阻。
8、生大蒜头,每日食二至四瓣,连食数日,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
9、大蒜头两个,去皮,捣烂如泥,贴两足心,四小时一次,连贴两次,治吐血或鼻衄血(忌喝酒)。
10、大蒜头30克,去皮,捣烂如泥,加白糖200克和开水500克,搅拌澄清,取澄清液服,每日三四次,每次两匙(服量按年龄增减),治百日咳。
11、独头蒜七个配热酒服,治寒疟疾。
12、独头蒜放火炭上烧熟,每服3克,治痢疾、急性肠炎。
13、独头蒜一个,捣烂敷于手寸口经渠穴上(即手寸口动脉陷中),用贝壳盖上缚住,起泡时即将泡挑破,用紫药水涂上,治白喉。
14、大蒜头,每次食一两个,每日三次,治急性肠炎,腹痛腹泻。
15、大蒜头捣汁滴鼻,使中署昏迷人苏醒。
16、大蒜头煎水熏洗阴道,治外阴炎,阴道滴虫病。
17、大蒜头、田螺、车前子等分捣烂贴脐,治水肿溺闭。
18、大蒜头捣烂取汁(或加奶油)服,治高血脂。
19、大蒜3片,蝼蛄5个,共捣烂如泥,贴脐中,治小便不通,水肿。
20、大蒜3至5瓣,蓖麻子50粒,共捣烂,每日下午敷于双足心,次日晨起更换,治小便不通、浮肿。
21、大蒜粥:大蒜头30克,去皮,先放入开水中煮一分钟后捞出;取入粳米100克于水中煮成稀饭,将熟时,再将大蒜头重新放入粥中煮熟,熟后可加适量猪油、食盐调味食用。有止痢疾,降血压,抗痨作用。适用于急慢性痢疾,肺结核,中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若肺结核咯血者,另加白芨粉5克渗入稀饭同煮食。肝炎、胃热或常有口干口苦者忌食。
 

回复:

大头菜(芜菁、蔓菁)

性味:辛、甘、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
功效:下气消食,清热除湿,利尿解毒。
主治:根、茎、叶:治乳痈,疮肿,小儿头疮、秃疮。种子:治黄疸,腹胀,便秘,小便黄赤或不通,肝虚目暗。
说明:大头菜,又称大头芥,根如圆萝卜,盐腌晒干作咸菜名梳菜。华东一带通称香大头。
验方参考:
1、鲜大头菜(或鲜菜茎叶)加少许食盐捣烂敷患处。治乳痈,疮肿及各种无名肿毒。
2、生大头菜子研末,每次10克,用开水服,服后大便则泻下。治黄疸,腹胀,便秘,小便黄赤。
3、大头菜子1公斤,用烧酒浸一夜,然后取出隔水蒸二十分钟,晒干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次5克,用米汤送服,一日两次,治虚劳,青盲眼障,肝虚目暗,风邪攻目,夜盲、疳眼。
4、咸大头菜(切细)与粳米各适量,同放锅内加适量水共煮粥,煮熟后加适量猪油(或花生油)调味食用。有下气宽中,开胃功效。适用于发热病后,胃口不开不思饮食的患者服用。
 

回复:

冬瓜(枕瓜)

性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入肺、脾、大小肠。
功效: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解鱼毒。
主治:热毒痈肿,小便不利,心胸烦热,口渴面热,小腹水胀。
禁忌:
1、久病与阴虚患者忌食。
2、服滋补药品期间忌食。
说明:冬瓜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其性质属于寒凉,而煮汤服食更甚。如要达到解暑清热、止渴利尿作用,就需要煮汤(连皮更好)服食;但体弱肾虚病者食之会引起腰酸痛;体胖之人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常食之。
验方参考:
1、冬瓜500克,煮汤三大碗,一日分三次服食,治暑热、高烧或昏迷及慢性肾炎。
2、冬瓜1公斤,鲤鱼一条(约重250克),不加盐煮汤食,治慢性肾炎。
3、冬瓜汁一杯,调冬蜜一杯服食,治妇女妊娠小便不通。
4、冬瓜煮汤随意饮,治子肿。
5、冬瓜皮煮汤饮,治子肿及荨麻疹。
6、冬瓜皮煮鲢鱼食,治乳少。
7、冬瓜皮30克,柚子核15克(去壳),煎水频饮,治小儿夏季热,发热持续不退。
8、冬瓜瓤汤:冬瓜瓤去子,晒干,每次用30克煎煮半小时,随时代茶饮用。可治热病消渴,心烦,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9、冬瓜苡仁汤:冬瓜(不去皮)500-600克,苡仁50-100克,共煮汤。可加糖或食盐调味,代茶饮用,有清热,解暑,利尿,除湿作用。适用于疮疖痱毒,湿疹脚气,小便黄赤短少。

冬瓜仁甘、凉、无毒,入肺、大肠,利胸膈,除烦满,止咳除痰,清热解毒,解暑生津,除湿利水,悦颜色,主治热伤肺气之咳吐脓血,大便秘结,肠痈肿痛,热病津于舌燥,水肿腹胀,热淋,妇女湿热白带等症。身体虚寒和阴虚病者及服滋补药品期间忌食。冬瓜仁与冬瓜作用相似,清热通便之力比冬瓜强。
1、冬瓜仁15克至30克,水煎服,治慢性肾炎。
2、冬瓜仁30克,捣成末,加冰糖30克,开水炖服,每日两次,治妇女湿热白带。
 

回复:

冬苋菜(葵菜、滑菜)

性味:甘、寒滑、无毒。
归经:入肾、膀胱。
功效:解毒清热,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主治:咳嗽、喉痛,小便短少或涩痛。
说明:冬苋菜又名冬葵,种子即冬葵子,入中药用。因性寒滑,凡体质虚寒或肾虚腰痛,小便清长者不宜食。
验方参考:
1、冬苋菜花或根煎汤,去渣加冰糖适量,入口中含嗽,并徐徐咽下。治急性气管炎,咽喉炎,咳嗽喉痛。
2、冬苋菜子或根、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治尿道炎或膀胱炎,小便涩痛,热淋。
 

回复:

番茄(西红柿)

性味:甘酸、微寒、无毒。
归经:入肝、脾、胃。
功效:止渴生津,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血压。
主治:高血压,眼底出血,热性病发热,口干渴,食欲不振。
说明:番茄,又名西红柿,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菜中佳味,果中美品。它含有能治高血压的维生素P;治疗坏血病、过敏性紫癜、感冒和促进伤口愈合的维生素C,还有一种助消化和利尿作用的特殊成分——番茄素;而且还含有钙、磷、矿物质,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但其性微寒,若肠胃虚寒者慎食。番茄吃法很多,生吃熟食均可。熟食时,急火快炒3-4分钟则可,否则,维生素遇高温易被破坏;若煮番茄汤是,则要水沸后下锅,以免失去其营养价值。
验方参考:
每日早晨空腹生吃鲜西红柿一两个,半个月为一疗程,治高血压,眼底出血。
 

回复:

枸杞菜

性味:甘、凉、无毒。
归经:入肝。
功效:清肝火、治眼疾。
主治:肝热火眼、风热头痛。
说明:枸杞菜为常用蔬菜,性微凉,能清肝明目,凡因肝热引起火眼或目蒙者,与猪肝煮汤食用。

枸杞子
枸杞子甘温,入肝、肾二经,补肾明目,安神,入中药用。
 
12  /  24  页   «89101112131415»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