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4-28]音樂大師 波爾·瑪麗亞(Paul Mauriat) - 愛是憂鬱(Love is Blue)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音乐MV/Flash [2007-4-28]音樂大師 波爾·瑪麗亞(Paul Mauriat) - 愛是憂鬱(Love is Blue)

1  /  5  页   12345 跳转 查看:10974

[激动MV] [2007-4-28]音樂大師 波爾·瑪麗亞(Paul Mauriat) - 愛是憂鬱(Love is Blue)

[2007-4-28]音樂大師 波爾·瑪麗亞(Paul Mauriat) - 愛是憂鬱(Love is Blue)



引用:
波爾·瑪麗亞(Paul Mauriat)(1925年3月4日—2006年11月3日),法國輕音樂大師,其創建的波爾·瑪麗亞樂團與德國詹姆斯·拉斯特樂團、英國曼托瓦尼樂團並稱為三大輕音樂樂團。

瑪麗亞出生於馬賽,4歲開始學習鋼琴,10歲進入馬賽音樂學院學習。二戰期間開始登臺指揮。1965年創辦波爾·瑪麗亞樂團,1968年以一曲「愛是憂鬱」(Love is Blue)一舉聞名世界。瑪麗亞十分注重旋律與和聲,其節奏清晰活潑,風格清新明朗,不誇張。他成功地將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創造出嶄新的音樂體裁,因此被譽為情調音樂的使者、輕音樂教父。

1998年,瑪麗亞宣佈告別舞臺,2006年11月3日逝世於法國南部佩皮尼昂。







下載: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引用:
我珍藏了他二張音樂會DVD分別是

大阪告別音樂會 Sayonara Concert

 

 
<21首音樂>

最愛法國香頌 Best Of France

     
                         
<14首音樂>

如果大家喜歡請回帖,告訴我您喜歡那張DVD影片,我會把他轉檔後分享給大家欣賞,回覆20帖後我會看哪張音樂比較多人喜歡,我在先分享,如果不喜歡我就不花時間轉檔了.!!!


 

波爾·瑪麗亞 (Paul Mauriat)



引用:

  1967年,波爾.瑪麗亞這位法國流行音樂的奇才,以一首「愛是憂鬱」(Love Is Blue) 的改編演奏曲名震全球。
  無論演奏任何一首曲子,他從不過份誇張美化:以弦樂器來改進樂曲的節奏,並將樂器與和聲組合起來,打破了世界名樂團演奏抒情音樂的套式。他創造出來的風格,清新明朗,極為迷人。為了擁有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他將所有心力投注於樂曲的研究與改進上。今日,我們只要一聽到他那獨特的新鮮浪漫弦樂音響、明顯活潑的節奏感以及銅管與打擊樂器的音色後,就能立刻辨認出:「啊!那是波爾.瑪麗亞」。這似乎都成了他的註冊商標及成功之處了。
  他給人的印象是溫文高雅、風趣幽默與平易近人。他的唱片音響效果極為瑰麗透明被世界各地樂友採用為測試音響器材的最佳試聽唱片。在台灣國內及全球各地擁有眾多他的樂迷。
  他演奏過的曲目包羅萬象,如著名的電影主題曲音樂專集、法國香頌專集、歐美各國流行音樂、歐洲電視網 (Eurovision) 歌唱大賽得獎歌曲專集、披頭四專集、拉丁美洲及西班牙的熱情情歌專集、聖誕音樂專集、狄斯可風專集、日本之旅專集... 等,不勝枚舉,每首曲子均有相當神妙的編曲技巧,瑰麗的音響效果、優雅迷人的氣氛。他演奏的曲子以柔美的抒情音樂為主,曾被譽為「情調音樂的使者」,以及「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音樂之神」。

出身馬賽音樂院
  1925年3月4日,波爾‧瑪麗亞出生在法國南部的馬賽。4歲時,他第一次接觸到家裡的鋼琴,先是羞怯怯的,不久就表現得很有信心的樣子。
  首先培植他在音樂方面天賦,並鼓勵他進入法國馬賽音樂院研習的人是他的父親。14歲時,波爾.瑪麗亞以第一獎的優異成績畢業於馬賽音樂院。在受完四年大學紮實的正統音樂教育後,他產生了一個日後要成為鋼琴演奏家的意念;然而,他卻迷上了當時流行的爵士樂,也因此而改變了他立下的雄心大志...。
  17歲時,組織了他自己的樂團,開始在法國及歐洲各地的夜總會、音樂廳巡迴演奏。這種直接與大眾接觸的表演加上他本身熱衷於管弦樂的編曲與譜曲工作,因而促成了他決心建立自己在編、作曲及演奏上的獨特的風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於是他將樂團移到西方音樂的活躍核心城--巴黎 (Paris)。
  不久,法國一家 A&R 唱片公司的音樂指導,請他為該公司旗下的首席歌星在灌錄唱片時,擔任配樂伴奏,他聞訊後馬上跳上了第一班火車,自此一帆風順,聲名大噪。

以編曲馳名於世
  在他的第一次演出震驚法國音樂界後,法國流行歌壇的一些名歌星如:查爾斯,亞茲納弗 (Charles Aznavour)、馬利斯.西瓦勒 (Maurice Chevalier)、妲莉達 (Dalida)、昂利.薩瓦多 (Henri Salvador) 等人紛紛競相與他合作演出,從此,波爾.瑪麗亞成為巴黎炙手可熱的名編曲家之一。他在談到查爾斯.亞茲納弗時說道:『我為他編寫過的曲子已不止 120 首;此外,和他的往來接觸已成為我一生事業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了。』

作品也很出色
  波爾.瑪麗亞也曾寫過一些紅極一時的歌曲,如:"Rendez-Vous Au Lavandou" (拉凡多的約會)及"La Longue Marche" (漫漫行程),均出自於他的手筆。1963年,他和法蘭克. 波賽爾 (Franck Pourcel) 及雷蒙.勒菲夫 (Raymond Lefevre) 兩位法國音樂巨匠合寫了一首以 Del Roma 的名義發表的曲子:"I Will Follow Him" (天涯海角永相隨),由小蓓姬.瑪琪 (Little Peggy March) 在美國唱紅,當年並進入美國的排行榜第一名。
  1966年,他再被延聘為法國女歌星蜜海兒,瑪蒂 (Mireille Mathieu) 的音樂指導,並為她譜寫了多首曾獲得 S.A.C.E.M. 協會所頒發的文生.史考特音樂獎 (Vicent Scotto Prize) 的曲子,如:"Mon Credo" (我的信條)、"Seuls Au Monde" (孤獨的世界)... 等。另外,他所譜寫的一些曲子如:"Une Simple lettre" (一封誠懇的信)、"La Premiere Etoile" (初現的星星)... 等亦曾由蘇聯合唱團 (USSR Choirs) 唱紅;1975年,一首也是出自他手筆的曲子 "Elle Arrive Aujourd’hui" (她今天來了)在帕耳馬舉行的馬約卡島假日音樂節活動 (The "Musical Mallorca" Festival In Palma) 中,贏得第一名。
  除此之外,波爾.瑪麗亞也經常為他的朋友作曲,如:為法國的歌星卡德利納.瓦倫 (Caterina Valente) 譜寫的法國香頌名曲 "Mon Vieux Paris" (我懷念往日的巴黎);為巴西籍的女歌星阿兒西歐妮 (Alcione) 所作的 "Sabia Marron" (栗色的小鳥) 等。
  我們可由他所親自譜寫的曲子,來探尋他對音樂的詮釋理念與手法,例如:"Etude In The Form of Rhythm & Blues" (賦予節奏與藍調型式的練習曲)、"Minuetto" (小步舞曲)、"Nocturne" (藍色夜曲)、"Petit Oiseau Mecanique" (小小機械鳥)、"The Piano on The Wave" (波浪上的鋼琴)、"Petite Melodie" (可愛的旋律)、"36 North l40 East" (北緯36度東經140度)、"Snow desert" (雪白的沙漠)、"Piano Star" (鋼琴明星)... 等。

蜚聲國際
  1965年,波爾.瑪麗亞正式成立了一支關係著他一生事業,並足以代表他本人風格的大樂團。1967年,一首在歐洲電視網歌唱大賽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並不受重視的曲子 "L’amour Est Bleu" (愛是憂鬱),卻獨獲其青睞,並將它改編灌錄為演奏曲唱片。然而,這首經他改編的演奏曲傳入美國,立即風靡全美,並連續六週蟬聯美國熱門歌曲排行榜第一名,同時收錄這首曲子的唱片也在全球各地創下了銷售超過六百萬張的記錄。從此,波爾.瑪麗亞享譽全球,至今仍歷久不衰。
  今天,他也和大多數國際知名藝人所灌錄的唱片一樣,能同時在日本和巴西等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廣受熱愛。他的唱片曾在美國、加拿大、澳洲、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及日本等地獲得「金唱片」外,並曾榮獲法國唱片大獎 (The Grand prix du Disque In France) 及應邀在 MIDEM 國際唱片大展上領銜表演。
  他輝煌的成就令全球廣大樂友所仰慕。因此,每當世界各地,如:巴西、委內瑞拉、墨西哥、日本及馬約卡島等地遇有重要音樂節日活動時,均主動邀請他共襄盛典。此外,世界各地的電視網也競相邀請他帶領他的樂團上節目表演。他第一次出現於螢光幕的時間是應邀參加美國的電視節目「蘇利文劇場」(Ed Sullivan Show) 的演出,當時受到全美電視觀眾的熱烈反應;他也曾應日本放送協會電視台 (NHK) 邀請,所錄製的電視節目也打破了日本全國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極其重視錄音
  縱使將五十位音樂家的作品加起來,也無法概括他所編寫灌錄的曲目;波爾.瑪麗亞是一位多產的藝人。
  他灌錄的工作除了少部份在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以及巴西里約 (Rio) 的錄音室進行錄音外;其大多數的作品都是在法國巴黎的 Studio des Dames 這間錄音室完成的。
  波爾.瑪麗亞一生事業最大目標是追求完美的音樂,並建立自己獨特而迷人的音樂詮釋風格。因此,他抱持著孜孜不倦且有條不紊的嚴謹敬業精神,將其大部份心力投在錄音、指揮、彈琴及混聲 (Mixing) 等音樂研究與改進上;同時並以現代文明所提供的科技設備、方法等來充份展現他在音樂方面的優異才華,他永無休止的在追求最完美的樂音。也難怪今日世界各地大多數的音響器材經銷店及玩家以他的唱片來測試音響器材的品質、特性與音色了。他說:「時至今日,多音軌的錄音技術已成為表現管弦樂曲的必要工作。因此,編曲工作的本質乃是把經由電子樂器,以及改進了的人為手法等聲音,溶合為一種傳統習慣的聲音。因此,設法保全現代樂團的神髓,乃是編曲人的一項持久的挑戰。」

一位傑出的指揮家
  1969年4月8日在美國康乃狄克州 (Connecticut) 橋港城 (Bridgeport) 舉行的二小時的音樂會,是波爾在美國及加拿大各劇場與大學作為期二個月旅行演奏的第一場演出,雖然每場的演出時間都在夜晚,但依舊場場受到廣大樂迷的熱烈喝采!
  1969年11月,他到日本作二星期旅行演奏期間,日本人給了他最狂熱的歡迎招待。此後,他每年必帶領他的樂團至國外各地作長期的演奏表演。
  波爾.瑪麗亞的旅行演奏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曾分別到過美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日本、韓國、香港、台灣、蘇聯等地表演。他經常提醒自己:『大部份的法國音樂家將他的事業灌注在唱片的錄音工作上 (缺少與全球大眾直接交流接觸的機會)。使得他們活動範圍局限在巴黎這個地方。然而,國際間優秀樂師的相互交流所產生的效益對一位指揮領導者而言是永無止境的。為了打破這種局限,我除了灌錄唱片外,並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奏,藉以能有在演出當地遴選傑出器樂演奏家來相互研究交流的機會。我在旅行演奏期間。將四位墨西哥籍小喇叭手納入隨團演奏表演的成員,因為他們吹奏銅管樂器的手法、技巧與明亮
度均極獨特。在巴西公演的那段期間,也發覺了不少當地傑出的吉他演奏家...。』
  波爾,瑪麗亞每年都到日本作不止五十場的演奏表演。日本人視他為樂壇奇葩,他的演奏曲在日本掀起了一陣至今仍歷久不衰的「波爾.瑪麗亞狂熱」;在日本國內,這種對他的狂熱已蔚成一種現象;也難怪在他日本的每場演奏會舉行前的三星期所預售的入場券都被搶購一空了。就以1977年12月單單在能容納一萬二千名觀眾的東京武道館一連舉行四場 (爆滿的) 演奏會的情況為例,我們可看出日本人對他是何等的狂愛。繼日本旅行的同一行程中,1978年1月,他轉往香港及蘇俄的莫斯科與列寧格勒作了七場相當成功的演奏表演。
 

回复:

感谢佾风斑斑,莫利亚的作品,充满了浪漫气息,我非常喜欢 每首都是那么经典
 

回复:

保罗的我非常喜欢,收藏了他的不少的CD和磁带
 

回复:

Love is Blue
 

回复:

當兵年代 聽 Paul Mauriat 演奏的許多經典歌曲

讓我深深迷上 他

感謝 佾班的分享 讓我憶起逝去的歲月

這也是 那"蛋炒飯"的最愛之一 他失蹤許久 他升官後 應很忙 祝福 故人
 

回复:

动听的音乐,多谢您的分享!
 

回复:

謝謝風板的分享
 

回复:

很久前就开始听他的音乐,喜欢,谢谢分享
 

回复:

波爾.瑪麗亞的旅行演奏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曾分別到過美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日本、韓國、香港、台灣、蘇聯等地表演。他經常提醒自己:『大部份的法國音樂家將他的事業灌注在唱片的錄音工作上 (缺少與全球大眾直接交流接觸的機會)。使得他們活動範圍局限在巴黎這個地方。然而,國際間優秀樂師的相互交流所產生的效益對一位指揮領導者而言是永無止境的。
 
1  /  5  页   12345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