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8]【古典】塔里希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斯梅塔那交响诗《我的祖国》 MP3-320K 【送给jsy8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西方古典西方古典-Mp3区(VIP) [2005-11-8]【古典】塔里希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斯梅塔那交响诗《我的祖国》 MP3-320K 【送给jsy8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25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38141

[2005-11-8]【古典】塔里希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斯梅塔那交响诗《我的祖国》 MP3-320K 【送给jsy8

[2005-11-8]【古典】塔里希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斯梅塔那交响诗《我的祖国》 MP3-320K 【送给jsy8



专辑名称:SMETANA:《My Country》
中文名称:斯梅塔那交响诗《我的祖国》
资源类型:MP3(320K)
演    奏: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    挥:塔里希;
音乐类别:古典/交响乐
唱片公司:Supraphon
唱片编号:Supraphon 111896-2
录音时间:1954年7月
录音地点:布拉格德弗札克厅
推荐指数:★★★★★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
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
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
克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
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六个乐章都
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曲中所描写的沃尔塔瓦河
(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
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乐曲奏出最为
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
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
在水面嬉戏。穿过峡谷,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沃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
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沃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这是一段激奋、欢乐的音乐,旋律抒情妩
媚。音乐在史诗般的音响中结束, 小提琴的波动旋律滚滚而去……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奠基者贝多伊齐·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 1824-1884),在
1824年3月2日生于捷克东南部的里托迈希。斯美塔那的音乐才能自小就已显露:四岁开始学小提琴,翌年便能参加四
重奏演奏海顿的作品,六岁当众演奏钢琴并开始尝试作曲。中学毕业后,他自修音乐,到1843年他已决定献身于音
乐事业了。1844至1847年又到布拉格拜师学习。此外,他还写出不少圆舞曲、方阵舞曲、加洛普舞曲和波尔卡舞曲
等作品, 1851年通过李斯特的介绍出版的钢琴曲《六首特性乐曲》(列作品第1号)就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斯美
塔那真正得到艺术世界的承认,却在若干年之后,而其中的转折点则是1848年的革命事件。

    当1848年革命爆发时,斯美塔那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现实直接影响之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一系列反映这
一伟大事变的作品,包括《两首革命进行曲》、《民族近卫军进行曲》和《自由之歌》等。革命赋予斯美塔那以力
量,帮助他意识到推动现实前进的思想与艺术的功用。

  1856-1861年间,斯美塔那住在国外,大部分时间住在瑞典的哥德堡,在那里组织乐队和指挥交响音乐会;到德
国、丹麦和荷兰等地成功地进行钢琴演奏。这五年间,斯美塔那的创作分两条路线发展:一方面,他继续早年创作
钢琴曲的经验,又以充满诗意的捷克波尔卡舞曲形式写出了《回忆捷克》的钢琴套曲;另一方面,他创造性地运用
李斯特的交响诗体裁,写出了《理查三世》(莎士比亚)、《华伦斯坦的阵营》(席勒)和《雅尔·哈康》(艾伦
什奈格尔)。这三首交响诗中的崇高激情和戏剧性,预示了斯美塔那一些歌剧的风格,那乐天和欢乐迸发的场面,
成为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序曲的蓝本。所有这些,也为他后来写出的范作《我的祖国》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1861年春,斯美塔那回到布拉格,就此几乎不曾再离开过捷克的首都。他为1862年建立的“临时剧院”接连不断地
写作歌剧:包括记述十三世纪捷克人民抗击德国封建主这一史实的《勃兰登堡人在捷克》(1863年)、反映捷克人
民乐观精神的《被出卖的新娘》(1866年)、借十五世纪末的传奇以强调解放斗争思想的《达里波尔》(1867年)
和描写古捷克明智的女执政官的史诗以歌颂人民的不朽功业的《里布斯》(1872年)等。

    在这段时间,斯美塔那经常是同时进行两三种作品的写作,一部作品尚未完成,另一部作品又已开始。在创作
歌剧的同时,还为合唱团写合唱曲,构思钢琴曲和大型交响音乐作品。但是,斯美塔那在各方面进行的斗争却相当
艰巨,他受到论敌的攻讦和凌辱也持续不断:他的第一部歌剧《勃兰登堡人在捷克》写出后过了三年才得以公开演
出;第三部剧《达里波尔》只上演六场便被迫停演。1874年,他新写的歌剧《二寡妇》受到的恶意攻击,使他的神
经严重震荡,甚至酿成耳聋的惨剧!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乃是最惨重的灾难。为此,他不得不辞去剧院指挥的职务,
幽居乡间专心写作,在他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继续写出他的划时代的交响诗集《我的祖国》、四部歌剧《吻》、
《秘密》、《鬼墙》和《薇奥拉》、以及一系列钢琴、室内乐和合唱作品。

  1884年5月12日,斯美塔那终于走完一生的道路,死于布拉格精神病院,葬在维谢格拉德公墓的捷克名人祠中。
斯美塔那在捷克古典音乐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可以同格林卡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地位相比,人们常把斯美塔那称
为“捷克的格林卡”,这确是对他的十分恰如其分的评价。




    瓦克拉夫·塔利赫(Vaclav Talich)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指挥家”。 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捷克政府在二
战后对他的约束,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他的录音比其他捷克指挥家要少得多。

    捷克爱乐乐团能获得今日的显赫名声,塔利赫可谓功不可灭,当然他的后继者库贝利克和安切尔也做出了很大
贡献。塔利赫1918年被任命为捷克爱乐的首席指挥,到1924年,他已带领乐团到处巡演,让人们意识到了捷克爱乐
已成为了一支伟大的乐团。二战结束后,塔利赫受到了冷落,后来他前往布拉迪斯拉发,在那里他建立了斯洛伐克
爱乐乐团,很快该乐团就跨入一流的行列,但捷克爱乐的声誉并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受到影响。在本专辑收录的柴可
夫斯基第四组曲中,我们有幸领略到建立仅3年的斯洛伐克爱乐乐团的高超技艺。




01 Vysehrad (维谢赫拉得)................................................................【14’05】
02 Vltava (沃尔塔瓦河)..................................................................【11’46】
03 Sarka (萨尔卡).......................................................................【09’39】
04 Z ceskych luhu a haju/ From Bohemia’s Woods and Fields (波希米亚的森林与草原)........【12’10】
05 Tabor (塔波尔).......................................................................【12’07】
06 Blanik (布拉尼克山)..................................................................【13’51】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 试听曲目:03 Sarka (萨尔卡)▒▒▒▒▒▒▒▒▒▒▒▒▒▒▒▒▒▒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早期布拉格器乐音乐会的组织和发展是混乱无序的,尽管贵族们大都拥有自己的乐队,但是它们很少有机会将自己的活动地点固定在布拉格,因此直到18世纪中期,这里仅有的常设乐队就是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767年,这里的音乐学院有了最早的系列器乐音乐会,由安东尼奥·杜尼筹建,每星期演出一到两场。这些音乐会持续了多长时:司,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在18世纪,大量装有管风琴的教堂是布拉格器乐音乐最重要的中心,在胡斯教派战争中被摧毁的修道院重新修建,教堂被粉饰一新,另外还新建起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这些地方不仅培养合唱团的歌手,还为合唱和管风琴作曲家提供种种机会。到了这个世纪的下半叶,许多巡回的演奏名家造访这里,其中最早的此类音乐会是在1764年11月7日,由两位远道而来的琉特琴演奏家所举办的。也许正是由于这时布拉格市民的热情好客和显而易见地缺乏鉴别能力,来访的音乐家中鲜有水平高超者,只有单簧管演奏家斯塔德勒和贝多芬算是例外。在1796年到1812年之间,贝多芬曾经先后6次访问布拉格。
    随着歌剧等各种音乐活动的增多,布拉格的音乐表演水平不断提高。1840年,两个音乐表演团体相继开张成立:塞西利安协会和索菲学会。从此,管弦乐表演开始有了更为职业化的基础。与此相对应的是各种室内乐团体的出现使这里的室内乐演出逐渐活跃。在19世纪,五花八门的音乐表演使布拉格已经可以毫无愧色地面对其他第一流的欧洲音乐都市了。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提高,杰出的外国音乐家陆续光顾这里,其中帕格尼尼和肖邦都是两度到来,瓦格纳更是从1832年就已经结识了这座城市,柏辽兹于1846年来此指挥了两场音乐会,他被索菲爱乐乐团在演奏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曲时所表现出的能力所深深感动,李斯特也于1856年在圣维持教堂指挥了他的《匈牙利加冕弥撒》。
    1896年新年伊始,布拉格的音乐界就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变革。l月1日,原属于民族剧院的管弦乐团开始罢工,其目的除了争取增加福利之外还有名分上的希冀,组织罢工的捷克爱乐协会的宗旨是在布拉格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提高音乐艺术的水准,同时也保护那些年迈的乐团成员和已故者的家属及子女的经济权利。这次罢工的重大成果是剧院乐团从此可以用捷克爱乐乐团的名义进行独立的音乐活动。1月4日,青年时代曾在民族剧院乐团任中提琴手的德沃夏克指挥了捷克爱乐乐团为募集演奏员养老基金而举办的首场音乐会,音乐会的曲目清一色全部由德沃夏克本人的4首作品构成:《降A大调斯拉夫狂想曲》、《圣经歌曲》、《奥赛罗序曲》和《自新大陆交响曲》。这是在新的名称下乐团第一次面对布拉格的公众。
    从1896年到1901年,乐团以民族剧院管弦乐团和捷克爱乐乐团的双重身分存在,除了继续为歌剧伴奏以外,还举行了许多交响乐音乐会,广泛地涉猎捷克以及欧洲作曲家的经典名作。它的指挥者除了德沃夏克之外,还有兹丹内克·费比赫、卡雷尔·科瓦洛维和奥斯卡尔·内德巴尔。身为作曲家和小提琴家的内德巴尔对创建之初的捷克爱乐乐团交响音乐演奏传统的形成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在任职期间,他曾率领乐团赴国外进行了第一次重要的巡回演出,在向公众介绍德奥作品的同时,也以他对手捷克音乐的理解和演绎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可惜的是,由于他本人在捷克弦乐四重奏团内的重要作用,频繁的室内乐演出限制了他的时间,他无法将全部精力都投入爱乐乐团的排练之中。
    1901年,在捷克爱乐协会的组织下,乐团再度举行罢工,以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单纯的交响音乐会来维持其生存的愿望。这次罢工的结果使乐团从此完全脱离了民族剧院,成为以演奏交响乐为惟一目的的独立的乐团。这样,乐团的成员不必再为歌剧演出微薄的收入而苦恼,也不会在歌剧和交响音乐的不同艺术要求之间不知所措了。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身为民族剧院管弦乐团的这个事实为他们更熟练地掌握由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所开创的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特点提供了难得的帮助,在大量接触到那些反映两位作曲家富于民族特色的歌剧之后,再面对他们的管弦乐和交响乐时,就显得格外应付自如了。
    作为当时布拉格最优秀的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与格里格和理查·施特劳斯等外国作曲家都有了令人愉快的合作,1908年9月19日,马勒在这里指挥了他的第七交响曲的世界首演。
    1918年10月,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炮火的烟消云散和哈布斯堡帝国的土崩瓦解,布拉格成为新诞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都。在这座城市政治地位不断得以加强的同时,它在音乐方面也显示了发展的活力。瓦茨拉夫·塔利希从这一年开始领导重建后的捷克爱乐乐团,在漫长的任期内,使乐团的实力稳步上升,被人称为乐团真正的创建者。他曾经多次率领乐团赴欧洲中心城市举行音乐会,通过他的极力推荐和介绍,苏克和诺瓦克这两位捷克作曲家的音乐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在他的指挥下,这两位原本不被看好的人物乐曲中真正的丰富内涵终于得以体现,并显示出了持久的生命力。也正是在塔利希时代,捷克爱乐乐团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捷克音乐的代言人,它演奏的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和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以及其他年轻一代捷克作曲家的音乐时所表现出的深刻含义,是任何一个欧洲乐团所无法超越的。在接受了布拉格民族剧院的指挥之职后,塔利希为了专心于歌剧事业,于1941年辞去了他在捷克爱乐乐团的职务。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岁月里,捷克爱乐乐团成了欧洲大陆迅速上升的一颗明星,一大批来自各国的指挥家与之建立了稳固的合作,许多第一流的演奏名家也都以能够与之合作为荣耀,大提琴巨匠卡萨尔斯和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都在乐团的协奏下登上布拉格的舞台,当时已经名望极高的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也指挥乐团演奏了自己的作品。
    库贝利克从20岁时首次指挥捷克爱乐乐团,在这之前,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只是布拉格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此后,他便经常收到来自乐团的邀请,成为这个乐团历史上最富有朝气的一位指挥。他在1937年带领乐团赴比利时和英国访问,1942年,时年28岁的库贝利克成为乐团的音乐总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库贝利克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与布拉格的纳粹当局合作,1948年,他赴英国格林德堡歌剧节指挥《唐璜》的演出,从此再也没有返回祖国。到了晚年时,他才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开幕式上,指挥他多年前曾与之建立了亲密关系并使他获得了世界声望的捷克爱乐乐团,演奏了《我的祖国》,令在场的每一个听众感慨万分,也啼嘘不已。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存在就像是昙花一现,很快,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便将其并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德国占领者解散了业已存在多时的音乐组织,关闭了大学,也使歌剧院停止了活动。许多音乐家逃往国外,还有一些人在战争中死去,活着的人有的被关进监狱或送进集中营。只有当苏联红军在1945年5月进入布拉格时,这里的文化传统才很快得以恢复。
    1945年10月22日,捷克爱乐乐团成为捷克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乐团,从此解决了困惑多年的一个关于乐团的存在资格的问题。从1939年首创、旨在吸引外国艺术家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于1946年正式举行,这一年恰逢捷克爱乐乐团的50周年华诞,于是一切音乐节活动自然而然地以它作为中心。从此,历时大约3个星期的“布拉格之春”便成为一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音乐盛会,在每年举行的音乐节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便是在开幕式音乐会上由捷克爱乐乐团演奏的《我的祖国》。
    库贝利克离去之后,他在捷克爱乐乐团留下的空缺由在此之前一直作为乐团小提琴手的瓦次拉夫·纽曼填补。但是战后真正对捷克爱乐乐团起了重大贡献的是卡雷尔·安切尔,他从1950年就任首席指挥。这位在战争中曾被投入集中营并且因为试图逃跑而被判处死刑的音乐家直到苏联军队于1968年占领布拉格之前一直作为乐团的指挥,曾率领乐团出访欧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和中国。尽管在许多方面难以和比他年轻的库贝利克相提并论,但是安切尔确实称得上是这一代捷克指挥家中影响仅次于库贝利克而获得了世界性声望的一位,他在演出中所表现出来的抒情特征和意味深长的含义一直深受好评。    纽曼于1964年重返捷克爱乐乐团,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柏林和巴黎等地的200余场演出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4年后他成为乐团的首席指挥。
    纽曼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多才多艺的指挥,他善于将音乐中的情感与理性因素加以巧妙的融合,从而在音乐会和歌剧表演中制造感人肺腑的戏剧高潮。他的音乐会曲目包罗万象,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作品几乎应有尽有;但是他始终对于马勒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将其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保留曲目。当然,与他的几位前任一样,捷克作曲家的不朽之作仍然是捷克爱乐乐团最为得心应手的内容。
    在表现捷克民族乐派那种特有的澎湃激情和波希米亚风情的时候,捷克爱乐乐团是毫无疑问的首选乐团,特别是它的弦乐声部所创造出的独特音响,那种丝丝入扣的民族情韵和悄然涌动的浪漫情怀,都能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捷克的交响乐团。前身是布拉格民族剧院乐团,1896年开始使用捷克爱乐乐团的名称,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挥举办了首场音乐会。1901年独立,由切兰斯基(Ludvik Celansky)担任首席指挥。其后对乐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挥家塔利赫(Vaclav Talich)、库贝利克(Rafael Kubelik)、安切尔(Karel Ancerl)、诺伊曼(Vaclav Neumann)等。现任指挥是阿什凯纳齐。
 

回复

Supraphon 唱片公司




  捷克的唱片公司及其商标。Supraphon 是捷克最著名的唱片公司。最初,它是在1932年注册的一个电子留声机的品牌,1930-40年代,曾录制并出口过许多优秀的古典音乐唱片,1949年成为出口出版公司,1961年成立了生产公司 Supraphon Gramophone Production,1969年又成立了独立的出版公司 Supraphon National Enterprises,现属邦顿集团(Bonton)集团所有。
  Supraphon 出版过许多捷克捷克作曲家的作品,诸如斯梅塔娜(Bed?ich Smetana)、德沃夏克、雅那切克(Leo? Janá?ek)等,在这方面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在 Supraphon 录音的艺术家也多为捷克的优秀人物,包括有国际影响的小提琴家苏克、德梅特罗娃(Gabriela Demeterová),指挥家纽曼、库贝利克,以及帕诺哈四重奏(Panocha Quartet)等。
  Supraphon 也十分注重技术品质和发展,1987年首次出版CD,1998年出版 DVD 。其唱片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包括三次英国音乐贸易协会奖、两次德国唱片批评家奖、八次日本哥伦比亚金唱片奖,一次获格莱美奖等。十余张唱片被企鹅评鉴评为三星带花。
 

回复

好铁!支持!
 

回复

谢谢分享高品质的音乐
 

回复

p版,谢谢!不多说了
 

下一个专辑预告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水星唱片)



先试听一下真炮、真枪的威力吧!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回复

thanks a lot
 

回复

先加精,再慢慢欣赏...辛苦psdlxm斑斑了:)
 

回复

版面精美,介绍详细,辛苦了...
顶................
 
1  /  25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