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3-28]【古典】(DECCA)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唱片名:GRIEG & SCHUMANN PIANO CONCERTOS/格里格、舒曼钢琴协奏曲
钢琴独奏:Radu Lupu/拉杜.鲁普
协奏: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
指挥:Andre Previn/安德烈.普列文
唱片编号:DECCA 417 728-2



Grieg: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格里格在1868年夏在丹麦近哥本哈根的景色宜人的乡镇写出的这首协奏曲,是继肖邦和舒曼的抒情协奏曲之后的另一个完美的范例。由于这首协奏曲所具有的浪漫主义式精致的抒情气质和部分曲式结构,以及个别主题音调同舒曼的协奏曲相当近似,而且都是a小调,因此评论家时常喜欢加以两相比较,几乎形成一种传统。然而这两首协奏曲也有不同之处z舒曼的协奏曲主要是深刻的心理刻划,在很大限度上是内省式的,诉诸于人的心灵深处;而青年格里格(写作这首作品时他只25岁)则更直接地反映外界印象,民间风俗性因素,对大自然的感情,在他的协奏曲中有着元比宽广和更为完美的体现,画面性和精细的描绘,是他的这首作品最可宝贵的美质所在。这首协奏曲按古典的三乐章套曲形式写成,以推心置腹式的心绪加以贯串。
格里格是一位代表挪威浪漫派、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他自幼就十分喜爱莫扎特、韦伯、肖邦等大师的名作,尤其倾倒于肖邦。他的很多作品深受肖邦的影响,因而被誉为“北欧的肖邦”。 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虽然只有这一部,但是却与他的《培尔.金特》组曲一样,为不朽的名作。这首乐曲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诸如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轻妙的节奏等。乐曲素材新颖,生气蓬勃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作者本身就是钢琴高手,因此充分发挥了这一乐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风格,在钢琴技巧上则接近李斯特。本曲虽然在曲式方面因循传统,但在许多细微末节处,却有各种新颖的创意,在第三乐章内更可以看到相当自由的发展。全曲的基调属于典型的浪漫性质,充满了北欧大自然中苍郁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色泽深浓的“斯堪第纳维亚情调”。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I. Allegro moderato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13:39)

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一开始独奏部份用辉煌而势不可挡的和弦及八度,从钢琴的最高音区急骤下降至最低音处:

接着又以振奋人心的琶音波浪席卷而上.平静的正主题由木管乐器温柔地奏出:

它在木管乐器上连绵不断地进行,不久便由钢琴接过去。第二主题优雅而低沉,格里格(根据李斯特的劝告)在他1872年的第一版中曾让小号来吹奏它,但是在今天我们看到的版本中,是用大提琴声部来开始第二主题。这显然更为恰当。钢琴独奏部份在乐队接过去之前急剧地发展着这个主题.第一乐章将近结束时,出现了一个由钢琴独奏的,气势非凡、激动人心的华彩段。

II. Adagio
第二乐章:慢板(6:44)

降D大调,3/8拍子,复合三段体。
第一段由装上弱音器的弦乐器柔和地奏出沉静的冥想性主题:

第二段由主奏钢琴以精细的华彩弹出优美的快速音群化旋律,后半段则愈加华丽与技巧化。

不久,乐曲节奏由急速趋于平静,缓慢地逐渐消失。乐曲不间断地进入第三乐章。

III. Allegro moderato molto e marcato
第三乐章:加强的极中庸的快板(10:25)

a小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为基础的自由构想。
末乐章是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快板的旋风式的组合。围绕着下列主要主题而进行:

这个主题以挪威流行的民间舞蹈“拉林”舞的节奏为基础,用作回旋曲的迭句,中段是歌唱性的。中段之后又回到“拉林”舞的迭句上,最后从它原来的两拍子节奏转换到三拍子的流行舞蹈“春舞”的节奏上,结尾庄严宏伟却不流于浮华。
您现在听到的是第一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