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单纯为工作上网的员工仅有10.4%的比例;上网和工作关系不大、随意浏览的比例高达24.2%;6%的员工上网和工作完全没有关系。虽然大多数职员在工作时间里会进入网络随意冲浪,但他们并不是完全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
调查显示:员工访问专业网站的比例最高,达28.5%;访问门户网站的比例是25%;访问与工作有关的网站24.3%;访问知名论坛的占17.7%;还有4.5%的员工在博客网站中游走。
从浏览内容上看,浏览新闻的比例最高,达19.1%;其次是浏览招聘内容,达16.8%;接下来是浏览娱乐、财经、论坛、科技、体育等等。
如果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工作,你一般会如何对待?
如果说上班时间网上冲浪是公私难分的话,即时聊天工具(例如MSN、QQ等)的利用基本上就是“为私”了,在“如果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工作,你一般会如何对待?”的问项中,完全是谈工作问题的比例更低,只有5.6%;大部分是工作关系、小部分是朋友的占38.8%;和客户、同事谈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占28.1%;大部分时间是和私人朋友交流的占27.5%。不过,不少企业领导认为:如果员工按时完成任务,上网只要不本末倒置,公私颠倒,而是公私兼顾也许会相得益彰。
以上调查结果出自《2005年中国5城市因特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
网管如何进行MSN聊天监控?
我们知道, MSN和AIM、ICQ、YAHOO、以及QQ这类网络聊天工具和我们日常上网一样都要借助TCP协议,找到通讯端口才能工作的MSN是使用TCP端口1863作为主要的通讯端口,并提供HTTP(80)端口作为辅助的通讯方式。由此可知,网管主要就是通过监控这两个端口来实现对MSN的聊天监控。形象地说,两个端口就像两个门,而网管就是有钥匙的看门人,他可以盯在门边儿不让人过去。登录时,MSN首先尝试去连接服务器的1863端口,如果不通的话就会去尝试80端口。由于MSN会自动进行端口转换,所以网管对付MSN使用者大概有这样几种方法:
1.采用IP封堵,把发现的尝试连接1863端口的IP全部封堵掉。
这里所说的IP就是网管管理下的每个电脑的IP地址,如果哪台电脑想用MSN,网管就可以在自己一方发现该IP地址的电脑在尝试连接1863端口,如果不想让该电脑操作者上MSN,那就阻止或封堵该IP地址。当然,此后该IP地址还会尝试80端口,网管也一样封堵就可以。对于已经在使用80端口的MSN,网管一般通过对80端口传输内容数据的分析来判断是否为MSN,因为聊天时的数据传输和普通上网浏览等其他网络操作形式是不一样的,断定是MSN的话,网管即可对该IP进行限制。
2.使用专用的上网监控软件
专业的上网监控软件可以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过滤,从中筛选出MSN通讯数据,进而封堵掉该链接实现监控。这种软件一点也不神秘,纯属傻瓜式操作,对网管来说,使用起来跟普通的杀毒软件类似,所有上MSN的IP都能被检测出来,至于对有关IP地址是采取封堵、限制还是允许继续联络MSN,全凭网管根据需要决定。
3.使用MSN监视软件和管理相结合
网管用具有深度扫描功能的监视软件对全网的MSN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并且记录聊天内容。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监视,即在允许IP地址使用MSN的情况下,可以完全掌握该IP地址的聊天内容,再按公司规定衡量该不该管它。这种方法其实就等同于网络黑客操纵,属于比较“缺德”的方法。
网管经常使用的这类软件有赛门铁克的Sniffer,还有PC anywher等。在公司的局域网中,网管把员工的电脑根据这类软件的要求设成受控方,而网管的电脑设成控制方,那么受控方的所有网络操作就都在控制方的掌控之中。至于怎样把一台电脑设成受控方的手段说起来也很黑暗,比如乘对方不在的时候在他的电脑里植入可用于监控的小程序,或者像黑客一样发个邮件引诱你点击,要么干脆在你的共享文件夹里植入个“小东西”,都能轻易达到目的。
MSN中的无间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出于对“政治”这个复杂概念的“肮脏”不甚了解,往往会对所谓“公司政治”不感兴趣而“远离政治”。但是总有一天,他会发觉自己已经在一个政治体系中生存得游刃有余。其“政治意识”的觉醒,可算是一种成熟。围绕MSN,政治斗争也在貌似强大的管理者和公司里弱势的“小虫虫”——白领之间以各种方式上演着。
刚刚进入白领阶层的小雷在北京东方广场一家网络培训企业上班,小雷的老板不是MSN的支持者。他强调:“我们的企业讲求的是效率和管理!”公司规定,不允许使用MSN或QQ等聊天软件。一旦被查到,罚款!“MSN有个不好的地方,只要有消息发过来,它就跳一个窗口出来,还不停地在任务栏闪来闪去,完全不考虑安全隐患的问题。所以,当老板在你身后的时候,一条消息发来,简直怎么遮掩都来不及。不过,正是如此才显得有趣,想想聊天时有一个老板在监视你、禁止你、妨碍你,这情景完全类似在班主任的课上传纸条。”小雷说,因为郁闷,他就每天想出一个故事安慰自己:“总有一天我会找一位优秀程序员兄弟开发一套安全预警程序,把它的探头安进老板办公室。然后,仿照美国人的做法,在电脑上用颜色暗号来表示老板的状态:老板不在——绿色;老板在座位上——黄色警报;老板在做布朗运动(意思是老板经常做没有规则的分子热运动,也就是布朗运动,包括头脑发热拿起电话走来走去,若有所思地转圈等复杂移动状态)——橙色警报;老板走来了——红色警报。这样,在我位置上监控老板的活动,及时做预报,发给同事。哈哈,那时老板就是被我们监控的倒霉蛋......”小雷绘声绘色地讲着自己想像中的无厘头办公室故事,神态还像一个搞怪学生。这样想象的故事很好玩儿,但显然不是写字楼MSN博弈战的主流。
2005年底,上海《新闻晨报》发表了一则题为《MSN聊天被公司监控,白领毅然辞去工作》的报道:上海浦东某银行技术部门监视着每个员工的MSN通话内容,女职员莉莎和其男友在MSN上的私房话成了同事当中的流行语,这让莉莎愤怒不已。在与技术部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她愤然辞去了月薪3万元的工作。当这则消息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便在中国的主流媒体和写字楼的白领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位网名“爱碎碎念的处女座”的办公族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当天早上看完报纸就非常感慨,当即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把MSN的名字改成了“居然MSN会被监控,大家小心”。我的新名字刚挂上去,很多同事就在MSN上发消息过来,明确表示反对监控。还有人也把名字改成“监控?谁怕谁?”其实大家都是在那一天突然意识到,MSN其实是受监控的。我们跟网络部门的人还算比较熟,那天中午聊天,我和几个同事故意把这则新闻拿出来探讨,你一言我一句,就是想从网络部那个人口中探出点消息来,结果那个人一声不吭。一下子,我和几个同事的怀疑指数上涨到90%。
在众多媒体围绕这一MSN监控事件所进行的后续报道中,以监控方身份出现的各大公司管理层在众多记者笔下遭到过白领们的严厉声讨:“啥隐私都没有,整个就是卖身给公司!”“偶(我)从明天开始申请自动屏蔽所有聊天工具,直接自己搬石头砸脑袋上,不劳公司费心!”一时间,一场“MSN自由通话保卫战”在表面看上去波澜不惊的办公室里自发地迅速展开,事态一度非常紧张。然而,这样的情况没过几天,事态即归于平静。“如果你遇到和那位上海高薪女白领类似的事情,你会辞职吗?”事后北京某著名媒体的记者就这一问题调查了一家美资企业中的近百位员工,他们中没有一人打算因为MSN被监控这种理由辞职,原因非常实际:竞争太激烈,谋职不容易!这些白领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公司人事变动本来就很大,谁会因为这种事情辞职?!”“公司再不地道我们也得赚钱吃饭,上班能上网也算福利了,要真是把网给掐了,咱不是也不能说人家什么嘛。”
有的白领为了避免自己聊天的内容被监控,干脆把自己MSN的名字改成了“闲聊婉拒”,还有的更激烈一些,干脆改成“米粉地不吃,聊天地不要!”(那位愤而辞职的女白领被泄露的私房话中含蓄地以吃米粉指代亲热)。法律专家指出,所谓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作为一种对人性自由和尊严的尊重,隐私权是保障私人生活免受干涉的重要手段。但在劳动领域内,一方面对雇主的秘密信息,国家制定了很多保护手段,如商业秘密法、知识产权法;另一方面,劳动法只规定了劳动者损害雇主秘密信息权利的法律后果,而对劳动者隐私权的保护,法律却规定甚少。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深谙公司世故的白领们对此更多的是无奈。当然,还有另一句老话他们心知肚明:“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小小MSN的糗事儿辞职未免太过冲动,在随时可能出现人际风暴旋涡的公司政治风云里,冲动的结果往往跟随的是不明智的决定。辞职并不能成为英雄,更多的时候只能“亲者痛仇者快”!管理者固然强势,力量弱的一方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MSN从根本意义上讲,其实只是一种办公工具,更多的白领使用者,则利用MSN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公司政治的各个层面。
既然监控已经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反监控自然提上日程。有效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及时升级,不断利用高版本的MSN抵抗监控。很多网管抱怨说,如今对于网络系统的管理也是越来越难了。一是大家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二是聊天软件的不断升级使得他们的监控难度越来越大。可见,升级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不仅如此,反监控软件的下载也一样容易,众多的软件商都是两面发财,一边卖监控软件,另一边推出反监控措施,而使用反监控软件的往往是个体用户,他们常常使用因特网免费下载程序,作为个人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反监控正以地下状态进入高速传播阶段。可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MSN上的生存法则
公司组织行为中的许多“潜规则”就像一根根绳索,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发现它的价值,它就会成为助你成功的登山绳;无视它的存在,它就是让你寸步难行的绊马索。既然涉及到公司政治,MSN的使用者们在办公聊天时难道不该思考、权衡些什么?
MSN上不该聊的事
●Office闲话。办公室闲话是最具有杀伤力的,往往很多“悲剧”就在这时候酿成,当大家聊意正欢的时候,往往会无所顾忌,忘乎所以,很自然,不该说的说了,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
●关于某位同事的传言。如果一个人遭到同事的嫉恨,那么就算是白的也有可能被颠倒过来说黑了。假的隐私虽然不是你真实的情况,但是造成的伤害程度和真的隐私泄露不相上下。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是谁在造谣,却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众矢之的。
●老总的隐私。这个问题的恐怖程度不用多介绍了,老总的隐私尽管大家都想了解,但千万别聊在MSN上,否则,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扫地出门,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在MSN上要提防的人
●办公室密友
职场新人刚入行,往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同被招进公司的人,自然有共同的话题,至于小声抱怨就更多了,久而久之两人互认为是知心密友。但办公室不比大学寝室,利益分配之下,你上我下一定是必然,曾经交往过密的密友,一两年之后却形同陌路,隐私底细对方一清二楚,那么,一开始你又何必要在职场之中和他走得太近?
●爱开玩笑的人
办公室中最受欢迎的人无非是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的人,人缘好自然大伙愿意和他说知心话。问题就出在这种好人缘的同事身上,一不小心,他爱开玩笑的性格就把你的小秘密也暴露了。而且,很可能他不觉得这是啥隐私,但对你来说却非常重要。
●关系暧昧的人
MSN上有自己特定的语言环境,高兴、喜爱、愤怒等等各类表情都跟现实生活中是两回事,拥抱、亲吻、怦怦跳的红心......众多表达“爱意”的图贴也绝不代表你真实的态度。如果有人偏偏不识趣儿,妄图将网络上的“暧昧”移植到现实中,必须将其从联系人中无情删除,否则只能自找麻烦。
MSN上最禁忌的话题
●工作机密
MSN上不要和任何无关的人聊工作机密,泄密的罪名可不是好玩的,最坏的情况不仅自己走人,还要连带经济赔偿,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跳槽
以为在MSN上遇到知己,无所顾忌,在对方引诱下大谈跳槽的打算,是无数白领曾经做过的傻事。现在想想有些人肯定后怕,要是传到老板的耳朵里......结果傻子也知道。
●回扣
这两个字写在这里已经足够语出惊人了,何况在MSN上。然而,很多业务白领都很难回避这个问题,营销工作难免会有这个“见光死”的问题发生,知道MSN是被监控的事实了吧,不该讲的内容最好还是不要讲。
调查:MSN在解除宵禁?
因为MSN,我们也许正在尝试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更加组织化与更加个性化,尽管这两者看起来是相悖的。平等、便捷、快速的可以无限沟通的MSN型办公文化对以往公司政治的冲击,企业的管理者们到底是怎样认识的?本刊记者为此致电以下三家知名公司进行调查。
调查一
公司:IBM
受访者:IBM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白文杰
记者:IBM允许员工用MSN吗?
白:允许,至少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
记者: MSN在贵公司员工中使用普遍吗?为什么?
白:所有的人都用,因为它非常方便,利于工作沟通,比打电话还方便。
记者:公司管理层对员工在MSN上聊私人话题怎么看?
白: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几乎没有,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很忙,上班时聊私人话题是没时间的,当然不排除在非工作时段,就IBM来说,我们可能更多地是享受到了MSN带来的工作便利。
记者:如此说来,从管理政策角度,IBM公司是支持员工使用MSN的?
白: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政策表示不支持。
调查二
公司:猫扑
受访者:BD总监 华文茜
记者:猫扑支持公司员工用MSN吗?
华:可以说很支持,我们要求员工尽量使用MSN进行沟通。
记者:公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华:因为MSN能够实现即时通信,员工跟客户、合作伙伴沟通交流通过MSN会很方便,也非常符合我们公司作为IT企业开放、创新的公司文化。
记者:如果员工经常通过MSN议论公司政治,对于这样的问题管理层采取什么态度?
华:员工谈论公司内部消息之类的事情,其实是避免不了的。这类问题不在MSN上谈也会有人利用别的场合去谈,所有的公司管理都要面对这类事情,它并不是因为MSN而产生的,人为很难屏蔽掉。其实MSN就像电话一样,只是一种办公的通讯工具而已,将来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调查三
公司:国美置业
受访者:总经理 吴坤岭
记者:国美置业在办公时允许使用MSN吗?
吴:当然允许,而且非常鼓励。
记者:为什么这么鼓励呢?
吴:用MSN可以实现在网络上的办公聊天,这种方式没有延时也更加随意,与面对面的口头交流相比,不受地点的限制,交流迅速、直接,可以说这个工具是非常之好。
记者:您觉得公司管理能从MSN的使用中获益吗?
吴:我觉得最大的收益是推进了公司管理的民主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像传统时代那样紧张了,下级员工可以通过MSN和我们管理层平等交流,他们因此能克服会面时的紧张和自卑,更能充分展现他们的工作能力。
记者:您怎样看待员工在MSN上私聊的问题?
吴:现代人工作和社会压力大,需要一个空间来放松自己、宣泄情绪。人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才能高效率地工作,如果公司无视员工的心理需求,一味地排斥员工渴望快乐的心理诉求,让员工每天都带着不满的情绪工作,这为公司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注:吴先生现已加盟北京世博伟业房地产公司,任总经理。)
对企业的一番调查,结果让人意外,因为三家企业都无一例外地对MSN采取了宽容政策,他们明确表示,不会从公司规定上限制员工使用MSN,尽管从语态上你可以感觉到他们对MSN的态度各有亲疏远近。那么,从公司管理角度我们应该怎样去应用MSN,如何实现兴利除弊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当前国内知名的IT管理评论专家吕本富先生。他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是白领成就了MSN
MSN这种通讯工具在办公室里的兴起,根本原因是出于人们对即时沟通信息的需要。现在大家办公都挂在网上,使得信息沟通完全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当然这也是因特网普及应用的结果,与我国因特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有直接关系。想想几年以前,我们不能保证办公时间大家都有网可联的情况下,MSN当然就不能像现在一样发挥这么大的通讯作用。
MSN也并不是唯一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比如我们熟悉的QQ,它的用户数其实远超过MSN,还有我们以前听说的雅虎通等。但是,MSN在白领中使用率是最高的,由于它的使用者是这样一种较高端的特定人群,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MSN有善恶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