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智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购买指南

随着固定配置交换机功能特性越来越多,其对网络应用的支持能力越来越强。对用户来讲,应当选择越来越“聪明”的产品。

  从千兆到万兆,固定配置交换机的性能提升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点。而各种丰富多彩功能的出现,是当前固定配置交换机的主要关注点。固定配置交换机往往是实施网络策略的设备,对用户流量的访问控制、优先级分类、速率限制与整形等都是在固定配置交换机上实现,以便骨干网设备可以专注于高速的数据包转发,提高骨干带宽的有效利用率。

  这些功能可谓枝丫众多,如安全、以太网供电、支持多层交换、QoS保证、可管理性等等。可以说,上述各种智能特性的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换机的可用性。在此我们将其中的主要智能点提炼出来,供用户在选购时做一个参考。

  服务质量

  随着IPTV等多媒体业务的兴起与普及,对交换机服务质量(QoS)保障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目前以太网交换机中的QoS体系,很多是借鉴了ATM网络中基于QoS的思想。由早期简单的排队、802.1p优先级发展到今天包含必要的流控、监管策略,已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此,实现完整的QoS体系,需要整合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还要加上ASIC赋予的强大功能。

  有了QoS保障,各种智能服务得以顺畅地运行,QoS是网络智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安全性

  网络安全能力的增强无疑是当前固定配置交换机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也是体现网络智能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来满足企业和服务供应商对防范新兴的安全漏洞和威胁的、可扩展全网安全性的迫切需求。

  一些安全功能比较完善的固定配置交换机,可以防范多种威胁,包括网络和应用层攻击、DoS攻击、入侵、病毒、蠕虫、垃圾邮件和威胁到应用可用性和性能的对Web应用的攻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VoIP应用的普及,其安全性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交换机中嵌入的SIP协议智能可帮助强化VoIP/SIP通信模式和协议一致性,并防范针对VoIP服务器和主机的DoS攻击。

  可管理性

  从网络的实际使用经验来看,涉及到网络运行和管理的费用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耗费的成本,要比产品最初的购买费用更多。因此,可管理性成为了评估以太网交换机总体价值的一项关键因素。

  随着用户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应用的增多,以及对网络依赖程度的提高,对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网络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维护就变得非常必要。网络管理除了配置和监控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需要研究的因素,包括用于优先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执行策略的能力、管理VLAN传输流的能力,以及易于管理和操作性。

  可伸缩性

  更全面评估固定配置交换机还需要考虑到可伸缩性。网络的可伸缩性不仅仅要考虑用户端口的数量,还要考虑这种配置有没有上行链路,并确定交换机出现阻塞或饱和的位置。

  在谈到可伸缩性时,有三点需要考虑。内部可伸缩性:堆叠设备之间的互连将可伸缩性限制到什么程度;带宽扩展:有多少端口可以在交换机过载前达到特定的带宽;外部可伸缩性:交换机上行链路将向网络其他部分传送的数据流限制到什么程度。

  可靠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企业内联网的计算机越来越多,交换机的端口密度也越来越高。如果固定配置交换机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很多用户,因此对其可靠性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在可靠性方面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交换机的主控模块应当支持冗余配置。这是因为主控模块的硬件构造复杂,执行的软件功能多,故障率高;而且一旦出现故障,容易影响整台设备。冗余配置的主控模块可以防止整机瘫痪的情况。其次,交换机应当具有强大的环境检测功能,在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设备因过热而损坏。第三,同一系列交换机的所有模块和电源等部件一定要能够通用,以便进行故障诊断和应急替换,同时减轻用户保留备品备件的压力。

  万兆能力

  对于核心网来说,万兆主要解决提供高速无阻塞转发,而面向用户和应用的固定配置交换机,作为业务的接入点和汇聚点,用户关注的是网络边缘对业务的感知能力和自适应能力,以及网络架构的弹性。万兆技术本身只是解决了基础带宽问题,弹性解决网络的健壮性和扩展性问题,对业务的感知能力是对网络资源动态分配和动态调整的基础,能够真正实现业务的高品质。因此对在边缘部署万兆固定配置交换机需要考虑综合的网络自适应能力,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流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升级到万兆。

  相关链接 选星秘籍

  总体来讲,当前对于固定配置交换机的关注点,可以用“功能大于性能”来总结。所以,要选购理想的固定配置交换机产品,应该多从功能特性着手,仔细推敲与比较。

  怎样选出一台足够聪明的设备呢,包括服务质量、安全性和管理能力在内都是考察的重点。需要提醒用户的是,一些新兴的“小”功能却往往对产品整体的可用性有比较大的影响,如以太网供电、与无线网络的集成能力等等,也应该是新时代对固定配置交换机考察的一个方向。

  万兆已经便宜了不少,但还是那句老话,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对于当前的大多数用户来讲,固定配置交换机上万兆还是有些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