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纣:这两个亡国之君一般都被人放在一起,亡国的原因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女色亡国",连优点都一样"力气大,即位初期有些功绩",这只能说明当时中国人泼脏水的水平还在初级阶段.夏朝,一个被一些专家以没有发现考古遗迹为借口否认存在的王朝,却从开国到灭亡所有帝王的姓名和称号,及历史事件都记录在史书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而桀作为夏朝亡国之君,也很荣幸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但是最有人气的亡国之君,还要数纣王,一部封神榜,使纣王荣登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妲己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出名的红颜祸水,相比之下妹喜就比较郁闷了,连智能ABC都无法直接打出她的名字,不能不感叹长的好不如嫁的好.这两位帝王都是在中国真正的封建时代下,下克上的典型案例.无论汤还是文王,武王,都以诸侯的身份叛乱取得政权,充其量也不过是封建贵族间的武力政变,后世把他们上升到救苦救难的圣王名君,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桀纣也很无奈很必然的成为大反派了,成王败寇而已.
周幽王:亡国之君一般都是有故事的人,而周幽王就给我们演绎了一场美丽的爱情故事<烽火戏诸侯>,为了褒姒的一笑,西周成为了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真是一笑倾人国啊,从中也让我们看出了封建制度在我国已经走向没落,首先封建领主并不听话,其次就是听话,中国那么大(那时虽然和现在比起来很小,但和其他同时代国家比起来却很大)去趟首都也不容易,一个统一国家的组织力和凝聚力都不是封建制度可以承受的,我想这也是中国较早的出现制度改革的原因之一,东周以后,中央政权基本可以忽略不记,所以不做点评.
秦二世:这个家伙符合了所有亡国之君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是找不到优点,但说句公道话,秦的灭亡并不能完全怪到他一个人头上,其亡国的祸根早在商鞅时就埋下了,商鞅变法的把双轫剑,先进的制度让秦朝一扫六国,统一了中国,创立了划时代意义的中央极权的郡县制度,避免了中国像希腊,罗马那样衰落分裂,或像古埃及,古印度那样消亡灭种,从此中国的基本政体在2000年间一直领先于世界诸国,也使古代中国一直领先于世界.可是,另一方面,商鞅所提倡的法家理论充满了反人性的气息,以耕战为主,法律严苛,禁锢思想,完全屏弃了道德的力量,将民众当作资源和机器,并且越演越烈,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要改变一个新兴国家赖以成功的思想和政治基础,并在不完全稳定的环境下(当时还有封建势力残余)创立一个新的合理的,符合历史发展的制度,是需要一个伟大的君主和伟大的臣民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的,像胡亥这样近乎白痴的家伙那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说,除非秦始皇长生不老,不然不管是扶苏还是胡亥,秦朝都是必亡的.
王莽:西汉的亡国之君虽然姓刘,但是西汉是亡在他手上的,和人家小皇帝没关系.王莽改制,就像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他的改制不是改革,而是复古.复古其实也不是都不好,但王莽正好复的都是不好的古,首先,是废私田,改成公田"王田",田地不准买卖,拥有大量私田的地主肯定不会喜欢,而广大农民也未必高兴,当时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了奴隶制时的公田制度根本不合理,因为根本没奴隶,没有奴隶,就把土地交给农民种不就可以了,的确,农民伯伯有田种了,一开始是挺高兴,种了一段时间,他有余钱了,就想多种几亩,后来田多到不能自己种了,就租给别人种,自己当地主,不想当地主的农民不是饿好农民,现在田地国有了,农民的梦想与追求都没了,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劳作,子子孙孙永远做农民,这样的事实谁接受的了.其次是禁止买卖奴婢,当时除了农业,其他的山林湖泽的开发大量使用奴婢,这个奴婢不等同于奴隶,有点类似于包身工,不同的是这些奴婢生活比以后的包身工好些,甚至要好过与当时的农民,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利益较大,当时他们的主人都没学过资本论,还不懂怎么榨取剩余价值,所以这些奴婢的收益要比靠种田的农民要好些,另外他们依附在主人名下,不需要交税和服役,日子也要好过些,禁止了奴婢买卖,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至少除了少数受到虐待的家奴开心以外,大多数奴婢是不愿意去种公田,交公粮的.最后是币制改革,这点在收藏家里会觉得不错,但是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在抢钱,钱币分量小,币值变大,只要懂点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王莽新政,就和他这个人一样,两面不是人.
汉献帝:这位皇帝真的很可怜,如果他不做这个本来不属于他的皇位,日子要好过些.他本人其实没什么过错,应该说是他根本就没资格有过错,一直就是个傀儡.虽说他有个聪明睿智的评价,但是这也没法挽回当亡国之君的命运,毕竟,即使他是个天才,但他面对的是文才武略,阴谋诡计样样齐全的超级大奸雄,退一万步说,就算曹操一不小心死了,他还要面对那个仁义无双,厚黑直追高祖的一代枭雄刘皇叔,再退一万步说,刘备一不小心也死了,他还要自己去对付孙权,马腾等等大小军阀,董承这样的外戚,和永远也死不光的太监,难,实在是难,总的一句话,你死定了,要怪就怪生在帝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