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解除了蒋介石政权危机

1950年5月26日,朝鲜战争爆发。对于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曾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台湾军队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但是令蒋介石感到沮丧的是,美国政府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建议。
  
  台湾《中国时报》撰文,蒋介石始终无法释怀的,是美国不让他派兵援韩。7月下旬蒋介石约见傅斯年、杭立武等人,得知美国驻台武官向其政府报告:“国军不仅有渗透,随时可以叛变,不可信靠,而且战斗力薄弱,不能有二小时之战斗力。此其政府拒我援韩之真因。”令蒋介石极为气恼。
  据史丹佛大学胡佛中心研究员林孝庭分析,美国阻止国军出兵,除了顾虑台湾安全以及担心中共以之作为介入朝鲜战争的借口外,也因援韩部队是以联军名义编组,而英国强烈反对蒋介石派兵,使得美国无法独断独行;何况美国当时根本不赞成国民党出兵。
  11月30日一早,蒋介石接获报告朝鲜美军全线败退,十分担心麦克阿瑟的处境,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此一问题已非统帅所能控制,必须由联合国解决之。”另份报告提到,对于中共参战,美英主张由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用外交途径解除之,蒋介石十分不以为然,写道:“可知其司令部人员之慌张恐怖之程度。美国人之不能沉着与忍耐,皆如此耳,可叹!而英国则力阻轰炸东北,更为可耻!”
  到了12月初,杜鲁门声明对台湾中立化政策不变,仍不主张国民党军队援韩,蒋介石则认为美军方与舆论对国民党军队的看法已经改观,为了在韩牵制军队,势非改变政策不可。于是致电何世礼请转告麦克阿瑟:“韩战(按:朝鲜战争)挫折甚念,如需中国尽力之处,无不竭诚效劳,愿共成败也。”
  过了两天,麦克阿瑟发表声明,同意韩国战局以政治方法和谈解决,蒋介石闻讯“不胜骇异”,在日记中道:“国际消息与情势之复杂,至昨日为尤甚。麦帅(按:麦克阿瑟)忽发表韩国战局愿以政治方法和谈解决之声明,殊令人骇异!艾与杜亦有不反对与中共和谈之意见,此果受英国之影响乎?抑为其韩国军事危急,不能不作此态势耶?”
  事实上麦克阿瑟十分支持国民党军队反攻,但受制于美国政府的决策,也莫可奈何。1951年4月初,美国参议员瑟夫·马丁公开了麦克阿瑟给他的覆函,麦克阿瑟赞成马丁关于利用国民党军队、开辟第二战场的建议。信件曝光后,随即引起轩然大波,杜鲁门总统于当年4月11日下令罢免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的下台,并未使蒋介石放弃对的规划。1951年7月,朝、中和韩、美两方四国开始停战谈判,持续了两年多。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逊就任总统,美国政策开始转向,宣布解除台湾中立化、不再阻止国民党军队。
  1953年4月,美国新大使到任,向蒋介石呈递国书,蒋介石在4月4日的日记中记载:“此乃四年之苦斗与忍辱之结果,从此国际地位亦将逐渐恢复矣。”1954年2月3日美国和中华民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开启了此后25年的美台军事同盟关系,直到1979年12月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为止。
  在这四分之一个世纪当中,台湾因为美国的协防而能安渡危机,但据《周宏涛回忆录》透露,早在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署后,美国就已不支持国民党军队。所以1956年蒋介石拟出动四十万军队反攻闽粤两省时,美方拒绝支持;1961年大陆发生大饥荒,蒋介石拟以巨炮向大陆发射战术核子弹,最终美方态度转趋保守,未将核弹运交国军,以致这项K计划胎死腹中。
  美国对蒋介石政策的反复立场,反映了“台湾牌”在美对中政策的消长。一直到今天,美国与两岸间的互动关系,都未脱离这样的架构。可以说,朝鲜战争既解除了蒋介石政权与中华民国的危机,也确立了两岸的分立格局。所谓的“两岸现状”,从朝鲜战争后其实就已经存在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