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的藩属 -- 琉球王朝秘宝展 (20P)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历史文化 中国曾经的藩属 -- 琉球王朝秘宝展 (20P)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3164

中国曾经的藩属 -- 琉球王朝秘宝展 (20P)

中国曾经的藩属 -- 琉球王朝秘宝展 (20P)

-- 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织物
-- 螺钿漆器
-- 堆锦漆器
-- 琉球武备
-- 琉球图鉴
-- 日本提出无理要求:要求故宫“归还”琉球珍宝



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琉球织物


中国和琉球的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隋代,“(隋炀)帝复令(朱)宽尉抚之,琉求不从……自尔遂绝”。直至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再度遣使招谕琉球,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中山王察度应招第一次派遣使臣赴明进贡,琉球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鉴于琉球来华使节海上航行困难,特赐擅长造船与航海技术的闽人三十六姓人家移居琉球,促进了琉球的对外贸易。明朝政府除了拨给琉球朝贡使团很多援助物资外,还将朝贡期延长至10年,以便其休养生息,但琉球为了能和明朝继续贸易,以发展国内经济,还是坚持一年一贡或隔年一贡。洪武以来,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用汉文书写。其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以充分表示归慕中国之意。明朝衰败之后,琉球国仍朝贡不绝,甚至对福建的南明唐王小朝廷,也还继续遣使朝贡。《明史》详实地记载了中琉交往的情况,赞扬琉球国“虔事天朝,为外籓最”。

琉球传统染织物品种多样,技艺独特。其原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盛产的芭蕉、苎麻等植物,经过复杂的工序提取出它们的纤维,经纺线而织成匹料,后来又引进了棉花、蚕丝等品种。印染织物的颜料是通过对各种植物的根、叶、外皮等进行复杂的加工提取出汁液,后来也采用了矿物质颜料和一些化学颜料。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不同的印染工艺,就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红型”等多种风格的染织物。由于琉球对中国染织技术及原料的引进,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浸润,使得当地染织物的纹饰、色彩均受到中国织物的影响。




粉地印彩云折枝花纹棉布

清,棉质,幅宽38cm

此布以粉红色染地,以蓝、红、棕三种颜色套印飘浮于天际的彩色流云,形成绚丽的彩霞,间饰五彩折枝梅、樱花、红叶等花卉纹样,此种组合为经典的红型传统纹样。






蓝地印彩流水纹布

清,棉质,幅宽39.5cm

此匹布纹样设计简朴典雅。满地以蓝色的流水纹及飞溅的白色浪花纹为主题纹饰,有较强的立体感,极富装饰效果。同时间饰黑色的飞燕及多彩的小花纹样,表现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






米色印彩花布

清,麻质,幅宽44cm

此布以苎麻纤维纺织而成,质地轻薄柔软。花布以米色印地,以五彩折枝花卉及当地人们喜爱的彩扇等为饰,典雅清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粉地印彩云折枝花纹棉布

清,棉质,幅宽38cm

此布以粉红色染地,以蓝、红、棕三种颜色套印飘浮于天际的彩色流云,形成绚丽的彩霞,间饰五彩折枝梅、樱花、红叶等花卉纹样,此种组合为经典的红型传统纹样。






彩印花卉飞鸟纹棉布

清,棉质,幅宽36cm

棉布满饰形形色色的彩云纹,间饰月下飞鹤、远处的山峰。山峰上布满了垂枝的樱花树、杉树、红叶及四季花卉。这些传统的古典红型纹饰反映了当地人们崇尚自然的追求。





蓝色印彩小花叶布

清,棉质,幅宽38.5cm

棉布以蓝色印地,以五彩折枝红叶、葵叶、松叶为主题纹饰。其纹样设计繁而不乱,明朗清晰,反映了当地人民热爱自然的纯朴民风。






月白色印彩小球花布

清,棉质,幅宽44.5cm

此布为“染地型”红型,纹样以单个小型团花纹为主题纹饰,依几何图形排列分布,当地也将这种图形组合称之为龟背纹样。设色十分考究,除了以月白色染地外,小型团花纹又分别以四种颜色有规律地交替变化使用,匠心独具。花型设计得很小,也体现出匠人制作雕花型纸的高超技艺。






白地满印五彩洋花布

清,棉质,幅宽44cm

此布的印染工艺为典型的“胧型”印染工艺,即以两张以上雕有不同纹饰的型纸重叠使用来完成红型的印染。此棉布首先以一张雕刻着当地称为“紫阳花”纹饰的型纸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印染过程,而后又将雕刻着当地称为“麻叶”纹饰的型纸叠放在已印染好的位置上,再次印染而成,因此当地也将这种印染工艺称之为“叠型”。






蓝色印彩折枝花卉纹布

清,棉质,幅宽38.3cm,长1236cm

此匹布以蓝色染地,又以五彩菊花、红叶等传统的红型纹样为饰。






蓝色印彩折枝花卉纹布

清,棉质,幅宽38.3cm,长1236cm

在这匹棉布的布边上仍清晰可见如今日本冲绳依然使用的地名“宫古岛”的墨书字样,足见这件红型作品的原产地应是当时的“宫古岛”。
 

回复:

螺钿漆器


故宫所藏琉球黑漆嵌螺钿器物有长方大匣、圆盘、盖碗等三百余件。其开片技术高超,螺钿片大而平,嵌饰的图案接缝相对较少,显得规整而不琐碎。螺钿片与地漆结合紧密,平滑如镜,嵌饰的图样轮廓清晰,色泽明艳,虽历经数百年,仍如新制。





黑漆嵌螺钿双龙戏珠长方攒盒

清,长56.2cm,宽35.3cm,高34.4cm

盒以四个异兽足承托,硕大端庄。盖面为双龙戏珠,盒内架屉一层,放置錾花银小方盘15个,其功用与中国的攒盒类似。盖面及四壁均随形开光,内壁也饰双龙戏珠纹,间饰祥云。整体装饰雍容华贵,具有浓厚的宫廷风格。附黄签,上墨书“嘉庆九年十一月十四日永安寺交螺钿漆长方攒盒,内盛银屉十五个”。





黑漆嵌螺钿人物纹桃式杯
清,高3.6cm,口径6cm

杯身呈桃形,外壁采用嵌螺钿技法描绘游乐宴饮的人物,内壁以锡装饰。





堆锦漆器


故宫所藏琉球制作的堆锦漆器只有三件,是硕果仅存的精品,更是绝无仅有的孤品。



红地堆彩漆缠枝菊花纹长方盒

清,高 14.2cm,长23.2cm,宽30.5cm

盒长方形,天盖地式。器表髹枣红色漆为地,其上以赭色漆堆饰缠枝菊花纹,繁茂的枝叶满布器身,菊花朵朵点缀其间。虽为缠枝花,但舒卷随意,自由散漫,富有自然生动的装饰效果,精致典雅。





红地堆彩漆山水纹长方攒盒

清,高 36.5cm,长56cm,宽35cm

攒盒运用堆锦技法进行装饰,通体髹朱红色漆为地,以赭、草绿、墨绿、黄、蓝等色漆装饰。两盒的装饰图案方向对称,是为一对。盖顶面饰山水图,画面婉约缥缈,具有山水画的意境。画面虽然清幽,色彩却浓艳夺目。盒四壁亦饰山水图,景物各异。边框饰缠枝花卉纹,楞角以金漆涂饰。盒体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装饰富丽堂皇,营造出浓厚的皇家气息。





琉球武备


在品类繁多的进贡方物中,刀具、铠甲等武备用具从来都是重要的一项。琉球贡品中的大刀鞘,以梨木为地,上饰描金徽章、菊桐等纹样,颇为优美。琉球的武备用具在清代宫廷中保存至今,我们可以通过其保存完好、墨迹如新的贮藏标签辨别出它们的时代,在观赏中回味两国昔日的交往。



东洋漆甲·漆兜

清,甲高78cm,宽37cm。盔直径40cm,高16cm

甲由胸甲、臂甲、腕甲、腿甲等组成,以彩绳连成一体。甲的主体由许多长方形木片髹漆连缀而成,红黄搭配,分外醒目。颈、臂等处内敷棉,以防磨伤。盔铁质,外髹黑漆,瓜楞状,正前部嵌月牙形饰物,两侧各饰行龙一条。盔檐彩漆动物纹饰,檐上有卷耳。





镶铜把漆鞘腰刀

清,长101cm

刀身钢质,雪刃锋利,微曲。刀柄木质,缠紫色丝带,目贯嵌金菊桐纹。刀鞘梨木质,通体红地洒金漆,上饰描金黄色菊桐团花。鞘头尾饰件及箍为金属质,鞘中部缠彩色丝带,头部饰件和箍之间用绿色饰金漆丝带相连,用以佩挂。





琉球图鉴




《皇清职贡图·琉球人像》卷
清乾隆,绢本,设色,全卷纵33.6cm,横1941.3cm

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六年(1761年),在乾隆帝的指授下,由宫廷画家丁观鹏、姚文瀚、金廷标、程梁4人,根据全国各地送至朝廷的有关各国官民及少数民族形象的草图,统一格式,略作技法上的修正,分别绘制完成了四卷本《皇清职贡图》。每卷画面上方,以满、汉两种文字注明画中人物之国度、民族、历史渊源、饮食服饰、风俗好尚,该国之地理位置、土特物产及与清廷交往的情况等。“琉球国夷官”像上的墨题主要介绍了琉球国的组成情况,及其与明、清两代朝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官吏和贵妇的装饰打扮特点。“琉球国夷人”像上的墨题,主要对普通平民的装扮、服饰等作了简单的介绍:“妇,推髻,以黥手为花草鸟兽形,短衣长裙,以幅巾披肩背间,见人则升以蔽面,常负物入市交易”。这些画卷在展现其自身艺术价值的同时,亦以写实的手法印证了清政府与琉球国交往的历史。





《万国来朝图》轴

清乾隆,纵297cm,横206.5cm

乾隆帝仰仗其在位时强大的国力,以天朝自居,把琉球、朝鲜、越南、缅甸等国视为藩属国。为了宏扬清朝的威德,乾隆帝谕令宫廷画家创作了五幅反映各国使臣恭贺清王朝新春之喜的作品《万国来朝图》。
 

回复:

日本提出无理要求:要求故宫“归还”琉球珍宝


日本冲绳民众托付即将就任的日本驻中国大使宫本雄二向北京故宫交涉,希望故宫院藏的“琉球珍宝荣归故里”。对此,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说,愿促成“琉球珍宝”前往冲绳展览,但如果“荣归故里”是指“归还”之意的话,这些院藏是明清年间琉球进献的贡品,不可能归还冲绳。
  
香港报章报道说,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今年3月起首次在其官方网站展出部分“琉球珍宝”,精选当年琉球王国进贡的彩绘织物、漆器、武备兵器以及与琉球有关的绘画、书籍等,展现了琉球的风土人情、生活起居以及过去与清朝的关系。
  
冲绳《琉球新报》报道,冲绳县前不久为宫本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仪式,并托付他向北京故宫提出上述要求。不过,兼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欣淼指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相当数量的琉球珍品,都是明清时身为属国的琉球向中国皇帝朝贡的贡品,几百年来一直珍藏在故宫,仅有的一次外借展览就是前往冲绳。
  
他指出,这项报道若意味对方有意要回这些以往琉球进献的贡品,“也太不像话了”,北京故宫不可能归还这些院藏。
  
郑欣淼说,北京故宫非常愿意促成这些院藏再度在冲绳展出,“正常情况下,这个事情不难办妥”,但至今尚未接到日本方面相关要求的正式接洽。
  
据冲绳教育委员会的调查,从18世纪到19世纪,琉球国王共向中国皇帝进贡了近600件冲绳工艺品及绘画、书籍等。
 

回复:

乾隆帝仰仗其在位时强大的国力,以天朝自居,把琉球、朝鲜、越南、缅甸等国视为藩属国。
 

回复:

日本人什么都要,只有脸不要
 

回复:

是想离间起琉球国与我国的关系
 

回复:

小日本甲午战争以来,从中国抢去、偷去的文物倒是应该归还了。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