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趣闻 (组图)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历史文化 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趣闻 (组图)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2034

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趣闻 (组图)

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趣闻 (组图)


雪域西藏,是一片清静、美丽、安详的土地。生活在那里的藏人一向尊重各种生命的形式,这种感情,来源于佛教的观点──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与慈爱。

西藏民众信仰的佛教,大约在公元七世纪由印度、尼泊尔传入西藏,叫藏密,一直流传到现在。


耸立在西藏拉萨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气势雄伟,巍峨壮丽。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

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的布达拉山上,占地10万平方米,被誉为世界十大土建筑之一。它由宫堡、林卡、城堡三部分组成,是东亚最宏伟的宗教建筑之一,堪称藏族文化艺术瑰宝。可是许多人还不知道,在这座神秘宫殿背后,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趣闻。


宫墙 令人叹绝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于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意为“佛教圣地”。据说,当时吐蕃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下令修建这座有999间殿堂的宫殿,“筑一城以夸后世”。布达拉宫始建时规模没有这么大,以后不断进行重建和扩建,规模逐渐扩大。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朝册封后,又由其总管第巴.桑结嘉错主持扩建重修工程,历时近50年,始具今日规模。到第十三世达赖,布达拉宫又进行了历时8年的修建。据说,这次修建,仅白银就花费了213万两。从松赞干布到十四世达赖,在这1300多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达赖喇嘛曾在这里施政布教。1988年国家拨出巨款,对这座自17世纪以来没有大修过得宫殿进行维修。

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78米。宫内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灵塔殿、庭院等。最神秘、也是令中外建筑学家叫“绝”的当属宫墙。布达拉宫按颜色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用大小花岗石砌成。红宫是供奉佛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红宫内安放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金碧辉煌。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这是一座修建在大殿里上下贯通3层楼的大金塔,塔形宛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高14.85米,从上到下全部用黄金包镶,外镶无数宝石。仅此一塔就用了黄金11万两。在红宫内还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如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诏敕、封诰、印鉴、礼品和精雕细镂的工艺 珍玩,罕见的经文典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

在红宫两侧的殿堂称为白宫,是达赖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这些殿堂建筑和陈设精美谊华,达赖寝宫成为突出,荼几上金壶玉碗 玲珑精,锦缎刺乡的被祷光采夺目。十四世达赖的“日光殿”,现在仍摆着纯金的佛像,玉雕的观音,线装的经卷,古的瓷器,西方的钟表,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珍玩。


布达拉宫的“白宫”

据说,宫殿东墙是由拉萨一带的石匠完成,墙角尖若刀斧。西墙由后藏石匠完成,讲求圆滑。传说,从东墙上扔下一只整羊,到墙底羊能被劈成两半;从西墙上扔下一个鸡蛋,滚到下面却完好无损。

布达拉宫建在红山上,深入岩层的墙基最厚达5米以上,往上逐渐收缩,到宫顶时,墙厚仅1米左右。部分墙体的夹层内还注入了铁汁。这一切,保证了这座宫殿在1300多年巍然不动。有趣的是布达拉宫还有白玛草(学名怪柳)墙、草坯墙和牛粪墙,独具高原风格。


壁画 墙上的历史

在布达拉宫各个殿堂(共1000间房屋)的墙壁上,均绘有壁画及卷轴唐卡和木制刻版,其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可以说布达拉宫是一座巨大的藏族绘画艺术博物馆。


布达拉宫中壁画之一

壁画是这个博物馆中最珍贵的部分。现存最早的“曲杰查布”佛殿里,1300多年前的壁画至今色泽艳丽。历史、宗教题材是壁画的主要内容。这些壁画题材丰富,画笔精细,色彩鲜艳。其中有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一幅是描绘当年兴建布达拉宫的情况。画面上有成千上万的农奴,他们开山采石,顺水放木,弯腰弓背运石上山。他们在没有任何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全用人力完成这样一件浩大的工程,实在令人惊叹。壁画还生动地记载了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记载了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记载了五世达赖和十三世达赖先后到北京觐见清顺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情景。

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文成公主入藏

从西元634年始,松赞干布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向唐皇求亲。西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迎接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为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西元710年,唐中宗时,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曲结竹普佛堂(松赞干布修法洞)内的文成公主像

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为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宝贝 价值连城

在布达拉宫整个宏伟宫殿的999间房屋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间狭小低矮的“典加竹普”(观音佛堂),这是7世纪唯一留下的一间屋子,据说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婚的房子。房内保存有文成公主的塑像,虽然只有一尺多高,但形象很美。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一座房子,所以显得特别珍贵。

灵塔是布达拉宫内最辉煌、信徒朝拜最多的地方。其中五世达赖洛桑嘉措的灵塔最大,塔身约有五层楼高,全用金箔包裹,形若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据专家介绍,建造这座灵塔时,共用黄金11万多两,并镶嵌着1.5万余颗钻石、珍珠、翡翠和珊瑚等。灵塔内除有五世达赖的法体外,还有檀香木、绸缎、宝石和极其珍贵的经书等,不计其数。布达拉宫内共有8位达赖喇嘛的灵塔,塔内用各种名贵藏药保存着他们的肉身。

布达拉宫可谓佛的世界,大小佛像不计其数,宫内藏有隋代和唐代的释迦牟尼像。另外,还有大量金、银、铜、玉、角、泥制成的佛像和佛教大师们的塑像。

布达拉宫藏有大量的经书,有印度已失传的贝叶经,有金粉书写的大藏经《甘珠尔》(佛经部)和用几种金银珠宝缮写的大藏经《丹珠尔》。宫内还保存着许多反映藏汉关系的历史文物,包括清朝册封达赖的金印、金册和玉册,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令人目不暇接。


布达拉宫金顶群







相关链接:
百年西藏传奇 (23P)
 

回复:

好美哦,我好想去哦.
 

回复:

引人入胜的历史古迹和传奇故事
 

回复:

历史古迹  美不胜收!
 

回复:

不错十分BEAUTIFUL!!!!
 

回复: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