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酒小菜-螃蜞螯 (图文)

礼云子、螃蜞膏
看完《试吃随园食单》随手翻到下一页,题目是《礼云子天九翅》,不感兴趣,想跳过这一篇。一眼看到一句“礼云子是螃(本来是虫+彭,我打不出这个字,暂以螃字代替)蜞的卵”,我立刻被吸引住。
“礼云子是螃蜞的卵,而螃蜞只有一个五元硬币那么小,把它们的春(憧怡注:粤语,就是“卵”的意思)集中起来,实在是一项大工程。后来大家一人一小口,才试过味道,至今难忘。螃蜞的样子似足大闸蟹,脚上无毛罢了……
礼云子的做法很多,蒸豆腐和炒饭,都一流,镛记还有一道礼云子捞面,我更是爱吃得要死。
蟛蜞是广东省顺德县溪涧里面的一种细小蟹类,是非常难得的食材,在母蟛蜞怀卵时取出它们的卵子,大概三只蟛蜞蟹才有足够卵子酿成一只虾,一碟六只的海中虾需要十八只母蟛蜞(大概200多颗)的卵子酿入!然后用豆腐皮包起来,入锅油炸至金黄色。用上由日本进口的海藻垫在虾的底层,卖相精美别致。
用礼云子入馔是六七十年代的“怀旧菜”,所以我才说它是“江湖失传已久”的名菜,现在一般餐馆都不会吃得到。镛记至今在香港饮食界仍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可能跟他在保持传统之余又不忘创新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