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过腊八:腊八粥的做法(图)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美食厨房 红红火火过腊八:腊八粥的做法(图)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1818

红红火火过腊八:腊八粥的做法(图)

红红火火过腊八:腊八粥的做法(图)




腊八粥原料



腊八粥



 

佛教在线汇编  几种豆子,加上红枣、葡萄干、核桃仁就可以熬出一锅香甜可口腊八粥。在腊八这一天,按中国人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喝。有些人也许会在超市里买些配好豆和米,直接在腊八那天熬粥了,其实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用来熬粥的豆子一般不好熟,所以米和豆子不应该一起下锅。

在这里推荐用高压锅熬腊八粥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不用将豆子提前一天泡制。先来看看用来熬粥的原料有哪些,“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配料是豆类。原料有糯米、大米、紫米、红枣、花生、核桃、葡萄干、栗子、红豆、芝麻等。

相传这腊八粥的丰富材料、还有一个典故,说的是一位穷书生要进京赶考,为了筹备粮食,临走之前,他挨家挨户乞讨,因为各家给的粮食不一样,所以他收集来的有各种各样的米和豆。书生把这些乞讨来的粮食熬粥喝,觉得味道很不错,于是也就有了腊八粥的由来。

因为豆子不好熟,所以先做豆子。把豆子洗净,直接放到锅里。使高压锅熬腊八粥,先煮豆,把这些豆豆洗干净后,要直接下锅,然后点火。等到开锅以后,我们把火关小,把高压锅阀盖好,闷15分钟再关火。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豆子借助锅里的压力闷一下。等到高压锅中的气散尽,在开阀,这时豆子就容易开花了。 接下来我们再把准备好的米还有红枣、栗子放进锅里一起熬,使用高压锅熬腊八粥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放小米。要放小米的话,就不能盖高压锅的盖子,以免堵阀。

经过20分钟的熬制,腊八粥就做好了。在腊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附:粥的功德

食粥五(善)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
    粥有五事利身:除饥,除渴,下气,祛脐下冷,消宿食。
    粥有十种功德:施粥者施寿,施色,施乐,施力,施辩;饮粥者灭饥,除渴,顺气,净腹,助化。
    饮粥有五种功德:断饥,断渴,断风,消宿食,未熟令熟。
    有病无病,常服粥有五事益于身体:除饥,不渴,无风寒病,肠胃通利,生食病熟。

附:粥有十利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

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四、安乐,吃粥能够促朝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五、辩说,吃粥有利于滋润喉吻,对人论法议经有帮助。

六、除风,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

七、消宿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八、辞清,吃粥的人,气息没有凝滞的现象,说话的声音清晰,昂扬。

九、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十、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回复:

今日腊八 教您自制腊八粥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或腊日,我国民间称为“腊八节”。按照风俗,人们一般要熬制腊八粥、泡腊八蒜来过节。营养学家称,腊八粥是营养搭配和蛋白互补的经典食品,是冬季养生的上佳选择。

    现在制作的腊八粥,随各地风俗,种类不一,原料主要由多种米、豆、干果和坚果构成。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四五样或十几样均可。泡腊八蒜是北方的一个习俗,即在腊月初八这天来泡制蒜。

    营养学家表示,豆类含有优质植物蛋白,干果浓缩了多种鲜果的营养物质,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腊八粥香糯可口、补而不腻,是冬季养生的佳品。而腊八蒜口感很好,醋的味道中平添了很多蒜香,二者相得益彰。

    以下是自制腊八粥和腊八蒜的方法:

    腊八粥:主料:糯米、桂圆、糖;配料:莲子、银耳、百合、红枣、山药、绿豆、红豆、核桃仁等。做法:将糯米50克在水中泡10分钟,加6杯水,用大火煮开;改中小火煮20分钟,加桂圆、糖再煮10分钟;最后加入煮好的配料再煮沸即可。
 

回复:

今天腊八节---我请大家喝腊八粥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
 

回复:

我好像记得腊八粥的故事是:有一个穷人遇到一年荒年,什么都没有吃的,他找到了一个老鼠洞,里面有八种杂七杂八的老鼠藏好的粮食,他把这些粮食统统放到一起煮了一锅粥,一家人分享,好像什么仙人路过,闻到了香味,也进来一同吃,因为那天是腊月初八,这粥又恰巧是八种粮食所煮,仙人就把这粥称为“腊八粥”,后来就流传开了,到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煮腊八粥吃了。
 

回复:

雍和宫腊八舍粥3000碗 29种原料重771斤[组图]




雍和宫准备了771斤“舍粥”原料。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摄


    “佛音寥寥,豆香缠缠;喜鹊催夜,铜锅当风”,伴随着喇嘛们的夜课声,昨天傍晚,雍和宫的典座戴法师在食堂里最后一次检查着今天腊八舍粥的原料,大师傅们则刷着今天熬粥用的大铁锅。

    同时,住在海淀的杨大妈已经准备齐了腊八原料,但她今天还要“起早儿”去雍和宫喝粥,她说这已是一种风俗,她喜欢人多的场面。

    据北京雍和宫庙务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天的腊八粥共用了771斤、29种原料,按每人一碗计算,能够满足3000人,创造了腊八舍粥活动的历年之最。

    走遍超市选精料

    红色的芸豆、白色的高粱米、黄色的小米……昨天下午,八大盆腊八粥原料摆在了雍和宫食堂中间的桌面上,其中像芸豆、紫花豆等原料已经煮成半成品,“等待”着凌晨2点左右“下锅”。

    戴法师不时用勺捞起一点原料,凑到眼前,观察着半成品的“火候”。“这一个星期,为了这些原料给我忙坏了。”戴法师发出感叹。他的兜里还揣着今年熬粥要用的原料单子,上面原料有29种,总重为771斤,其中大米最多为200斤,泰国香米次之100斤,就连白糖也要50斤。

    戴法师说,这个单子是一周前的庙委会会议上确定的,预计能够满足3000人的用量。这是历年舍粥中规模最大的。为这些原料他跑了5天。戴法师去了京城各大超市和食品市场,这其中包括了稻香村的每一家分店。他说原料哪都有卖的,但要把每个店最好的原料凑齐了,这就难了。“许多原料都是我亲口尝的,即使瓜子,有一颗有哈喇味都不成。”戴说,“这是对佛的尊重,对捐款信众的尊重,更是对参加舍粥的老百姓的尊重。”

    同样劳碌的还有食堂里的“大师傅”们。这三天来,他们的手指头都很疼,厨师李大姐说这是包栗子包的,“30斤的栗子,用手一个一个包,还得给掰成两半,现在一提栗子我心都疼。”更累的是在凌晨两三点钟熬粥的时候。

    谢师傅说他们同时用两口直径一米左右的柴锅熬粥。熬粥的时候,一个人用大铲子不停地搅和,以避免粥里的豆子沉底巴锅,另一个人则负责按时按顺序下原料,“搅粥的半个钟头就得换个人,那可是力气活”。戴法师说他们预计今天要熬17锅粥。






雍和宫院内的铜锅为乾隆年间所制。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摄

    小喇嘛期待盛景

    在雍和宫天王殿院内的鼓楼脚下, 至今还矗立着一口铜锅。该锅直径2米、深1.5米,锅身上的青色锈斑表明了它的历史———乾隆九年皇宫养心殿造办处制造的。

    “这口锅象征着雍和宫舍粥历史”,来到雍和宫13年的戴法师说每个雍和宫的喇嘛都把舍粥活动看作是一个盛事、一种光荣。

    据他介绍,相传佛组释迦牟尼因为修行辛劳,致使昏倒在尼连禅河畔,后被牧羊女湿伽罗发现。她以各种米豆、野果、奶水熬粥给释迦牟尼吃,使他体力恢复。释迦牟尼后来行至菩提树下,经七天七夜,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

    戴法师说舍粥之前,雍和宫全体喇嘛都要在法轮殿诵读四部佛经,并将第一碗粥供于佛前。而舍粥的时候,会有宫内僧人亲自给游人盛粥,“这些僧人大都是有经验的,来到雍和宫里已经有一些年头的”。

    与参加了五六次舍粥活动的戴法师相比,刚来雍和宫的18岁的小喇嘛呼和木仁对这项盛事充满了更多好奇。来自内蒙古的他说,自己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这个活动,自己很想亲自参与,感受一下气氛,“参加这个活动肯定是我的一个希望,不过明天我们新来的可能会负责看殿吧”。(于静 满羿 安苏)
 

回复:

腊八节舍腊八粥 各地群众排长龙领粥[组图]


1月26日,杭州市民在张同泰药房外排起数百米长队,等候领取药房派送的腊八粥。 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新华社发(李忠 摄)






1月26日早晨,许多苏州市民排长队在寒山寺等候领取腊八粥。 当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苏州寒山寺免费为市民提供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领取。据了解,寒山寺当天将免费提供约2000公斤腊八粥。 新华社发(王建中 摄)






1月26日早晨,寒山寺的僧人和义工为苏州市民免费提供腊八粥。 当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苏州寒山寺免费为市民提供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领取。据了解,寒山寺当天将免费提供约2000公斤腊八粥。 新华社发(王建中 摄)







  1月26日,工作人员选料准备熬制腊八粥。 当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金陵名刹毗卢寺免费向南京市民提供近3万份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长队领取。 新华社发






1月26日,众多南京市民排队领取免费的腊八粥。 当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金陵名刹毗卢寺免费向南京市民提供近3万份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长队领取。 新华社发







1月26日,南京市民排队领取毗卢寺派送的腊八粥。 当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金陵名刹毗卢寺免费向南京市民提供近3万份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长队领取。 新华社发 






1月26日,在南京毗卢寺派送腊八粥现场,两位工作人员即兴唱起了有关腊八粥的歌谣。 当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金陵名刹毗卢寺免费向南京市民提供近3万份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长队领取。 新华社发







1月26日,南京市民排队领取毗卢寺派送的腊八粥。 当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金陵名刹毗卢寺免费向南京市民提供近3万份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长队领取。 新华社发







1月26日,南京市民排队领取毗卢寺派送的腊八粥。当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金陵名刹毗卢寺免费向南京市民提供近3万份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长队领取。中国图片总汇发(孙忠南 摄)
 

回复:




1月26日早晨,许多苏州市民排长队在寒山寺等候领取腊八粥。当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苏州寒山寺免费为市民提供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领取。据了解,寒山寺当天将免费提供约2000公斤腊八粥。中国图片总汇发(王建中 摄)






1月26日,数千杭州市民在河坊街上的百年药房“回春堂”门前排起了四百多米长的队伍,等候领取免费品尝的腊八粥。







1月26日,杭州张同泰药房的工作人员将刚熬好的配有中药材的腊八粥免费送给市民。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中国图片总汇发(李忠 摄)







1月26日,众多南京市民排队领取免费的腊八粥。当日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金陵名刹毗卢寺免费向南京市民提供近3万份腊八粥,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长队领取。中国图片总汇发(王新 摄)







1月26日,杭州张同泰药房的工作人员将刚熬好的配有中药材的腊八粥免费送给市民。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 新华社发(李忠 摄)






1月26日,几位老人在杭州张同泰药房外品尝药房派送的腊八粥。 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新华社发(李忠 摄)







1月26日,杭州张同泰药房的工作人员将刚熬好的配有中药材的腊八粥免费送给市民。 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新华社发(李忠 摄)






1月26日,杭州一位热心市民熬制了腊八粥请邻居们免费品尝。 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新华社发(李忠 摄)






1月26日,杭州张同泰药房的工作人员将刚熬好的配有中药材的腊八粥免费送给市民。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图片来源:浙江在线






1月26日,杭州张同泰药房的工作人员将刚熬好的配有中药材的腊八粥免费送给市民。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杭州许多药房、餐饮店、寺庙、社区以及个人设立的腊八粥派送点不计其数。图片来源:浙江在线
 

回复:

记忆中香甜的腊八粥




旧历十二月,也叫腊月。十二月八日,也叫腊八。在我小的时候,最怕腊八。因为那几天,天气最冷,能冻得双脚乱跺。有句谚语叫做“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可是我又盼腊八,因为那天,可以喝到平时喝不着的香甜黏稠的“腊八粥”

    为什么必须在腊八那一天,才能喝到腊八粥?长大后通过看书,才得到答案。

    原来在腊八,也就是旧历十二月八日那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叫做“成道节”。每逢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人,把从四面八方募化来的米麦豆谷各种杂粮和枣儿栗子等干果,混在一起下锅熬成的粥,作为供品,用来纪念佛祖成道。这个粥,就是我们喝的“腊八粥”。这是佛教的一项宗教活动。这个宗教活动,随着佛教的传播,由寺庙传到世俗民间,腊八粥的原料和做法,自然也流传下来。日久天长,居然形成风俗典故。每逢腊八,上自皇帝宫廷,下至黎民百姓,只要顾得上吃穿,无不在此日,熬粥敬佛。只不过,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在粥米的品种多少、粥的花样、仪式的繁简上,有所区别,尽力而为,做到心到神知而已。

    清朝皇帝,特别重视腊八。自雍正帝起,直至宣统退位出宫前,每逢腊八,必在雍和宫内,用数口大锅熬粥,由喇嘛念经,并派专员上祭、拈香。至今,大锅仍在雍和宫院内展示。满族人家逢到腊八,除要熬粥、敬佛以外,还要在腊八日的上午,把粥送到至亲挚友家中,作为联络感情的重要表现。

    我家是满族,民族风俗所限,每逢腊八,既要熬粥敬佛,又要准时送粥,还要热情接待送粥的来客,力求周全,免遭非议,家中大人,很不轻松。记得从腊月初七开始,午饭前,先把粮店送来的大米、小米、黄米、江米、高粱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粥米”,分类挑拣淘洗干净放入盆内,又把核桃仁、杏仁、大小红枣等洗好,泡好。还把盛粥用的盘、碗、罐等瓷器和直径约二尺的大沙锅拿出洗净。

  午饭后,母亲、姑姑、姐姐在向阳的窗前,放上一张八仙桌。拿出镊子、菜刀,刀刃呈弧形的“月子”和纸样子等各种工具,开始在桌旁制作“粥花”。先是把泡好后的核桃仁、杏仁用镊子把其嫩皮剥去,露出白肉。又把大块山楂糕叫做“金糕”的,片成厚约半厘米的薄片,然后在片上铺上纸样子,按纸样上的花纹,该雕空的地方雕空。直线的地方用刀,弧线的地方用月子。刻好后的金糕片,就成为各种图案,如圆形的“寿”字、菱形的“盘肠”、长条形的“万字不断”、直角三角形的“云头”等等。这些图案,都是作为备件,既可以单独,又可以组合,用来在凝固的粥皮上,摆成“粥花”。

    粥花式样很多,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其中“狮子滚绣球”就是平面和立体兼备的粥花。“狮子滚绣球”的狮子,是用半个剥去嫩皮的核桃仁做狮子头;用细篾四根,每根各串三粒松仁,做狮子腿;用大红枣一个,做狮身;用带绿叶的香菜一根,做狮尾。把做好的狮子的头、腿、尾分别插在大红枣上,就组成了一个狮子。狮子要做两个,再用一个去嫩皮、露白肉的整个核桃仁,就成为绣球。

    狮子和绣球做好以后,在上供以前,当盛在碗内的粥凝出粥皮时,在其四角各放一块刻好“云头”的金糕片,作为抱角。抱角之间,用“万字不断”的金糕片相连,组成四框。在四框的中心,再摆上一块菱形的“盘肠”。这就构成一个平面图案,恰似一块地毯。在“盘肠”上面的正中,放上“绣球”,绣球两侧,各放一个“狮子”,狮子的一个前爪还搭在绣球上。
 
  于是又组成一个在一块地毯上,有两个狮子在滚绣球的立体造型。这个既有平面,又有立体的“粥花”,妙在色彩的搭配,颇有意境:首先是一块有红色花边和中心的地毯,被金红色闪闪发光的粥皮托着。地毯上又托着白色的绣球和头腿皆白的狮子,可谓红白相映,色彩鲜明,再配上绿叶婆娑,摇摇欲动的狮尾,更显得金碧辉煌,静中有动,令人称妙。“粥花”的制作,诸事齐备才吃晚饭,这时已经是天色大黑。

    晚饭后,开始熬粥。先把不易煮烂变软的红小豆、绿豆、芸豆等下锅,等到豆软汤红后,再把各种米和红枣、碎核桃仁等下锅。米类下锅后,要勤加搅动,防止米类沉底巴锅使粥变糊。把粥熬到又黏又稠时,分装到盆、碗和准备送礼的粥罐之内。“粥罐”是一个扁圆形,大肚子的瓷罐,上面有盖,盖上有纽,从侧面看,好像一个“壶”字。在肚子的两侧肩上有耳子,耳子贯以铜梁,用来提罐。分装好的粥出现粥皮后,把准备好的“粥花”摆在上面组成图案,或撒上一些青丝红丝、瓜条、青梅、蜜枣等粥果。等到一切就绪,已然时过午夜进入腊八。略事收拾,急忙入睡。

    初八正日,全家黎明即起,洒扫、梳洗完毕。立即佛前献粥、焚香、叩拜。此时已然天色大明,全家喝粥。

    在又黏又稠的粥上,撒上红糖、白糖,浇上桂花卤子,粥热而不烫,粥内又有粥果。慢喝,细嚼,味美之极。可谓香甜在口,温暖于心。喝罢粥,男人提罐出门,去亲友处送粥。女人在家,陆续不断地接待送粥而来的亲友。亲友之外,还有一位我们叫“师太”的老尼姑,也带着挑夫,前来送粥。明为送粥,实为化缘。我家除要付给“香资”,还要开挑夫的赏钱。待到宾客走尽,男人送粥已归时已然时过中午,为“腊八粥”而忙碌的我家大人们早已疲惫不堪。略用午餐,旋即和衣而睡。但孩子们,却乐而不倦,因为家里和送来的腊八粥,可以连续几天照喝不误。






如何做腊八粥

    材料:糯米1杯、小红豆100克、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松子各50克、砂糖300克。

    步骤:

    1.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小红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

    2.小红豆、莲子、花生仁放入内锅,烟叶水6杯,移入电锅中,外锅加水1杯,蒸至开关跳起;加入糯米,外锅再加水1杯,续蒸至开关跳起;再加入红枣、桂圆干,外锅加热水半杯,继续蒸至开关跳起,再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砂糖300克即可。
 

回复:红红火火过腊八:腊八粥的做法(图)

南方不兴这个,郁闷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