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小炒-回锅肉[图]
据考证,回锅肉源于民间祭祀,系将敬鬼神、祖宗的供品在敬献之后拿来回锅食用,因而也称“会锅肉”,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
在帝王和大户人家里,祭敬鬼神得用牛羊猪三种动物,而一般的平头老百姓,只能从集市上买回一块肥肉,放在锅里煮到七八分熟,再放到祭台上。祭祀完毕,这块肉已经冷了,再放进锅里去煮显然会变得很不好吃,聪明的祖先就想出了用蒜苗或是红椒或是大头菜丝将它回锅爆炒———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原本肥肥的猪肉在爆炒之后变成了半卷的肉片,亮晶晶油汪汪地在蒜苗红椒大头菜丝之间,扑鼻的香味能让满院子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一个剧烈的喷嚏。
今天,鬼神不需要再祭敬了,回锅肉这一菜谱却流传了下来,并且成为诸多川菜中最大众化且最具人气的品类。记得前几年四川搞了一次川菜的民意调查,结果回锅肉以50%以上的票数被认为最能代表川菜。四川的主妇们,也许不会做海鲜,不会煲靓汤,但恐怕没有不会炒回锅肉的。各地做法虽大抵相同,但也略有些差异,比如成都回锅肉要放豆豉,而重庆则不放。放与不放均无伤大雅,俱是味浓鲜香,微辣带甜,若再配以香喷喷的大米饭,可以让人一口气吃上两三碗,直到肚皮发出饱和的抗议。

用料:五花肉(肥:瘦=3:2、带皮)、郫县豆瓣、酱油、甜酱、料酒、花椒等
配菜:蒜苗/青椒
做法:
1、猪肉刮洗干净,放入汤锅中煮至刚熟,捞出晾凉切成片。蒜苗洗净,切成马耳朵形。
2、锅中放油,放入猪肉片炒至出油呈“灯盏窝”状时,放入剁细的郫县豆瓣炒香上色,加入甜酱炒散、炒香,放入酱油、蒜苗、味精炒至蒜苗断生,装盘即成。
特色:味浓鲜香,微辣带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