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征文 我的农民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日三餐一碗小米,一碟咸菜,粗茶淡饭的庄稼人,黄土高原那个名叫焦尾城小山村最普通的农民。父亲没有多少文化,父亲的文凭是小学四年级毕业,这也是从他口中得知,无毕业证书可以证明。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未为自己奢侈过一点点,省吃简用培养姐姐上大学和我上小学。姐弟俩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并欠下外债两千多元。
1997年响应县委号召,我家建起两个温室大棚。为了减少成本,温室墙体就地取土,是父亲用蒲苇自己编织的。温室大棚栽种反季节蔬菜,全靠科学技术,不比露天种植农作物较为容易。我很难现象,两个小学未毕业的50多岁的农民夫妇,能把温室大棚种植8年之久,并对温室大棚栽种反季节蔬菜的要领以及病虫害防治可以了如指掌。
在开支收入记事栏中记有当黄瓜被父亲不小心打药过量,未及时发现,当黄瓜花不开,苗不长,才发觉受到药害。父亲在温室大棚中蹲下,哭了好长时间。是啊,两个多月的起早贪黑,每天拉草帘,烧火保温,落蔓掐丝,自己从未舍得吃一根黄瓜。即使这样,他们从未对琐碎烦心劳神的温室种植和田间劳动抱怨。我家的温室大棚中唯一的仪器就是半空悬吊着的四个温度计,再无其他检测仪器,能让那些拿着手机,穿着名牌服装骑着摩托或开着轿车的市民用低廉的价格买去父母用心血种植的新鲜蔬菜,在他们嘴里天经地义的品尝,肠胃里理所当然的翻滚,最后变做一个饱嗝或一个臭屁被排掉的同时,是没有人知道和注意父亲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不过我是知道的,我可以用平铺直叙的文字简略的写出,父亲在黄土地上所种的反季节蔬菜和农作物,累加起来,其体积将远远超过城市中任何高大建筑,其内在价值是任何数字无法表明的。尽管在父亲的观念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居于生活低层,贫穷,困顿,艰难包围着他,他从未泄气,退却,不仅乐观向上地进行劳作,而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信心百倍。
现在,在我伏案写这篇拙文的时候,我流泪了,我也知道我并不是那种轻易掉泪的人。千里之外的我的父亲此时一定仍在田里干活,五十多岁的他,除了县城,哪里都没有去过,一年365天,天天有干不完的农活。在我心中,萌生一个愿望,等我长大参加工作以后,一定要带上我的我的农民父亲到省城太原,首都北京旅游,让他坐一坐火车,飞机,看一看日益繁华的大好河山!
曲治岳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实验小学1.044班 邮编:034000
电话0350--315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