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7-5]再一次被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所打动《滚滚红尘》 女歌手: 陈淑桦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2005-7-5]再一次被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所打动《滚滚红尘》 女歌手: 陈淑桦

1  /  5  页   12345 跳转 查看:6790

[2005-7-5]再一次被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所打动《滚滚红尘》 女歌手: 陈淑桦

[2005-7-5]再一次被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所打动《滚滚红尘》 女歌手: 陈淑桦




(女)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男)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女)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男)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女)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男)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女)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
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合)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女)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男)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music
(合)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 的传说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回复

今天无意中从电视中听到这首歌,避无可避,再一次被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所打动。

我想,70年代的人无疑都会对这部影片怀有特殊的感情。

秦汉、林青霞
张曼玉
三毛、张爱玲、胡兰成
罗大佑、陈淑桦
无一不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精彩人物,掺杂了这么多经典元素,注定了这四个字无法让人忘怀: 滚滚红尘

谁都是在滚滚红尘中起舞,谁是谁的宿命,谁又是谁的永远?

当华发苍苍的那天,你还会放谁在心头无法释怀?

 

回复

我愿意在这里为三毛增加一点空间,三毛和荷西,曾经是一代人心中的爱情经典.
三毛是作家,也是明星。有人说大众在三毛作品中看到的三毛,只是她幻想中的自我形象,这形象令很多人沉迷,而当中最沉迷的,恰恰是三毛自己———三毛越是渲染和沉迷这种形象,这种形象与她的自我的分离就越是严重,分离到某种程度,三毛内心的迷乱便开始了,自杀,多半与此有关;有人说三毛其人其文有不真之处,这种不真隐约折射出了这位女作家幽深的内心世界,其文不真,关键不在作品体裁,而在其人的不满、逃避现实和自闭自欺;有人不相信那个写过《不死鸟》的热爱生命的人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有人说三毛受《红楼梦》的影响太深,她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有人说,三毛的死与《滚滚红尘》没能赢得金像奖最佳剧本有关;有人说三毛之死是去赴爱人荷西之约;还有人说,三毛死于江郎才尽……   这个神秘的精灵般的女人曾经说,假如还有来生,愿意再做一次女人……活着,她为人们演绎神奇;死后,让人们如入迷雾。
 

回复

再来重温。。。
 

回复

引用一段网上的文字:

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四川重庆。本名陈懋平,“懋”这个字是家谱上的排行,而“平”则是她父亲期望和平而选取的。后为方便书写改原名:陈平,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
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回复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回复

1991年1月4日清晨在台湾家中自杀,时年48岁。
 

回复

三毛的生活和她的作品一样浪漫动人,一部《撒哈拉的故事》,一段她和荷西的凄美爱情,当年,多少少男少女为之倾倒。《滚滚红尘》成为我们与她相知的绝笔。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国内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之多。

三毛的最后心声 我的这一生,丰富、鲜明、坎坷、也幸福,我很满意。

过去,我愿意同样的生命再次重演。

现在,我不要了。我有信心,来生的另一种生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喜欢在下次的空间里做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或许做一个妈妈。在能养得起的生活环境到此为止,我要养一大群小孩,和他们做朋友,好好爱他们。

假如还有来生,我愿意再做一次女人。

我觉得目前做为一个男人,社会的背负力、被要求的东西比女人多太多了,我不喜欢。

是否有来生,谁也无法回答。

命运的搬弄,我们身不由己的离离合合。
 

回复

18年前,当我第二次出国的时候。有两个妈妈,各带一个女儿,在香港一家伊人服饰店选购衣服。其中一个女儿就是我,当时我的手拿着一件翠绿色的旗袍。耳边传来服务员的声音:“你看!你看!那就是林青霞,演《窗外》的那个女学生。”

我不禁抬起头去看,就看到现在《滚滚红尘》里的国中女生头的林青霞,我看她的时候,手里还握着旗袍,心中有一种茫然感,好象不只是看着她而已,这时候耳边传来的是妈妈的声音了:“妹妹,这件旗袍,你到底要不要?”我说“好,也好。”妈妈就帮我买了。

我跟自己说:“这个女孩即将进入她的电影事业,她的前途会怎样?而我又要远走到欧洲去,我的未来又在哪里?”

这样一交错,睽别十多年。我和秦汉、青霞三个人,因为《滚滚红尘》的工作关系,成为很谈得来的好朋友。回忆起初见青霞的情景,想及命运的问题,真是一个谜。
 

回复

《滚滚红尘》电影海报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描写了一对世间男女在战乱年代里悲欢离合、欲仙欲死的爱情,这部角逐金马奖的电影剧本即是以女作家张爱玲和汪伪政府法制局长胡兰成的爱情故事为蓝本创作的。时光虽已流逝半个多世纪,张胡之恋仍在红尘里亦真亦幻地流传着,成为令人扼腕叹息的人间佳话。
 
1  /  5  页   12345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