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有网友在我发的一个帖中留言道:很喜欢《再见了 大别山》这首歌曲‘。当时还不知道这首歌曲实际上是一个声乐套曲中的一首歌曲,今天看到了这个套曲的再版CD专辑才由此知道。该套曲《大别山抒怀》(又称 将军的摇篮)词由王和泉老师创作于1981年6月至1982年5月,1982年6月由著名作曲家雷远生作曲,1982年9月由著名歌唱家吴雁泽首唱,并于1983年5月在上海录制成黑胶唱片,1983年8-9月,由王老师编剧的音乐艺术片《将军的摇篮》由吴雁泽主演、安徽电视台拍摄,1983年12月31日晚8时10分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下面请欣赏这个套曲的第一首歌曲和最后一首歌曲,吴餍泽版本正是中国唱片上海公司1983年5月的首版录音,这个录音由德国老虎鱼后期母带处理后 于今年由DMC(北京)唱片 广东音像首次再版成黑胶CD。 并附上该CD上 王宏伟《再见了 大别山》的版本。感觉第一版的伴奏和演唱都很有特点,特别是伴奏中响板的运用,颇有戏剧唱腔的韵味。
作词家王和泉
王和泉,男,著名词作家,安徽合肥人,安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1950年出生,1968年上山下乡(青阳县九华山下),同年在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 1970年调入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作曲家雷远生
雷远生广州军区政治部作曲家 1965年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1969年入伍进入武汉军区歌舞团,1970年赴上海音乐学院进修,随后在武汉军区歌舞团任乐队指挥,1986年调至广州军区政治部。
谈起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情》(又将军的摇篮)创作过程 雷老师表示:1981年,"四人帮"后,当时的军委副主席徐向前要求武汉军区成立一个红军方面军创作办公室。27岁的雷老师就被调到这个办公室。于是他就和词作者王和泉一起从河南到湖北,最后在安徽,展开了历时三个半月的徒步采风。王和泉一路走一路就把词都作出来了,雷老师这下可着急了,因为他一直没找到灵感。最后到了安徽金寨,雷老师终于找到灵感了,当时住在2一块钱一晚上的小旅社里,雷老师一气呵成,写成了《再见大别山》,那一晚整个旅社都被他吵得睡不着。 这个套曲共有6首歌曲,分别是《请抽一袋烟》、《五月的红杜娟》、《大别山夜话》、《我爱大别山红玫瑰》、《大别山的清泉》最后一首才是《再见大别山》。为什么就《再见了 大别山》这一首脱颖而出成为名曲呢? 雷老师说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音乐学院首先把这首歌作为男高音的声乐教材,随后全国各地的音乐学院都把这首歌作为男高音的声乐教材。第二中央电视台历届歌手大奖赛, 男高音歌手选唱这首歌的最多,于是这首歌就红了。可见一首好歌的推广真是不易。
同志哥,请抽一袋烟作词 王和泉作曲 雷远生演唱 吴雁泽中唱上海1983年录音版本选自声乐套曲《将军的摇篮》德国老虎鱼母带后期制作DMC(北京)唱片 广东音像出版广东鸿艺音像经销2009千里我来大别山,同志哥,请抽一袋烟。金刚台上歇一歇,快把烟点燃。还是当年老区人,话匣一开似流泉。话题自古谈到今,话题从近说到远。谈了苦难谈变迁,说了昨天说今天。革命老区今与昔,好比换了一重天。千里我来大别山,同志哥,请抽一袋烟。梅山宾馆停一停,品茶又品烟。还是当年老习惯,月夜对坐灯火闪。道理由浅谈到深,生活从苦说到甜。谈了现实谈理想,说了今天说明天。革命老区今胜昔,处处都是艳阳天。大别山主峰全景再见了,大别山作词 王和泉作曲 雷远生演唱 吴雁泽 王宏伟(近期录音版本)中唱上海1983年录音版本选自声乐套曲《将军的摇篮》德国老虎鱼母带后期制作DMC(北京)唱片 广东音像出版广东鸿艺音像经销2009轻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呀,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啊,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相逢又分手,握别众老友。男女老少皆叮咛,盼我隔年再来游。啊,再看一眼好乡亲,音容笑貌心中留。慈祥的大嫂呀,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孙儿。白发的大哥呀,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啊,再见了乡亲们,大别山呀养育了我,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吴雁泽试听曲 同志哥 请抽一袋烟(吴雁泽)+再见了,大别山.( 吴雁泽 王宏伟)(56K MP3Pro)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三首单曲 320K MP3 本地下载================================================&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状态: 离线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