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2884

[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光阴似流水,
不一会,落日向西垂;
同学们,
课毕放学归(回)
我们仔细想一想(会)
今天功课明白未?
先生(老师)讲的话,
可曾有违背?
父母望儿归,
我们一路莫徘徊。
回家问候长辈(将来治国平天下)
温课勿荒废(全靠吾辈)
大家努力呀!
同学们,明天再相会。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清末民初,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可以说是它们的特点之一。

      《夕歌》就是一首有着百年历史的“学堂乐歌”,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校园歌曲。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学堂乐歌”之一。《夕歌》大约作于1902年原名《夕会歌》。由近代音乐、美术、教育家李叔同先生填词。他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与艺术造诣,所填歌词文辞秀美,富于意境和韵味,词曲结合达到了几乎不露填配痕迹的程度,歌唱起来流畅自如。他创作的这首歌内容浅显而立意很高,歌的曲调采用当时全国流行和脍炙人口的民间乐曲《老八板》,旋律深沉而宽广,一字一板,浑厚自然,不仅给人以艺术陶冶,更重要的是具有极强的教育感化功能。
      《夕歌》是学生放学所唱的歌。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三五少年,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从学校高高兴兴回家。他们用深情而优美的歌声,表达出自己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心声。因为《夕歌》是放学时所唱,所以有时也称《息歌》。又由于歌中唱到功课,因而又称《习歌》。近几年演唱时,强调歌中提到的“治国平天下”,故又称《祖国歌》。
      《夕歌》是抗战前江都县立实验小学(现扬州东关小学)教唱校园歌曲。学生进校后学的第一支歌就是《夕歌》。老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唱。那时,每天放晚学前,学校规定各班首先由老师作当天的小结,然后师生高声齐唱《夕歌》。这首歌通俗达练,适合孩子们的心理和实际,今天的孩子也能从中受益,因而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回复:[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坐在沙发上上课
谢谢楼主分享 学堂乐歌《放学歌》
 

回复:[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时光一去不回,童年只能回味。。。
 

回复:[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好就要这个放学歌。
 

回复:[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歌好,谢谢。
 

回复:[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谢谢分享
 

回复: [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谢谢楼主分享 学堂乐歌《放学歌
 

回复:[29/8/2010]学堂乐歌《放学歌》(又名《夕会歌》)

纪念李叔同先生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