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1  /  4  页   1234 跳转 查看:4948

[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引用:






[light]说时依旧[/light]


作词:三  毛
作曲:梁文福
演唱:林慧萍





重逢无意中 相对心如麻
对面问安好 不提回头路
提起当年事 泪眼笑荒唐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爱过你
说时依旧泪如倾
星星白发犹少年
这句话请你放在心底
不要告诉任何人你往哪里去
不要不要跟我来
家中孩儿等著你
等爸爸回家把饭开

music......



三  毛


提起当年事 泪眼笑荒唐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爱过你
说时依旧泪如倾
星星白发犹少年
这句话请你放在心底
不要告诉任何人你往哪里去
不要不要跟我来
家中孩儿等著你
等爸爸回家把饭开





试听曲:林慧萍 - 說時依舊(256K MP3)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相关链接

车斑所发:潘越云 齐豫《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滚石唱片,192K mp3)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_^谢谢^_^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大力士辛苦找歌,謝謝了!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記得 有一年 夜裡看書時打開收音機
無意的聽到 三毛在說她的許多故事 她說話的聲音甜美
我喜歡她人生的夢及經歷 

有一年卻聽到她 自殺 頓時 我心
唉 許多她的粉絲 真是 她去找她的荷西(她老公)了 !!!

齊豫與潘越雲 曾唱過 三毛的作品 那張專輯 "夢田" 就有三毛的讀白 不錯聽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謝謝了!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引用:



《三毛,永遠的三毛》作者: echo1326  發表日期: 2007-04-23 19:31 

三毛 本名陳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縣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后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迦納利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學任教,一九八四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三毛和荷西真正是一對浪漫到了遠走天涯的情侶

    女作家中,最喜歡的還是三毛!  我不否認,三毛的骨子里是有著自戀傾向的,這應該與她成長時的孤僻、天性里的敏感有關。早期的三毛由於性情孤僻,與外界、朋友、甚至家人都是處於一種幾乎隔離的狀態,她一方面在心底里對父母和外界存著愧疚和自卑,一方面又知道自身的美,很可惜的是,當時,並沒有另外一個人與她分享這種美,於是她惟有自己憐惜自己,一度陷入自戀的境況。三毛在《一生的愛》里曾說,“那時候(十三歲),我覺得自己也美,只有藝術家才懂得的一種美。”然而,藝術的美是屬於精神境界的一種美,惟是看得穿人的骨肉的人,才懂得。她的自戀一直持續到她出國后求學后的很長一個階段,她在《傾城》里又說,“那時候,我是一個美麗的女人,我知道,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只是這時候,她自戀的內容與她十三歲時又略有不同了,如果說十三歲時三毛的自戀純粹是出於對自己的憐惜,那麼這時候的憐惜里已經透出一些對於自己生命的認識,包含一些自信的成份了,而迫使她自信起來的原因,即是她對於自己“青春”的意識和覺醒。無論后來成名后的三毛在面對外界時的姿態是多麼低調和謙遜,在她的內心里,她其實一直是深知自己的美麗的,——屬於精神境界的和性情里的美。其實,也惟是深知自己精神境界的和性情里的美的人,才會產生一種叫做“水仙自戀”的情緒。再后來,當曾經那個自戀的女子萬水千山走遍,滄海桑田歷遍,以自己的平凡和並不美麗的外表,卻博得了世界的愛,陽間的愛,冥界的愛,父親的、母親的、丈夫的、以及朋友的愛,她也終於明白,所謂的“美麗”,不過是從心里開始,做一個真誠的人,還自己一個“自然”,將生命中的光輝煥發出來,溫暖自己,照亮別人。由此可見,她早期的那份自戀情緒,早已落花成春泥,化做了骨子里的豁達、自信、和悲天憫人的愛人情懷。


三毛和大胡子荷西依偎在一起,他們正在旅途中

關於三毛的作品

    三毛的作品,有自己的心境記錄,也有作者身邊的鄰人、朋友的遭遇,但就其主體風貌而言,是在講作家自己的真實的故事,在文體上,除了《萬水千山走遍》等少數文章明顯地帶有游記色彩,更多的篇什,雖涉及到旅行的題材,而作品的整體風貌,遠非游記所能涵蓋。三毛對於單純的景致,一向不感興趣,她所關注的,是與人生融合的大自然,是刻著文化印跡的生命景觀。所以,特定地域中的人,浸潤在特定文化氛圍中的人,最令她鐘情,如同作者自白:“我不愛‘景’,我愛‘人’。”三毛的作品,在文學精神上,更多地得自散文的藝術精髓。就表現自我的人生、個性、人格色彩等方面而言,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言及三毛的作品容量與表現手段,散文這種文體又似乎難以企及其豐富。三毛作品不同於那種帶有傳奇意味的文學虛構小說,也有異於那些拋離了小說特征的人物傳說。在自敘傳的色彩上,它與虛構的小說區別開來;而在“小說”這一點上,它又與一般的傳記不盡相同。細細品味,三毛是把作者自己活生生地融進作品中去,以純然個人的感覺和表達方式,展示出作者身歷的真實生活,作者眼中的文化景觀與人生世相,作者的情感心路乃至個人隱祕。這就圍繞作者的自我中心,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的寫實為基礎,展示了一幅有人物、有情節、更不乏作者個性色彩的人生圖畫。確切地說,它主要是以作者的私人生活和情感心路為線索,從個人經歷中的擷取素材,並通過小說的創作手段,真實地再現生活原型。所以,把三毛的這種文體稱為“私小說”似乎更合適一些。這種真實地描寫自我的私小說,在內容和表現手段上,遠比游記和散文來得豐富;在現實生活的意義上,人生真實往往勝於文學虛構;在文體類型方面,小說又每每長於傳記。由此看來,三毛採用私小說的方式來創作,顯然具有一種自我的、大眾傳播效應的文體優勢。

放眼三毛的私小說創作,自我是一個無所不在的靈魂。“我”——三毛——Echo構成三位一體的形象,她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作品的敘述者,同時也是小說表現的主角。

三毛說:“我是一個‘我執’比較重的寫作者,要我不寫自己而去寫別人的話,沒有辦法。我的5本書中,沒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稱的。有一次我試著寫第三人稱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怎麼會知道‘他’在想什麼?所以我又回過頭來,還是寫‘我’”。

關於三毛的愛情

三毛的愛情。據我所知,三毛的一生,她一共將愛情付給過三個人。一次是她的初戀,她讀大學時的校友。三毛后來的文字里一直很回避這段經歷,因為,它是一段傷。這段戀情從一開始,是以三毛主動出擊為基礎的,那個男孩子只是被動的回應,但是就是這一點點被動的回應,也給三毛帶來了無比的快樂。但是聰明敏感如三毛,她當然能感覺到那個男孩子對她是不是真的愛,她是那樣一個要求情感純粹的人,她當然不能容忍自己深愛著的人是不愛自己的,所以,她也曾一度陷入苦痛。最后,三毛還是選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結束了這段戀情,即遠行異國。那時候,三毛在將出國的手續和機票都辦妥后,才以一種表面的平靜告訴那個男孩子,她不過是想以這樣一種方式換取他的些許挽留、珍惜。她甚至想,只要他說一句挽留的話,她立馬可以取消既定的遠行計划,安安份份做一個普通的女人,妻子。但是那個男孩子沒有。她那麼全心的去愛一個人,可是她的愛根本沒有得到一絲的回應,那麼輕描淡寫的就被抹去了,這對於一個剛剛看到一點生活美好的三毛,那個極度自尊而敏感的女孩子來說,該是怎樣的打擊呢?她的傷太深了,她不得不走。

      三毛的第二次愛情,即是她在台灣時認識的德國未婚夫。這次的戀情可以看作是三毛深思熟慮后的愛情。在此之前,三毛身邊並不乏追求者,依她的性子,她絕對不會隨便選擇一個人就把自己嫁掉的。這第二個人,是與三毛兩情相悅的人,也是她打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這正符合三毛對於情感的要求。可是命運時不時總喜歡與她開著玩笑,硬是在她婚前一個月,從她懷抱里奪去了她千挑萬選來的愛人的生命。有人說,世間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我覺得說這句話的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實是,生死的相隔就是最無可奈何的距離,無論你怎麼哭,怎麼求,都將永遠喚不回身邊愛人的一絲聲音、一抹溫柔。

      不曾經歷過一個自己心愛的人的死亡的人,永不會明白那樣的一種失去,它所帶給心靈是怎樣一種感受。因為隔開彼此的,不是萬水千山,也不是萬水千山外的任何東西,而是——生死。所以對於三毛的第三次愛情荷西,她會在那麼短的時候內選擇跟荷西結婚,我一點都不奇怪,也不願去質問她跟荷西之間到底是先有婚姻后有愛情還是先有愛情后有婚姻。經歷過生死的女人,如果那時候她們沒有隨著愛人一起死,那麼之后,她不過是要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去處,一個可以讓她將心放下的人和地方,一個“吾心安處”而已,反正她已經是會好好生活的人了。三毛和荷西之間有愛嗎?那當然是有的。三毛從前所經歷過的所有失去,不過是教會她對生活和生命里遇到的人和事物的更加珍惜。一個等她六年的人,她沒有理由不珍惜。況且對於三毛一樣的女人,只要她的生命還在,她就不可能失去愛的能力,問題只在於她的愛的能力看在哪一刻被哪一個人喚醒。試想,沒有何西張平還會是三毛嗎?


作為大千世界里一個獨特的生命傳奇,三毛的創作不僅把人生最美好、最詩意的東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過萬水千山,穿越滾滾紅塵,在讀者的期待視野中成為永久的文學存在。如果說,讀書是三毛走向文學生涯的鋪路石,旅行為她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生活素才,寫作則使她的生命姿態展示出最動人的風彩。筆耕,無異於三毛生命過程中不可剝離的一種存在形式。



祝福你和你的荷西在天堂幸福!!!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想起了齐豫和潘越云的那张专辑,想起了“滚滚红尘”。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謝謝了!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小時候很喜歡看三毛的書,愛上了那種浪跡天涯的感覺,斯人已遠,可惜的了.....
 

回复:[12/8/2007]怀旧与惆怅 林慧萍演唱三毛的作品『说时依旧』(256K MP3)

年少时知道的最有名的俩台湾女作家就是三毛和琼瑶,不过两个人的著作都没认真看过。
 
1  /  4  页   1234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