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ZT]从新《红楼梦》看当前文艺作品的某些通病
美国影视作品常以其他国家的题材为蓝本,却灌输给观众美国人的价值观,这也可以称为文化侵略。比如美国人拍的《国王与安娜》,让泰国国王和美国女人眉来眼去,接受美国女人的教育,这个女人拯救了国王还拒绝了这个国王的感情。这种情节设计当然够震撼的,够现代的,够符合美式思维的,可激起泰国文艺工作者的极大愤怒。为了表示抗议和抵制,泰国耗巨资拍摄了史诗巨片《暹罗皇后》,让世界了解到泰国独特的文化和伦理,让人们明白那个在西方人眼中只有人妖和佛塔的神秘国度,竟有着如此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他们的祖先竟这么精彩地活过!
同样的例子还有关于两部《战争与和平》的拍摄: 1956 年美国人拍摄了电影《战争与和平》,由奥黛丽赫本、亨利方达主演。影片公映后迅速红极一时, 当年被评为美国十大卖座影片之一, 1957 年获奥斯卡奖三项提名。 然而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那完全是一部美国人眼中的乱世鸳鸯梦,穿着俄国服装的娜塔莎和安德烈成了言情小说的香艳玩偶。在全世界都为这部作品叫好的时候,苏联人十年磨一剑, 1968 年推出了长达 430 分钟影片《战争与和平》,汇集苏联当时最优秀的演职员,几万部队参演,耗资达 5 亿 6 千万美元 ,耗尽了苏联 20 年的电影预算,拍得深刻雄浑,悲壮震撼。当时美苏冲突尖锐,苏联却将此片送至奥斯卡评选,一举拿下 第 41 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用另一种方式让美国人认了输。为什么?因为苏联人不允许美国人玷污自己的文化,哪怕付出倾国之力也要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精品。
这些是过去尚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