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8]《中国人系列合集》
制作说明:
近来国人大量出境旅游,向世界人民展现了礼仪之邦大国国民的“风采”,衣冠不整、随地吐痰、乘车不排队等坏习惯,一些在国内属“生活小节”的动作,大大影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为此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很难想象,全世界还有哪一个国家会像我国一样,仅仅为让国人成为文明游客,而在全国启动一项专门“行动”。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中国,国人竟然连文明的游客都做不好,以致于要让中央文明办如此兴师动众?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所以找了些有关中国国民性的书籍看看,顺便制作成电子书。原本要收录李敖和龙应台的大作,后来觉得他们的作品过于宣泄不够理性,就没有收了。易中天《闲话中国人》还不错,可惜找不到文本,只好作罢。
暂收录八本,期待今后不断更新。
书目介绍:
1. 中国人的性格
自从那位喜欢说大话的威尼斯商人在热那亚监狱里口述了一本游记,700年间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商人、水手、政客、学者,形形色色的人写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有写实,有虚构;有不着边际的赞美,也有不怀好意的污蔑。有这难以计数的“中国著述”中,真正有影响的,不过那么几本。美国作家亚瑟·亨·史密斯所著的本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美国排行榜的畅销书,本书从作者理解中的中国人的性格入手,真实的、全面的分析了中国人的性格,不仅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人,也可让中国人了解自己,逐步完善外国人对我们的看法。
2.中国人的素质
本书作者以自己在中国几十年的所见所闻为例证,按照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理念概括了晚清时期中国人的素质。
3.中国人的幸福观
本书着重探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堂观和乌托邦观念,分析了天堂观和乌托邦思想在中国人寻找幸福之途中的历史意义。作者认为,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弃对幸福的期望和追求,和西文一贯所认为的“中国一直都在向后看,他们的全部理想都是从过去中吸取的,他们对未来不感兴趣”的观点不同,作者认为中国也有着对现世与未来的憧憬,在传统儒释道思想以及现代西方思想的杂揉下,呈现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天堂观、乌托邦思想和有关理想世界的观念。本书按照历史的线索,分五个章节分别讨论了先秦不同学派对幸福的不同理想,汉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环论对幸福观的影响,以及魏晋时期的佛道思想、宋明理学和19世纪各种思想流派对幸福的探索。本书引征的材料不拘常规,自由广泛,不仅有常见的儒释道思想文本,还涉及到许多边缘的内容。除了材料丰富翔实外,作者的文笔也是细致而富有情感,由此勾勒出中国历史上幸福观的种种不同表现,常有些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掩卷深思。
4.吾国与吾民
5. 丑陋的中国人
本书收入: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起敬起畏的哲学、缺少敢讲敢想的灵性、对事不对人、只我例外、谋利有啥不对、沉重的感慨等文章。
6.面子
“总是要给点面子的嘛!”这是解开中国人权力游戏密码的重要术语。本书作者运用“人情面子”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历史上的官场运作规则给出了更透彻和深入的阐释,提示了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书中讨论“脸”和“面子”的篇幅居多:丢脸、长脸、不要脸、没脸见人、脸皮厚、体面、给面子、留点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概念,成为描述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的基本概念。如果你读完这本精彩的《面子》,你会对《厚黑学》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当然,也正是这样一本书,方可使你了解一个全面的华人内心世界。...
7.大话中国人
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本书冠于“大话”,其实不像大话。作者拿我们中国人自己去大话一通,似乎不恭。其实,戴上“大话”的帽子,也不过是想调一调侃,幽一幽默,较高品味的调剂一番,目的是给一些心累、心闷或心亲的人找些乐子。
8.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
为什么中国足球总踢不过韩国?为什么日本政府向韩国道歉而不向中国道歉?为什么韩国人不坐外国车而中国人热爱外国车?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如此相近,为什么韩国的发展比中国要迅速得多合理得多?随着中国人对韩国越来越熟悉,中国人对韩国人的问号也越来越多。
韩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太多的相似性,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必须特别重视韩国,因为韩国是在与中国几乎完全一样的土壤上取得的成功。观察韩国如何摈弃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了解韩国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的要求结合起来,借鉴韩国在化蛹为蝶过程中的悲欢苦乐,吸取它的经验,知道它的教训,对中国无疑是有益的。
本书从国民性、教育、农民问题等各种角度比较中,探讨乐中韩两国在社会发展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韩国之长攻中国之短,以期引起国人的反思。其中《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了点什么》、《中国人韩国人国民性比较研究》等篇在网上曾引发过激烈的争论。该书属于“修正文库”的“解构中国系列丛书”之一种,该系列丛书旨在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种种难题。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