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上海金融战 邓小平断然查封证券大楼
上海市民视人民币为烫手的“热山芋”。反动势力叫嚣:
“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但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国民党发行的金圆券作废,人民币为合法货币,并公布了1:100000的比价,即用10万金圆券兑换1元人民币。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几天后情况发生了逆转。
一些投机奸商和敌特分子利用他们囤积的大量银元,在金融市场上刮起了一场黑色的“龙卷风”,他们利用市民们解放前饱尝通货膨胀之苦而对外币、银元存在盲目依赖心理和对人民币尚未建立信誉的客观条件,进行大量非法的黄金、外币、银元的投机交易,疯狂打压人民币。5月28日,人民币与银元的兑换比价为600:1,到了6月8日,这个数字竟变成了2000:1!
不法分子的破坏不仅严重损害着人民币的信誉,而且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在短时间内,大米、面粉、煤炭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了二至三倍。反动势力狂妄叫嚣:“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但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军管会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利令智昏的投机者们置若罔闻。统计数字显示,人民银行为平抑物价每天早上发出去的人民币,到了晚上又全部回到了银行里。老百姓吃够了解放前通货膨胀的苦,因此往往不惜血本将人民币兑换成银元或实物。这样人民币每周转一个轮回,银元贩子都要狠狠赚上一笔,物价也跟着上涨一截,形势十分严峻。
制造金融动荡的上海证券大楼被及时查封。老百姓称:这下“大亨鼠”完蛋了。
位于九江路的上海证券大楼是当时上海金融活动的中枢,每天上午九十点钟,一些专门左右上海金融市场的“大亨鼠”便来到这里,他们敲定的银元、美钞、黄金价格一公布,大批掮客便分散到市区各个角落,所有的银元贩子都参照这个行情进行交易。这里成为上海金融动荡的根源。
6月7日,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邓小平主持会议,指出如不采取断然措施,不出一个月人民币就有被挤出上海的危险。会议决定查封上海证券大楼这个操纵金融投机的指挥中心。
6月10日上午8时许,几百名便衣干警控制了上海证券大楼。经过逐个审查、登记,陆续释放了1863人,最后只将250名从事不法行为的主犯扣押起来。市民们对政府的行动无不拍手称快:“‘大亨鼠’完蛋了!……共产党有办法!”
打击金融投机的行动,不仅震动了上海,甚至波及到全国。第二天,银元“袁大头”从2000元猛跌至1200元,大米跌价一成左右,第三天再跌一成,食油跌价一成半!人们无不喜上眉梢,有人还明知故问地对店主说:“侬的价钱是不是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