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史诗——殷人东迁

殷商末年(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攻破殷都朝歌,纣王自焚。进攻东夷的殷军攸侯喜(攸为地名,侯为爵位,喜为人名)及所率二十五万殷商军民面临亡国被围困的险境,遂决定越海东渡东迁。
    二十五万军民和东夷百姓分作二十五部族,分五路行动,每路都有舟师,每五族由一个王族率领。东渡大军军民甚众,有艟艨帆舰队和涕竹舟船队。由于军民甚众,华土涕竹、涕竹笋砍伐挖掘殆尽,为舟为药。最初的航向可能都是直航东方,入海后,由于海流和海风等缘故,遂成五路分流合进。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中途船毁不得不登陆,还有一些来不及上船或船上装不下的军民沿海岸线步行逃生。船队一部分到达秘鲁和中北美洲,一部分南下,沿途设二十四块方石及雄鹰指路标图腾柱,以利后继殷族前进。今海达人、毛利人、高山族人完整地保存了这种标志。
    约公元前1040年,殷人在中美洲奥尔梅克重建殷商文明的曰出国,繁荣到公元前一百年左右,毁于地震,再建又毁于地震。一部殷民迁到秘鲁北部建黄金王朝,另一部殷民是攸侯喜后裔,迁到智利的安第斯山中建殷家(INCA,印加)帝国,余下一部不迁,三建而又毁。另,殷人建有曰升国、曰平旦国,只有曰平旦国未毁于地震,十八名月兔王的历史得以保存。墨西哥==有曰平旦国建立经过的全部记录,《侯喜HOSI王赞歌》连发音都有记载,很像汉语的一字一音。(《基度山伯爵》中有关于“印地安人的炮烙火刑”的描述)
    中美洲曰出国、曰升国、曰平旦国建在尤卡坦半岛等地,先后有奥尔梅克人和玛雅人等生活。玛雅人继承了奥尔梅克人的文化传统。考古学家在奥尔梅克文明遗址拉文塔已知美洲最早的祭祀中心太阳神庙祭祀中心的地下数英尺处沙中,发掘出十六尊约高七八寸的翡翠、蛇纹岩长颅或方形高冠雕像和六块玉圭,玉圭上铭刻有殷商文字,为殷人远祖、高祖、始祖、先公先王名号谱系,显系祖先神主牌位。
    1910年,清==派欧阳庚为墨西哥专案特使,居住在墨西哥中华华(CHIHUAHUA,时译中华华,今译奇华华)州、市、村十七个地区的殷福布族(INFUBU)殷地安人百余族,围着清==特使馆请愿时说:“墨西哥殷地安人是中国血统,殷人后裔,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曰本三千列岛)到这里的。”1922年,欧阳庚任中华民国第一任驻智利公使,见公使馆的马车房后面有三亩涕竹,很奇怪,就问殷地安仆人,仆人说:“从前圣地亚哥这地方有一半全是涕竹,后来砍掉盖房子发展为城市。涕竹笋是殷匕踩俗娲馍艘荋OSI(侯喜)王三千年前不知从什么地方带来的,现在INCA(印加)的HOSI医师用涕竹笋治外伤瘰疬,用针灸治内科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