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6]【古典作品精选】《The best of NAXOS1》(NAXOS精选之一) 320K-MP3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西方古典西方古典-Mp3区(VIP) [2006-1-6]【古典作品精选】《The best of NAXOS1》(NAXOS精选之一) 320K-MP3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10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15349

[2006-1-6]【古典作品精选】《The best of NAXOS1》(NAXOS精选之一) 320K-MP3

[2006-1-6]【古典作品精选】《The best of NAXOS1》(NAXOS精选之一) 320K-MP3



专辑名称:The best of NAXOS1
中文名称:NAXOS精选之一
资源类型:MP3(320K)
音乐类型:古典合辑
发行公司:NAXOS
发行日期:1988年
唱片编号:8.550001
推荐指数:★★★★★



    【孤舟自白】许久就想上传一个古典精选的专辑,只是近来极尽奔波,无暇常来欧版,让大家久等了!
年后有短暂的几日休息,把手头的这张《The best of NAXOS1》奉献给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们,算是孤舟新
年里的一份心意吧......

    《The best of NAXOS1》里汇萃了许多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作曲家的作品。由于篇幅有限,在此选择
介绍维瓦尔第《四季》和亨德尔《赛尔斯的咏叹调—绿叶青葱》。其它作品我会在后面的回帖中陆续介绍。

维瓦尔第:《四季》

    在维瓦尔第的协奏曲作品中,《四季》无疑是最出色的一套,也是小提琴协奏曲中不多见的加有标题。
实际上,《四季》只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发表并题献给一位波希米亚伯爵的,以《和声与创意的尝试》的一
套十二首大型协奏曲中的前四首,分别赋上了“春”、“夏”、“秋”、“冬”的标题,而且在这四首作品
的每一首总谱扉页上,相应地配上应该出自他本人手笔的拉丁文十四行诗,这与西方当时流行的“艺术模仿
自然”的传统思潮相符合。维瓦尔第试图通过乐谱和描述自然的诗句相结合,把音乐描绘自然的能力大大拓
展,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光是从乐曲的结构和形式来看,《四季》由四首小提琴协奏曲构
成,每首都是采用“快-慢-快”三个乐章的标准形式,而且除“冬”之外的快板章节,都采用了Ritornello
的反复曲式,所以,即使没有标题和诗句文字的辅助,维瓦尔第细致入微的细腻音乐刻画,已经使四季的美
和魅力浮现眼前,譬如在“冬”的第二乐章,悠美的小提琴独奏描绘出人们围着火炉烤火的温馨景象,弦乐
以十六分音符拨弦代表屋外的雨声,大提琴则以三十二分音符描绘远方出来的雷声,屋内的温情四溢与屋外
的寒冷冰凉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对于在调性、节奏、和声方面变化幅度不大的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维瓦尔
第的《四季》能够描绘出丰富的音乐表情和景象,称得上是音乐史上描述具体感性自然景象与抽象理性规则
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协奏曲“春”(作品RV.269)中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活泼的快板乐曲,维瓦尔第在乐谱首页的标题处曾为其
写有这样的诗句:“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
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有关的题诗是
这样写的:“牧羊人躺在草地上,忠实的牧羊狗在他身旁。百花盛开,景色宜人,树木轻轻摇晃。”与第二
乐章抒缓的曲风相对应,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则是一首情绪欢快的舞曲,这一乐章的题诗为:“春光普照大地
乡村笛声悦耳,迷人的小树丛中,女神与牧童在翩翩起舞。”瞧,这就是维瓦尔第为人们所描绘出的一幅美
丽春天的图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无限温謦与鸟语花香的美妙乐章。

  协奏曲“夏”(作品RV.315)的第一乐章是一首不过份的快板,维瓦尔第在其所写的诗句中曾这样描述了
那令人燥热与不安的夏天:“盛夏骄阳似火,人畜口干舌燥,杜鹃啭啼,斑鸠与金翅雀也都在不停地吱吱叫
”第一乐章之后的第二乐章是一首慢板与快板相交替的乐曲,题诗为:“苍蝇与一群发怒的土蜂因害怕惊雷
而狂飞不停,令人不得安宁。”“夏”的第三乐章是一个急板乐段,作曲家在此处的题诗为:“天空电闪雷
鸣,冰雹打落了玉米和谷子,毁坏了庄稼。”在作曲家的笔下夏天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庸倦疲惫、充溢着一种
抑郁与不安氛围的乐章。

  协奏曲“秋”(作品RV.293)的第一乐章是采用快板曲速写成的,维瓦尔第在题诗中写道:“农夫们载歌
载舞,喜庆丰收,痛饮美酒纵情欢乐。”在欢乐的情绪之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转换成为一首非常怡然的慢
板,题诗中这样写到:“大地充满了欢乐,秋高气爽,诱人入眠。”在这首令人陶醉的第二乐章之后,协奏
曲的第三乐章则以极为热烈的快板奏响,此乐章的诗意为:“晨曦初露,猎人们披挂号角与猎枪,手牵猎狗
出家门。猎枪鸣响,猎狗狂吠,惊恐的野兽纷纷逃遁。”在协奏曲“秋”中,维瓦尔第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广
阔的田野乡村,沉浸在劳动收获与丰收喜悦中的人们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心情。

  协奏曲“冬”(作品RV.297)的第一乐章是一首不过份的快板乐章。维瓦尔第为此乐章音乐所做出的文字
提示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人们簌簌发抖,牙齿打颤,浑身冻僵。”在这一乐章中,维瓦尔第
用极其形象的音乐语汇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冬天北风刺骨的寒冷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题诗中写道:
“壁炉旁度日,舒适又满足。”与第一乐章相比,这段音乐富有着很温暖的气息与恬静的氛围,它仿佛是辛
劳了一年的人们在冬日里的美丽梦幻。第三乐章是一首快板,题诗为:“冰上滑行,缓慢又小心,最怕摔跤
可是一个急转身,已经滑倒在地。”这是一个充满了谐趣的乐章,维瓦尔第曾在总谱上特别写道:“这就是
冬天,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尽管作曲家维瓦尔第在“冬”这首
协奏曲中用音乐所描摹出的冬天是寒冷、萧瑟的,但其中也蕴含了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启盼,毕竟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亨德尔:《赛尔斯的咏叹调—绿叶青葱》(选自歌剧《赛尔斯》)

    亨德尔1736至1737年侨居英国伦敦。他除了担任那里歌剧院的领导人之个,还主持了两次歌剧季节。在
这期间,亨德尔写了四部歌剧、一部神剧和其它一些作品。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瘫痪病。亨德尔以为一切都完
了,这时,有朋友劝他到爱斯拉沙伯温泉进行温泉治疗,没想到,到那里不久病就很快痊愈了,这使亨德尔
极为兴奋。同年十月亨德尔回到伦敦,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写了两部歌剧《法拉蒙多》和《赛尔斯》。

    歌剧《赛尔斯》的脚本是采纳托应卡瓦里之约,于1654年写成的。1694年,剧作家邦诺西尼在伦敦对它
进行了修改。这出戏有三幕。故事是讲古代波斯王赛尔斯企图占有他弟弟的情侣而未能达到目的,最后落得
可耻下场。歌剧通过对赛尔斯丑行的揭露,劝导人们弃恶从善。《赛尔斯》是亨德尔所作的许多歌剧、神剧
里,唯一带有喜剧特征的歌剧。在这出戏里,他用了许多伦敦街头歌曲,这是他的一种大胆尝试。同时,也
反映出大病初愈的亨德尔,心情是十分愉快的,创作上有一种革新精神。

    《绿叶青葱》是这部歌剧第一幕里,赛尔斯王在他的离宫花园里,见到枫树枝繁叶茂,园中绿树成荫时
唱的一首赞美景色的咏叹调。它的曲调十分优美,实际上,也反映了亨德尔当时的愉快心情, 这首选曲是F
大调,速度为小广板。前面十一小节是宣叙调,4/4拍,经过十四小节过门以后,转3/4拍,这才是赛尔斯的
咏叹调,用三拍子来写咏叹调,更加强了欢乐情绪。最后,是六小节尾奏。

    在亨德尔那个时代,波斯王赛尔斯这个角色,是由阉人歌手扮演的。音区比较高,所以,一些次女高音
和女中音,也喜欢把《绿叶青葱》作为表演的曲目,男高音音区够得上的,也爱演唱它。歌剧《赛尔斯》现
在已很少演出,但是,《绿叶青葱》这首咏叹调却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因为这首选曲咏叹调部分
的旋律十分流畅动听,人们还把它改编成器乐曲来演奏,这首咏叹调的速度是小广板,人们在演奏时,习惯
地用《广板》来称呼这支曲子,时间一久它就成为正式曲名了。






  德裔英国作曲家(1685-1759)。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德国哈雷。少年时期曾跟随当地风琴师、作曲家
学习音乐,后来担任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创作。1703年迁居汉堡,担任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1705
年,他的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在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1706-1710年,他游历了当时的
歌剧中心意大利,广泛接触了意大利音乐文化,开阔了艺术眼界。1709年他新创作的歌剧《阿格里皮娜》在
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没有感到满足,不久远走英国。1712年定居英国
后,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作曲家(1678-1741)。 1678年3月4日出生于威尼斯。维瓦尔第在1704年开始作曲,第一部作品
出版于1705年,是一组12首三重奏奏鸣曲。他创作最多的还是协奏曲,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
是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是 Op.8, 其中前四首即众所周知的《四季》,常被单独演奏;第五首《海上风
暴》、第六首《愉悦》及第十首《狩猎》也都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

    维瓦尔第1741年7月28日逝世于维也纳,这时候他的声名已去,默默无闻。 此后的一百多年,他的名字
也一直没有被引起更多的注意。直到20世纪,随着人们对巴洛克音乐的重新认识,他那些卓越的曲作才再一
次受到关注,他本人也被评价为与巴赫、亨德尔同样重要的巴洛克早期作曲家。



 

【续】



引用:



英文曲目

01. TCHAIKOVSKY:Nutcracker(Overture,Chinese Dance,Dance of the Flutes).............【8:58】 
02. VIVALDI:The Four Seasons "Winter"(Allegro non molto)...........................【3:25】 
03. HANDEL:Largo from "Xerxes".......................................................【3:38】 
04. J.S.BACH:Suite No.2 BWV 1067(Badinerie)........................................【1:22】 
05. MOZART:Violin Concerto No.3 KV 216(Adagio).....................................【6:19】
06. VIVALDI:Concerto alla rustica RV 151(Presto)...................................【1:18】
07. BEETHOVEN:Piano Sonata "Moonlight"(Adagio sostenuto)...........................【5:13】
08. J.S.BACH:Brandenburg Concerto No.5 BWV 1050(Allegro)...........................【4:50】
09. VIVALDI:The Four Seasons "Winter"(Largo).......................................【2:19】
10. MOZART:Flute Concerto No.2 KV 314(Allegro).....................................【5:30】
11. TCHAILOVSKY:Swan Lake(Scene)...................................................【2:34】
12. BEETHOVEN:Piano Sonata "Tempest"(Allegretto)...................................【6:11】
13. MOZART:Clarinet Concerto KV 622(Adagio)........................................【5:12】
14. HANDEL:Water Music(Presto).....................................................【2:37】
15. BIZET:Carmen Suite(Aragonaise,Seguidilla,Toreador’s March)...................【6:32】 


中文曲目

01.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序曲,中国之舞,芦笛之舞)..............................【8:58】
02. 维瓦尔第:四季“冬”(不太快的快板)..............................................【3:25】
03. 亨德尔:歌剧《赛尔斯》咏叹调“绿叶青葱”(广板)..................................【3:38】
04. 巴赫:滑稽曲(选自b小调第二号管弦组曲,作品BWV1067)..............................【1:22】
05. 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柔板)..................................................【6:19】
06. 维瓦尔第:俄罗斯风格协奏曲(急板)................................................【1:18】
07.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绵延的柔板)..........................................【5:13】
08. 巴赫:第五号布兰登堡协奏曲(快板,作品BWV1050)...................................【4:50】
09. 维瓦尔第:四季“冬”(广板)......................................................【2:19】
10. 莫扎特:第二长笛协奏曲(快板)....................................................【5:30】
11.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情景)....................................................【2:34】
12.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中庸的小快板)......................................【6:11】
13. 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柔板)......................................................【5:12】
14. 亨德尔:《水上音乐》(急板)......................................................【2:37】
15. 比才:《卡门组曲》(亚拉冈舞曲,塞圭狄拉舞曲,斗牛士进行曲)......................【6:32】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NAXOS 唱片公司



  西曼国际唱片公司的一个品牌。创建于1987年。                                                

  Naxos 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孤岛,地处希腊东南海域,为昔克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出产葡
萄酒、橄榄油和大理石。在这个岛上,被情人抛弃了的公主阿里阿德涅痛不欲生,幸而遇到酒神,重新获得
生机和活力。理查·施特劳斯曾以歌剧《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表现这一故事。                        

  拿索斯以录制低价位的古典音乐唱片著称,这也是创建者当初的商业定位。其第一批CD售价50港币左右
为此公司采取多种方法降低成本,包括选择世界二流的东欧年轻演奏家和乐团为合作伙伴,选择距乐团较近
的场所录音,精简工作人员(不到20人)等。其后期制作一般不再加工处理,这体现了作品的原始风貌。  

  价格使拿索斯迅速占领市场,逐步取代美国 Vox唱片公司,成为世界头号廉价唱片厂商,售量升至全球
古典音乐第2名,占市场份额15%。1997年获法国戛纳“最佳品牌”奖,1998年获英国《古典CD》“最超值唱
片奖”。而在质量上,拿索斯也有一些上乘之作,有近200张CD企鹅评鉴三星以上,其中9张三星带花。但整
体上说,拿索斯仍缺乏名家的大手笔之作。                                                        

  公司创始者海曼的目标是“使 Naxos 成为古典音乐的百科全书”,目前在此品牌下已出版约2000 种CD
曲目覆盖了古典音乐的大多标准曲目。其合作的年轻艺术家不少已在公司的宣传下崭露头角,如小提琴手卡
勒尔、大提琴手克利格尔(Kliegel)、钢琴家杨多(Jand)、指挥威特(Wit)及德拉霍斯等。          

  拿索斯CD编号的前三位以此确定:8.55,一般;8.66,歌剧全本;8.50,套装;8.88,情调;8.11,历
史;8.99,国际。                                                                              

  拿索斯的廉价CD对大公司构成了严重威胁。大牌公司不得不竞相推出廉价系列以应对,而大制作的投入
毕竟非同一般,因此,拿索斯的出现,也是当前国际大唱片公司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回复

谢谢舟版的新年礼物
 

回复

柴科夫斯基,舞剧《胡桃夹子》


  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作于1892年。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作者从舞剧中选了六首曲子作为《胡桃夹子组曲》,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响乐演奏会上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2月6日舞剧在彼得堡首演。 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剧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舞蹈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精品之一。

  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 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舞剧音乐中最为著名的是《花之圆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群舞时的音乐,经常单独演出。竖琴的华丽流畅的序奏之后,圆号以重奏形式奏出圆舞曲主题,旋律如歌,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在单簧管相呼应的独奏之后,乐曲的主题抒情而优美(片段1)。

  《进行曲》选自舞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的音乐。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片段2)。

  《特列帕克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是一首双拍子的俄罗斯舞曲,情绪欢快奔放,力度变化激烈,节奏动力感极强,音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整个舞曲洋溢着兴奋奔放的情绪(片段3)。

  《芦笛舞曲》也是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音乐用长笛代替芦笛,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片段4),这是一首著名的体现长笛特色的音乐。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胡桃夹子》剧本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共分两幕,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贝多芬《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


    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月光》),OP.27.2,作于1801年。其标题据说出于莱斯达布(Rellstab,1799—1860)对此曲第一乐章“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的湖面上荡漾小舟”的形容。此曲呈献给朱丽叶妲·桂察蒂Girlietta Guic-ciardi,1784—1856)。桂察蒂当时是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曾对她一见倾心。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沉浸在爱情之中的产物,有人认为,此曲是贝多芬对桂察蒂爱心的写照。

    共3个乐章:1.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三段体。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符来表达无边的幻想。在第一主题开始的中间部,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域,呈现躁动不安的情绪,然后主题又平静地走向第三段。2.行板,降D大调,三段体,不属小步舞曲也不是谐谑曲,按李斯特形容,是“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花”,与第一乐章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和中段那种恍恍惚惚的情绪结合得极为和谐。3.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奏鸣曲式。其第一主题有力而多少有些粗犷,这个主题的发展充分表达出一种激越、奔放的情感。尾奏相当大,首先出现第一主题而进入减七和弦的琶音,然后出现第二主题,接着是幻想性的琶音而迈向花奏,经过短暂的慢板后表情越来越激增而收尾。

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1775年。另有未编号的3首(因亲笔谱已散佚):《D大调协奏曲》,K271a,也称为第七号;《降E大调协奏曲》,K268,也称为第六号;《D大调协奏曲》,Kanh294a,这3首作曲年代均不详。莫扎特有编号的5首协奏曲中,经常演奏的是后3首,其中尤以第三与第五最为美妙.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均有三个乐章组成,管弦乐编制很小,除了弦乐合奏,只有双簧管和法国号,这五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年代分别在1773年到1775年之间,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正处在从巴洛克时代转往古典时代之间的罗可可风格,曲调优雅而迷人;后面四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时间同为1775年,他这时因为到意大利的演奏,而有机会能够学习到当时甚为流行的韦瓦第小提琴音乐,在最后两首较为展现展现出意大利音乐的风格,而第二号与第三号就比较有个人化的风格。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775年,时年作者十九岁,当年作者共完成了五部小提琴协奏曲。虽然还带有第一和第二协奏曲的痕迹,但这部作品表明了莫扎特的艺术风格已经有了新的发展。 与前两部作品相比,第三协奏曲规模变大,技术更为精湛,表现的幅度以及艺术性都有飞速的进展,因而颇引人注目。此曲第一次强烈地展示了莫扎特独有的风格。例如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对话式的特点,重用管乐器等,都十分明显。此曲也具有浓厚的法国色彩。例如第二乐章的慢板,可以说是直接来自于当时著名的法国协奏曲的徐缓乐章; 此外像终乐章,几乎就是一种法国式的作品,而第一乐章单纯明快的旋律,同样与法国有直接的关系。此外,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与同年(一七七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初演的二幕音乐剧 《牧人之王》 每幕第三首阿敏达咏叹调的管弦乐开头相同。包括本曲的三首“萨尔兹堡协奏曲”,是迄今经常演奏的曲目,同时也常被用来作为教材。原因是它们形式完整、音色 优美, 而且内容丰富。是当今被演奏最多的十大小提琴作品之一。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旋律流畅,感情朴实明朗,富有朝气。

    第二乐章:柔板,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织出的开始乐句十分美丽,使得这个乐章显得极其柔美。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这个乐章的开头平淡无奇,像一首轻盈的回旋曲。这一乐章充满了日耳曼或奥地利民歌的韵味,中间突然出现阴影,速度放慢, 成为行板,但不祥之感很快一掠而过,天真无邪的大调旋律重新回来,最终在静悄悄中结束。
 

回复

超級精美的帖子啊,看了真是讓人不由得喜愛了,加上經典的樂曲,醉了!
 

回复

莫扎特的《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


    莫扎特1778年在曼海姆期间接受了荷兰军官德.让的要求―--写两首长笛协奏曲。此人是莫扎特的崇拜者。并且还是一位业余长笛演奏家。莫扎特接受了此人的要求,但是他在1778年10月30日列举自己新作的一封信中说到了他为德.让只写了一首长笛协奏曲。的确,萨尔茨堡莫扎特纪念馆内也保存着这份古老的手稿,但其中的独奏乐器不是长笛而是双簧管。

    1777年莫扎特为两年前加入萨尔茨堡乐队的朱塞佩.费尔伦季写了一首双簧管协奏曲,后来当莫扎特在曼海姆时,双簧管演奏家菲拉姆把它协奏了五次,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有人推测,莫扎特并没有为德.让写新的协奏曲,而是把一年前写的双簧管协奏曲改成了长笛协奏曲。

    长笛协奏曲与双簧管协奏曲的不同在于细节上的加工仔细,技巧性能表现得很明显,使用了对长笛较为方便的在当时较新的D大调。协奏曲的音乐把乐观愉快的形象表达得鲜明、自然。作品的技巧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乐章Allegro aperto 的主题是激动的、朝气蓬勃的。乐章中伴有华丽的经过句,副部主题并没有形成对比,而只是补充和发展着基本形象。展开部基于两个主题的个别动机的模仿和独奏者奇特的技巧性华彩音型。再现部基本重复呈式部的内容。

    中间乐章Andante ma non troppo近似古老的波洛乃兹舞曲。其中抒情的情绪有点昂扬、激动,音乐进行是平静从容的。

    末乐章是轻巧优美的。抒情如歌的副部旋律补充着主部主题。结束部的主题音调采用回旋的形式进行表述。独奏声部中有许多急速的华彩音型和颤音。

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
 
  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

  《天鹅湖》 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 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 剧情大致是: 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
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这里只能选择其中著名的几首加以介绍。

  舞剧的序曲一开始,双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概略地勾划了被邪术变为天鹅的姑娘那动人而凄惨的图景 (片段1)。 全曲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结束时的音乐。这一幕是庆祝王子成年礼的盛大舞会,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朗和热情奔放的舞曲组成。在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它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奏出(片段2)。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什舞》。音乐的前半段舒缓而伤感,如舞蹈前的准备(片段 3),音乐后半段节奏强烈,显示出舞蹈者的粗犷,是一首狂热的舞曲(片段4)。 《西班牙舞》,音乐富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味,西班牙响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乐的民族特色。音乐前半部分热情奔放,气氛热烈(片段5),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片段6)。《那波里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 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 是一首塔兰泰拉风俗舞曲(片段7)。《四小天鹅舞》也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片段 8)。

莫扎特:单簧管与乐队协奏曲


    莫扎特的这首单簧管协奏曲,A大调,K622,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最美妙的一首协奏曲。这首协奏曲作于1791年10月,为当时维也纳宫廷乐团的单簧管。

亨德尔:《水上音乐》


    1712年,在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里担任乐长之职的亨德尔,再次向宫廷请假去英国。宫廷批准了 他的请求,但要他及时回来。亨德尔到伦敦后,取得了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于是常住英国, 久久没有返回汉诺威。1714年,汉诺威选帝侯继承了英国的王位,称乔治第一,他对亨德尔的迟迟不归 一直心存芥蒂。据说,第二年乔治第一乘御船巡行泰晤士河时,亨德尔为他写了《水上音乐》, 才重新博得了他的欢心。 其实,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是1717年才完成的,那时乔治第一对亨德尔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据布兰登堡公爵驻英国的使节彭内特的记述,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是为1717年乔治第一从 兰贝斯到舍尔西(均为伦敦泰晤士河沿岸地名)的水上巡行而作的。基尔曼西格男爵精心安排了 这次巡行,舳舻迤逦,侍从如云,极宴乐之盛。

    一只游船上安置着五十人的乐队,包括小号、 猎号(即圆号)、双簧管、大管、德国长笛、法国长笛(鸟嘴笛)和弦乐器,但没有歌者。 亨德尔为这次巡行特别创作的《水上音乐》,包含二十个曲子,演奏一遍要一小时。亨德尔的音乐 大为乔治第一所赏识,他命令在晚餐前和晚餐后各演奏一遍。当时碧波万顷,管弦齐作,其独特意境可想而知。

    这部作品根据亨德尔的三次夜游,编为三组,第一组包括10首F大调的曲子:1、序曲,华丽的广板开头,然后是活泼的赋格段。2、柔板,弦乐为双簧管而伴奏。3、快板,突出两只独奏圆号。4、行板,木管组与弦乐的对比。5、快板,还是以两只独奏圆号为主。6、咏叹调,雄壮威严的弦乐旋律。7、小步舞曲,8、布列舞曲。9、号笛舞曲。是18世纪英国水手的古老舞曲。10、快板。第二组包括5首D大调曲子:1、快板,欢庆,进行曲式。2、号笛舞曲,成对的小号圆号对比,带诱人的切分节奏。3、小步舞曲,继续强调圆号和小号。4、缓慢地,有类似声乐的优美线条。。5、布列舞曲,变化多端的节奏,这一曲标有“从头到尾演奏三遍。”第三组包括4个舞曲乐章:1、萨拉班德舞曲。2、利戈东舞曲,这是法国普罗旺斯的一种民间舞曲。3、小步舞曲。4、吉格舞曲。

比才:《卡门组曲》


    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其中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接下来乐曲从A大调转为F大调,出现第二幕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之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曲悲剧性主题,暗示悲剧性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回复

 

回复

曲子好听, 貼子詳細, 謝謝.
 

回复

音乐美,帖子也漂亮。
 

回复

一进来就听到令人陶醉的音乐,谢谢P版,祝你新年快乐,顺利!
 
1  /  10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